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韩玉华 孟丽华
【摘要】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收治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9例。给予参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参照组的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LVEF指标、LVESD指标和LVEDD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心脏功能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3..02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内科疾病,主要指的是患者心脏的舒张和(或)收缩功能出现障碍,静脉回心血量不能够被从心脏充分排出,进而致使患者的静脉系统出现血液淤积,动脉系统出现血液灌注不足等表现,最终形成的一种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常规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实现理想中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以心力衰竭患者为中心,重点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实际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收治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9例。参照组有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35±4.12)岁;研究组有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74±4.77)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等对症治疗。研究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血管紧张素(生产厂商:F.Hoffmann-La Roche Ltd.;批准文号:注册证号X19990320),起始剂量为每次0.5 mg,口服,每天1次,根据患者病症调整用量,最高每次5 mg;β-受体阻滞剂(生产厂商: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391),每次6.25 mg,每天2次。
1.3 观察指标
通过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维度,单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2];评估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进行检测和记录,LVEF与临床疗效成正比,LVESD和LVEDD指标均与临床疗效成反比;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其中显效为患者呼吸困难、液体潴留等症状基本消失且心功能改善幅度超过2级,有效为患者各项症状有所好转且心功能改善幅度超过1级,不满足上述条件者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取SPSS 19.0软件,行t检验,用(x±s)描述计量资料;行x2检验,用%描述计数资料,当(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组的躯体功能评分(94.24±2.79)分高于参照组的(85.13±2.24)分且组间差异明显(t=15.901,P=0.000);研究组的认知功能评分(91.57±2.79)分高于参照组的(81.24±2.46)分且组间差异明显(t=17.343,P=0.000);研究组的角色功能评分(93.46±33.02)分高于参照组的(82.57±2.79)分且组间差异明显(t=2.052,P=0.044);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评分(92.46±3.79)分高于参照组的(84.13±2.79)分且组间差异明显(t=11.054,P=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
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指标(50.98±8.46)%高于参照组的(40.02±7.43)%且组间差异明显(t=6.079,P=0.000);研究组的LVESD指标(46.65±3.64)mm低于参照组的(53.78±7.32)mm且组间差异明显(t=5.447,P=0.000);研究组的LVEDD指标(56.76±3.52)mm低于参照组的(62.43±5.87)mm且組间差异明显(t=5.173,P=0.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44%(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1例)相比,参照组的82.05%(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7例)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x2=5.014,P=0.02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致使心力衰竭产生的原因为几乎包括全部的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病等,该症状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感染、心脏负荷加大、不当活动及情绪、严重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等[4]。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液体潴留、呼吸困难以及乏力等,临床治疗困难,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水平均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和威胁。
选取更高效化更合理化的心力衰竭治疗方式至关重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非常明显的降低血压的效果,可以对患者的心室重构进行逆转和延缓,可以对患者心肌肥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可以对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效果[5]。β-受体阻滞剂可以与β肾上腺素受体进行选择性的结合,可以有效作用于儿茶酚胺和神经递质并对二者对于β受体激动作用产生拮抗作用,该药物的应用可以对患者的心血管形成保护作用,可以起到比较明显的抗心肌缺血、抗高血压等作用,可以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有效改善,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提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改善,临床疗效显著。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参照组的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相比,研究组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LVEF指标、LVESD指标和LVEDD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优化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给予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涂 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12(6):13-16.
[2] 張建新,胡大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54(28):45-46.
[3] 许小平,郑晓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配合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9(5):497.
[4] 周广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16(1):98-99.
[5] 王春燕,李志强,傅咏华,等.联合多项自检参数随访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8):81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