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广播评论的思想性

    康维佳

    【摘要】好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好的评论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本文认为,广播评论的思想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命题之一。要很好地表达思想性,需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并深入基层,长期观察、积累思考,不断锤炼。

    【关键词】新闻报道 思想性 广播 评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第2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评论作品《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在众多的参评作品中胜出,获得广播评论二等奖。分析这篇广播评论获奖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一、鲜明的思想性是广播评论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命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理论都对新闻事业和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有过大量系统、经典的阐述。党的十九大后,具有时代特色的习近平新闻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和强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告诫新闻舆论战线的同志始终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他说:“新闻报道既要报道国内外新闻事件,更要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①

    所謂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就是新闻报道所体现出的思想倾向,包括立场、观点、导向、指导性、世界观等。说白了,就是记者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代表谁的利益说话,为谁而发声。所有新闻报道都具有思想性,只不过有些报道倾向鲜明,有些报道委婉含蓄,实则没有本质区别。广播评论这种体裁无疑是表达新闻思想性的最好利器。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判断来表达立场、观点、态度。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好的新闻评论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二、广播评论的思想性需要长期的观察、积累、思考和锤炼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做火热生活的有心人,成为某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成为学者型的记者。好的新闻作品不是突发奇想、信手拈来,而都是长期观察、积累、思考、锤炼得来的,是记者理论功底、修养的厚积薄发。

    笔者长期关注“脱贫攻坚”这个话题,在观察、积累的基础上才写出了《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这篇广播评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把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概念植入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末,人均收入翻一番,到20世纪末,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50年,要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五大正式描绘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多次召开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让所有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对全社会来说,这是一件大事。笔者盯住这个问题,搜集了大量资料,做了不少前期案头工作,反复调研、思考这个题目。

    2016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结束、“十三五规划”开启,这意味着再过4年时间,第一个“一百年”、全民达小康的时间节点就要到来。从全国当时的扶贫状况看,还有7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山西省的情况更为严峻,笔者写稿时,全省有240万的贫困人口、35个国家级贫困县、23个省级贫困县,而且每年贫困人口的发生率还在6~7%。《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抓住这个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大主题,便把握了广播评论的思想高度。比如评论中说:“再有4年多时间,我国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一个不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是大事,也绝非易事。没有脱掉一层皮的信心,扑下身子沉到‘穷乡亲里的决心,一步踏出一个脚印的恒心,不可能兑现承诺。到时只能是数字脱贫、纸上脱贫。目前已经到了脱贫最为关键的攻坚时刻,需要实打实地为困难群众办点实事,摆不得半点花架子。”寥寥数语道出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

    三、提升广播评论的思想性,需要深入基层,“吃透两头”

    (一)深入基层

    多年来,笔者跑了多个贫困县、乡、村,采访了无数贫困人口,充分了解贫困山区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容乐观,那些贫穷家庭,要么因病、要么因灾致贫,绝大多数住的都是危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笔者每次下乡,都感觉很压抑、很沉痛。扶贫工作(那时仍称为“扶贫攻坚”,2015年改为“脱贫攻坚”)喊了多年,问题依然很多。到贫困村、贫困户采访,困难群众连脱贫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缺知识、缺项目、缺条件,教育、医疗、住房欠账很大,基本上就是“等、靠、要”,一些单位每年都只是象征性地去慰问一两次,年底送点钱物了事,形式主义严重。

    《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中提到,一些地方存在着满足于打打电话、发发文件,从会议到会议,热衷于纸上扶贫、会议扶贫、电话扶贫、喇叭扶贫;个别地方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粉搽到脸蛋上”,专挑领导看得见的地方扶贫,把资金投到少数几个人身上,“垒大户”“造盆景”;有的地方不愿意深入到农村贫困家庭,不了解贫困群众最想解决什么困难,拍脑袋,想当然,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不顾当地条件和群众需要,上了一些项目和设施,闲置不用,成了摆设。总之,这些在基层普遍存在的问题都可能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障碍。根据现场采访的情况,笔者质疑,如果还按基层少数人的这种做派,到2020年全国达小康难度甚大。恰好有一次机会随着地方领导到贫困户家调研脱贫,印证了之前的判断,坚定了笔者围绕脱贫攻坚写一篇广播评论的信心。

    (二)“吃透两头”

    所谓“吃透两头”,就是吃透“中央”的精神和“下头”基层的实情。“吃透”就是深刻、全面、准确领会“上头”的精神,深刻学习中央的精神,了解掌握最基层的实际情况。

    只有“吃透两头”,才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新闻作品才更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党媒所传达的就是党中央的声音,要学习中央文件,了解中央精神。表面上看起来学习花费了时间,学习这些文件精神对写作具体稿件用处不大,实际上它修炼的是内功。具备这种内功以后,思想才可能深邃,看问题的角度才能够独特,才可能切合中央的精神。这种内功的修炼,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锤炼,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

    一些深刻而鲜活的新闻评论,都是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比如1993年4月8日央广播出的述评《拜金主义要不得》,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广播评论就是作者去参加中宣部新闻通气会,领导同志对当时蔓延于社会的拜金主义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重大话题,结合当时社会上的种种表现而写就的。

    为了写作《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这篇评论,笔者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反复研究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努力吃透、掌握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困难、办法、措施、前景等。习近平总书记是讲好故事的高手,他讲话中常常会流露出一些新鲜生动的群众语言。《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中的很多用语,就都是引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原文。比如“穷乡亲”的称谓,比如“看真贫、知真贫”“有的领导追求政绩,专挑领导容易看到的地方扶贫,把资金集中投到少数几个点上”“垒大户”“造盆景”等。这篇广播评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延伸和广播化的生动解读。

    吃透“下头”,就是要充分了解基层的情况。深入基层是记者的基本功。只有扑下身子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才能够捕捉到鲜活的新闻事件、新闻事例。驻站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接地气、粘泥土。笔者多年养成一个习惯,很喜欢到农村、厂矿去了解最基层的实际情况,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如果没有亲身感受过、经历过,就不可能挖掘出鲜活的事例,捕捉不到活蹦乱跳的“活鱼”。

    在黄河岸边吕梁山区8个贫困县的采访中,笔者亲眼看到了脱贫工作中的几件“怪事”:在静乐县鹅城镇城庄村,有两位贫困的孤寡老人,一位74岁,一位75岁,走路都不稳当,昏暗的窑洞里却摆设着崭新的跑步机等健身器材,这是相关部门扶贫送来的;在保德县窑洼乡李家焉村,村里搬迁成“空壳村”,只剩下一个留守户,但上级花钱书写的防洪标语赫然醒目,还配备了高音喇叭,自己广播给自己听;石楼县的一所小学盖了一幢新教学楼,但撤乡并村后,学生从300人减少到50人,大量教室闲置,但还在不停地投入。凡此种种,在贫困群众眼里,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正是因为这几件来自基层、携着露珠的鲜活事例,使这篇广播评论也沾上了露珠,由此深入下去,才“述”得生動,“评”得使人信服。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21/c_1118109991,2016年2月21日。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驻山西记者站)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