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媒体如何看江苏

    明上晖 单烨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的大国形象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同。江苏省在中国有着较高的经济地位,清晰的文化形象是中国形象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媒体作为一种行为体用来传递和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一直是塑造国家、城市形象的主要力量。本文选取了《华盛顿邮报》在2013—2019年期间对江苏的报道,并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以及江苏在对外传播方面存在的城市形象不鲜明和对外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升江苏对外形象。

    关键词:华盛顿邮报;涉苏新闻报道;江苏对外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2-0015-02

    0引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和美国无论是在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还是社会制度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国被许多美国学者视为新一轮世界权力过渡过程中正在崛起的挑战者[1]。媒体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因此研究美国主流媒体中对中国及其各省市形象的塑造,有助于了解他们对中国的认识[2]。

    《华盛顿邮报》创刊于1877年,是美国最权威的报纸之一,历史悠久,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3]。鉴于此,本文以《华盛顿邮报》中的涉苏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该报关于江苏省的新闻报道概况,分析报道核心关注内容及特征,探究美国媒体对江苏城市的观点和态度,了解美国媒体舆情,并分析江苏城市形象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现状与不足。

    1《华盛顿邮报》涉苏报道概述

    《华盛顿邮报》涉苏报道的数量以及报道的呈现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对江苏的关注程度以及江苏形象对外传播的效果。本课题搜集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至今《华盛顿邮报》的涉苏报道,进行了统计。

    2013-2019年期间,《华盛顿邮报》共计发布关于江苏的报道69篇,其中2013年有3篇,2014年3篇,2015年5篇,2016年7篇,2017年8篇,2018年36篇,2019年7篇。根据主题的不同,以具体内容和报道类别为依据,《华盛顿邮报》的69篇涉苏报道大体可以分为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民生四个具体类别,其中较多为社会民生类的报道,共46篇,约占报道总量的68%。政治类报道数量次之,经济和文化类的报道数量则相对较少。

    2《华盛顿邮报》中的江苏形象

    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华盛顿邮报》在2013年至2019年期间有两大突出的类别。一是对于突发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二是关于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报道。

    在有关江苏省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华盛顿邮报》主要针对以下几起事件进行报道:对2019年江苏盐城化工爆炸事件、2018年某小学紫外线灼伤事件、2018年徐州某幼儿园发生的袭击事件、2016年盐城特大龙卷风。

    由此可知,《华盛顿邮报》对于江苏省突发事件的报道除了2019年关于江苏盐城化学爆炸事件外,没有特别针对其中某一事件发表评论,一般是对该事件进行较客观合理的报道。

    《华盛顿邮报》选择报道突发事件,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因此通常是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新闻价值所需具有的五点因素:时兴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突发事件都与之契合,而“重大突发事件”通常所具有的负面指向性更使得它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又契合了新闻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接近性[4]。因此,对于新闻媒体而言,重大突发事件是难得的新闻契机。二是从媒体属性方面看,《华盛顿邮报》的运转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赢得读者就是赢得生存机会,因此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是出于迎合受众需求而形成的。

    自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以来,有关中美的贸易摩的报道擦便成了各大报纸的“常客”。《华盛顿邮报》的涉苏报道中,有关中美经贸摩擦的内容占据了较大的篇幅。

    《华盛顿邮报》对江苏省的关注焦点多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上,这样易使读者产生江苏社会动荡不安、突发事件频发的负面印象。江苏在国内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和清晰的文化形象,但这在《华盛顿邮报》中并未得到相对应的关注,江苏省及其各城市的形象都较模糊,江苏对外形象的塑造还需要进行提高。

    3江蘇国际形象在对外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于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涉苏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涉苏报道较多集中在社会热点、经济发展,在文化旅游报道方面篇幅较少,只有少数涉及到南京青奥会及关于南京历史古城方面的报道,为使美国人民对江苏有一个更加全面且正确的认识,需要对江苏的对外宣传现状进行分析。在对外传播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塑造的城市文化形象不鲜明

    江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更有“六朝古都”南京,文化底蕴浓厚,但近年来在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上还有所欠缺[5]。江苏13个地级市在对外传播中,一直以“文化古城”作为对外宣传点,缺乏各自的鲜明性。尽管各地级市都在弘扬江苏文化,并且也做出一些尝试,但由于并未整体达成合意,尚未共谋出一个富有特色的江苏文化形象[6]。

    3.2对外传播手段单一

    如今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主体日益多样化,江苏对外传播不能只拘泥于传统的纸媒、电视、广播等传播手段,单一的传播已不能覆盖大部分目标受众,为了实现信息传播最大化,拓宽传播渠道,结合新媒体优势,创造出传播力最大化。江苏目前已经开始在此领域有所涉及,但是并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传播路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多维的媒体传播平台。

    3.3社会参与程度不足

    在江苏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过程中,政府近年来加大投资,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增强江苏文化自信,在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各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此方面仍有待加以提升。

    4提升江苏国际城市形象的措施

    党自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强富美高”“五个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要求。而加强对外形象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是实现江苏“强富美高”宏伟蓝图的建设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环。针对目前江苏形象对外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与挑战,结合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提升江苏在世界主流媒体上的曝光度,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有益尝试。

    4.1提炼江苏对外文化特性,讲好江苏“老”故事

    文化是故事的灵魂,只有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才能讲出生动而又有力的江苏“老”故事[7]。设计一个江苏形象标识,挖掘核心价值,找准地位,从而提炼江苏品牌形象,并依此设计出品牌形象标志,规范江苏品牌标识在门户网站、重大活动、城市宣传、公共设施、公务系统、对外交往中的使用,从而能更好地提升江苏对外形象,加强国际影响力。

    4.2扩大江苏对外传播渠道,引领江苏“新”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特定精神支柱,也是其立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信念所在。在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扩大对外传播渠道,对于提升江苏对外城市形象起着积极正面作用。

    首先要积极发展面向海外市场的文化产品产业。应针对当地民众开展江苏国际品牌形象研究,了解海外人士的兴趣和关注点,针对不同的海外市场,制订相应的国际形象推广策略。其次政府应该发挥“领头羊”作用,打造一系列外宣品牌,重点打造类似“走進江苏”这样的境外宣传品牌,开展“江苏杯”等国际交流比赛,在此框架下开展经贸、旅游、文体等领域的对外宣传,从而促进江苏对外形象。

    4.3构建江苏对外传播网络,助力塑造江苏“真”形象

    目前江苏各市陆陆续续都在对外推广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尝试,着力向世界展示苏韵苏美,旨在通过外籍友人向世界而宣传、推介江苏。但传播主体单一是江苏对外传播不可忽视的一项弊端。而所谓的对外传播主体应该是多元化,包括单位、组织和个人,在政府主导对外传播活动中,江苏在海外投资的企业,江苏对外交流的机构,以及在外留学的学子都应该承担起江苏对外形象传播的职责。为此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主体合力,构建坚实的江苏推广网络新格局,凝聚江苏精神,为江苏能够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彩贡献出自己一份力。

    5结语

    多年来江苏省在自身形象的建设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为此做出了多方努力。但本文通过对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外国媒体相关报道的分析,发现江苏依旧存在国际形象不鲜明,自身传播手段单一等问题。在世界各国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江苏省除了注重自身的发展建设外,更要在外国的媒体报道上展现优秀的“他国形象”,只有通过一系列文化输出工程,扩大对外传播渠道,构建对外推广网络,才能真正的讲好江苏故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富美高”新江苏。

    参考文献

    [1]林宏宇.当前中美关系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71-78+3.

    [2]夏芳.他国形象的语篇建构—《纽约时报》故宫失窃案报道中的中国形象解读[J].新闻界,2012(15):21-22.

    [3]杨学敏.从《华盛顿邮报》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新闻报道框架看其政治取向[J].东南传播,2018(08):

    52-55.

    [4]王朋进,颜彦,高世屹.媒体危机报道:原理与策略[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5]王佳.浅析影响中美关系的外部因素[J].新西部,2019(27):

    68-69.

    [6]张爱凤.江苏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问题及改进[J].唯实,

    2017(6):77-78.

    [7]周忠丽.学会讲好江苏故事[J].群众,2015(5):29-30.

    (编辑:董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