高校学习雷锋常态化的有效途径研究
齐玥
摘要:雷锋是我们的榜样,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高校学习雷锋常态化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应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为前提;以创建“雷锋班”为试点;以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拓宽活动载体为关键;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为保障,使雷锋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大学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关键词:高校;学习雷锋;常态化;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4-0068-02
产生于20 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雷锋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刻苦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 自己活着是为了别人过得更美好的高尚情操, 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P.92)多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学雷锋的实践活动,但也出现了“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节庆式”、“一阵风”式学雷锋现象。2011 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营造学习雷锋的深厚氛围,培养大学生奉献、敬业、创新及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校作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践行者,须不断探索学习雷锋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一、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为前提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一)组建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校可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以相关机构领导为成员,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教师的师德规范,做好检查、奖惩、督促等工作。使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楷模。
(二)加强培训,做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校可通过向每位教师发放《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学校内制定的师德规范、雷锋精神宣传册,在教研活动中组织学习或邀请校内外专家做报告等方式开展理论学习。亦可组织有关教师就近到周边的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座谈研讨。使教师全面了解雷锋的故事和经历,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生活中模范地践行雷锋精神,在学生中树立起一面旗帜。
二、以创建“雷锋班”为试点
(一)拟定方案
充分发挥辅导员老师对班级管理的主导作用,拟定《创建雷锋班实施方案》。包括雷锋班创建的意义、原则、指导思想、标准、组织机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
(二)组织实施
在班内组建“学习雷锋小组”,由学生自愿报名,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组长及成员。“学习雷锋小组”负责组织策划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及形式,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如在班级自习室墙壁上张贴雷锋画像、“学雷锋,做好事,教育我,感动他”的标语。开展以“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班会、以“人人学雷锋,创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主题演讲赛等。使学生学习雷锋先进事迹、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精神。开展学习雷锋标兵评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学生。组织开展校园内外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到知行统一。
班内弘扬雷锋精神要注意层次性,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党员应坚定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学生干部应服务学生、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一般学生应锐意进取、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三)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的考核评价体系,即将学生学习雷锋的日常表现、参加公益活动的经历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来。并将学生学雷锋的经历作为学生评优选先、申请奖学金、发展党员、竞选班委、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
三、以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拓宽活动载体为关键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思政课教师应把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将雷锋精神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备课前应对学生学雷锋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及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内容”、“参加学雷锋活动的经历”、“喜欢哪种学习雷锋活动载体”等问题的认识。收集学生对该课的意见和要求,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授课计划,明确育人目标及重点、难点,将雷锋精神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讲到“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这一章时,可将雷锋精神作为一个专题。为增强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图文并茂地讲述雷锋的故事,向同学们介绍雷锋日记、诗歌等,明确学雷锋的重要意义,播放《离开雷锋的日子》等有关雷锋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雷锋的经历,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及时代意义,深刻领悟雷锋精神的实质,课堂上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提交学雷锋的心得体会,让雷锋的形象真正走进大学生心里。另外在讲到“绪论”部分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第四章“注重道德传统,加强道德实践”时,可将雷锋精神的内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二)将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2000年, 团中央将每年的“学雷锋日”3月5日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日”, 使得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更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学雷锋活动找到了新的践行载体。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应主动沟通社会,充分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全校营造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要坚持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以3月5日“学习雷锋日”为契机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张贴“学雷锋日”的专题海报,举办大学生道德论坛、组织歌咏比赛、报告座谈、读书征文、诗歌朗诵、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为防止 “节庆式”、“一阵风”式学雷锋现象,应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在校内打扫卫生、捐款资助贫困大学生、帮助贫困生联系勤工俭学岗位等。在校外组织慰问孤儿院、养老院、在社区搞义务劳动、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等。把“雷锋精神”常年留住,把组织倡导的活动变为学生自觉参与、躬身践行的行动。
(三)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等教育平台的优势
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突破时空局限的优势,把雷锋精神的宣传由平面单一式引向立体多元式,不断增强雷锋精神在青年大学生中的感染力与感召力。[2] (P.108)如指导大学生关注中国雷锋网等专题网站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文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开设的学雷锋活动专栏和微博,参与雷锋精神网上谈。使学生从中了解有关雷锋的生平事迹,各地的雷锋活动、新时代的雷锋式人物、有关雷锋的论文、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校园网开设学雷专栏,上传学雷锋的宣传教育资料,开通微博、QQ群,搭建网上交流平台。加大思想道德建设正面宣传力度,营造抑恶扬善的舆论环境。编创、发送弘扬雷锋精神的手机短信。从而使学生感到雷锋精神并不遥远,通过学雷锋活动的日常化、具体化、常态化,使雷锋精神中蕴涵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诉求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转变为他们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追求。[3](P.339)
四、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为保障
(一)健全常态化的组织机构
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学雷锋活动摆上重要议程。设立学雷锋的学术性组织——“学习雷锋精神研究中心”,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校团委、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老师配合。作为学雷锋的常设机构,研究中心要统筹协调,周密安排,精心策划。做到措施有力、责任明确、保障到位,确保学雷锋活动地有效开展。要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加强培训,开展学雷锋方面的科学研究,组织申报有关课题及撰写论文。加强对校内学雷锋团体的沟通与联络,总结交流学雷锋活动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全校的学雷锋活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常态化。
(二)健全常态化的政策、制度机制
充分发挥政策制度的导向作用,对于爱岗敬业、热心公益等良好道德行为给予褒扬和激励,每年举行雷锋党支部、“学雷锋”先进个人、雷锋班级的评选活动。出台具体的评审原则、评审条件、评审程序,做到分开、公平、公正。并将评审结果作为职称晋升、评优选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总之,高校要充分挖掘雷锋文化资源,打造成学雷锋阵地,进一步扩大高校学雷锋的影响力和覆盖力,在学生中营造一种“时时学雷锋,处处学雷锋”的深厚氛围,使雷锋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中,引导大学生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最终实现高校学习雷锋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张显树, 白树新, 刘伟华.新形势下雷锋精神的实 践与弘扬——由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雷锋公 司”引发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 版) ,2010,(1) .
[2]赖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学雷 锋常态化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4,(11).
[3]任彤彤.当代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探析[J].经营管理 者,2014,(10).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