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王家发

    ◆摘? 要: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看到物理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创新实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物理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还要运用一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吸收效率,并使初中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图片和生活化情境,让枯燥乏味无趣的理论知识更易于学生掌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生活现象被物理知识解释,物理规律也可以被生活现象所验证。把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初中物理课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方面地发展。

    1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1.1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

    经过调研发现,新教育理念推行后,在偏远地区的教师进行新课讲解时,往往还会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无法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并非老师是课堂的表演者。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自觉性好、思维敏捷的学生能跟着教师的节奏;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小动作而没有理解本节知识的重点。这就造成了教师一节课下来只是简单地完成了物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学生的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师要根据物理学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缺少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毫无意义。

    1.2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物理方法

    由于物理学知识点抽象、难理解,教师一味地满足应试教育,往往采取“固定套路”的解题思路,几个例题总结出来的方法往往不具有普遍性。教师应教授给学生的是解决一类题型所蕴含的物理规律。理解一种解题思路能解决一类问题,死背套路、固定模式只能助长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气。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点才是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时,教师正确引发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思考,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样的教学才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之道。

    2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2.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物理课堂中,教师大多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对相关知识的传递和讲授上,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实验活动的机会较少。但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口述进行内容传输,难以使学生迸发探究兴趣,无法真正感受到课堂活动的乐趣。为了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教师要意识到,兴趣是促使学生开展物理学习的原动力。比如,一部分初中学生在面对物理实验时,很容易显得茫然无措,并产生强烈的抗拒感。当教师组织开展实验活动时,他们也不愿意参与进来。久而久之,这会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效率大打折扣。为了优化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物理实验情境,促使其切实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减少对物理学习的畏惧感,增强实验探究兴趣。

    2.2经历实验操作并提高生活技能

    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需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比如电功和电能、电功率、安全用电、家庭电路等,都是生活中可以常见到的对物理知识的运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物理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可以掌握很多实用的生活技能,让生活更具趣味。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一个完整的电路需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家中的电灯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家庭电路的总开关和保险装置连接顺序可以颠倒吗?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间是如何连接的?在思考和交流中,学生理解把握了教材知识,同时提升了思维能力。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观察家庭电路图,观察控制灯的开关接在什么位置的?为什么要这样连?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后,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教师提出如下实验活动:利用手中的试电笔检查桌面上的两孔插座哪个孔是火线,哪个孔是零线。“问题引导+实验探究”的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够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来分析家庭电路,同时提高了生活技能。

    2.3课后练习生活化

    改变学生做课后习题的旧模式。学生认识、理解、运用物理知识,从生活中去发现神奇的物理现象。课程讲授中有涉及的物理模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去制作[4]。在学习压力一节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认识压力,可以制作一个小实验:两个不同大小的气球,一个硬塑料管,一盆水。将两个不同大小的气球分别固定在塑料管的两边,先握住大气球将其缓慢放入水中,这时我们会发现小气球变大了,再进行相同的实验,不断重复,我们依旧可以看到相同的现象。再向同学解释道:这是由于压力的作用才使得小气球变大。学生课后多练习类似的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讓学生牢记物理知识。在激发了学生在学习物理兴趣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

    2.4关注学习行为,提升思维能力

    在引导初中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问题的思考探究。在此期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切实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走进学习小组,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点拨与指导,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3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学应引起重视,它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物理的萌芽阶段。将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引入课堂,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促使了学生形成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抽象的物理现象学生也能很正确地理解并熟练运用。

    参考文献

    [1]曹蓓蓓.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6):38-39.

    [2]张博.试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0):95-96.

    [3]陈海生.分析生活化元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147.

    [4]乔光荣.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