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启示

    何思炫 蔡礼焱 杨成羿燊 张诗译 向廷炫 庞雅心

    一、引言

    动漫是以动画、漫画和游戏为核心展开的其外延涉及动漫形象的事物及文化现象的一种艺术文化类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注意到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后便将其纳入重要的产业进行培育,这是日本动漫产业得以强劲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日本政府的保驾护航下,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动漫产业为整个日本经济做了有效支撑。发展至今,日本动漫及其相关产品的出口值远高于钢铁,动漫产业与汽车业、电子技术业共同构成日本三大支柱产业。除了有巨大的经济贡献外,日本动漫还是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它影响着日本民众的社会生活,是许多人的娱乐方式和精神寄托。此外,日本动漫在全球也有一定影响力。自《千与千寻》得到奥斯卡之后,日本动漫在美国也盛极一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动漫还是日本输出本国思想价值观、建立国际形象的一大外交手段。

    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转型和文化发展实质上是一场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竞争。此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烟产业”,不仅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利于国家文化实力提升、人民创新精神发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产业。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虽形成时间较短、產业基础较为薄弱,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量质齐飞的发展劲头,呈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中日两国具有相似的文化渊源,日本动漫产业以其独有的产业模式和文化影响,在世界动漫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日本动漫的成功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我国动漫发展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因素

    1.受众群体广

    一方面,日本漫画具有十分细致的分类,按照年龄层次可大致分为幼儿漫画、少年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女性漫画和成人漫画等不同种类,受众群体明确,市场分类精细。同时,日本动漫题材多元丰富,从科幻探险、魔幻神话到侦探推理、悬疑惊悚,再到趣味搞怪、情感生活等,各种主题的内容应有尽有,从而得以把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网罗其中。相比之下,我国动漫作品的内容显得较为单薄,虽然近几年我国本土动画电影逐渐突破“低幼化”的缺陷,《喜羊羊系列》《秦时明月》《大圣归来》等作品彰显出动漫作品的多样化,拓宽了受众群体,但与日本动漫的全龄化还有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日本动漫的表现形式更引人入胜。风格上,唯美和写实是其突出特征。以宫崎骏、新海诚为代表的创作家通过对各类自然景物和传统饰物的描绘,塑造出一种唯美、清新的视觉风格;松本零土在《宇宙战舰大和号》中依据当时的科学知识描绘出清晰细致的未来空间,开创了日本动漫写实风的先河,此后大量的作品基于现实各学科理论知识来描绘画面,拉近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距离,体现出一种真实、细腻的叙事风格。表现技巧方面,被誉为日本动漫鼻祖的手冢治虫开创了现有动漫的基本制作框架。为了弥补画面定格带来的动感缺失,他注重利用色彩对比营造画面的立体感,在人物造型上主要采用大眼小嘴、大量面部特写等方法来表达人物内心,综合运用黄金比例、夸张等多种表现手法来突出动漫形象。这一创作框架沿用至今,且在发展中不断进化,从细节中表现人物情感,从画面明暗变化来营造氛围,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生动体验。

    2.内容主旨深刻

    动漫不仅是日本人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而存在。不仅承载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而且实现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内容的外在输出。正是由于把动漫放在了这样的高度,日本动漫在内容主旨的表达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追求,并因此长久不衰地吸引各类人群。

    一方面,日本动漫体系体现出极强的人文情怀。例如,手冢治虫擅于借助非人类的主体来凸显人性,例如用机械和动物来表达善,倡导人性可以涅槃重生;宫崎骏对人性的关怀更为宽泛和深刻,虽然其多数作品展现了对人性丑恶的心灰意冷,但也展现出人性随着成长发生的积极变化,使观众得到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庵野秀明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以精神分析式的叙述手法开启了人性心理分析的先河,使观众在开放式的故事情节中进行深思和自我评定。总体而言,人文情怀赋予了日本动漫顽强的生命力,其内容的深刻性给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带来震撼的观感。

    另一方面,日本动漫蕴含着深厚的日本文化思想。在宗教意识方面,许多动漫作品都体现出日本传统宗教神道教的思想意识,万物皆为神,而森林是神道教中主要的祭祀对象,这在著名的《你的名字》《龙猫》等动漫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此外,东方思想体系下的道教、儒教思想也是动漫作品搭建世界观的重要支撑,如《火影忍者》《犬夜叉》等。武士道精神也是日本动漫作品的文化内核之一,“义、勇、仁、礼、诚、荣誉、忠义”几大方面构成了日本动漫人物塑造的核心元素,使得动漫这一兼具教育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成为宣扬日本民族精神的极佳选择。此外,日本动漫中也充斥着大量的物哀美学,这种长期浸透在日本民众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可以实现读者与作品的精神共鸣。

    3.市场化程度高

    动漫强国的成功塑造,不仅依赖于文化内容的创新思考,还与商业运作息息相关,是二者融合推进的成果。日本动漫将漫画、动画片、游戏、玩具、服饰等系列相关行业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主要以动漫形象带动动画、游戏及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1]。具体而言,日本动漫产业可分为漫画创作、漫画连载、发行单行本、漫画的动漫化制作和发展衍生品五个阶段。杂志连载和同步的市场调研能够筛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更高成本的动画制作和单行本发行,动漫相关模型玩具、游戏软件等产品助力销售,构成一种风险均衡分配、市场理性反馈、产销有机分离的运作模式。此外,日本动漫产业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约94%的动漫制作相关企业集中在东京都地区,这有助于动漫创作的交流学习。

    三、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建议

    2009年国家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将动漫列入我国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占比GDP不足5%,而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通过对于日本动漫产业成功因素的分析,结合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实施建议。

    1.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于动漫产业的研究不够系统化,学术界的研究多为对日本、美国等国家动漫产业的经验挖掘;业界的研究多以经济目标导向下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产业发展环境等为主。概括而言,针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各维度发展现状评价、我国动漫产业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且研究视角较为割裂。因此,应该倡导和鼓励各界人士、各层次主体针对我国动漫产业的艺术、商业等多方面发展展开融合且持续的研究,不仅能为国家相关政策提供坚实的参考价值,还能指导动漫产业主体的实际工作。

    2.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动漫产业发展政策

    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将动漫产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制定了对应的优惠措施;国家层面,《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愿景规划。此外,我国还批准了多地的动漫基地,各地也定期举办动漫展览会。但涉及产权保护、资金支持等关键问题的政策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落实。因此,相比于日本动漫产业系统完整的产业链、规范的市场运作机制、清晰的政策扶持条款,我国要努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绝不能止步于规划和目标。

    3.注重原创人才的培养

    我国对动漫人才的培育途径主要是学校教育,较为单一和薄弱,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动漫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有待摸索。结合实际,青少年和年轻人有时还面临着被质疑将动漫作为兴趣爱好的窘境,这样的社会环境不利于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应充分尊重孩子对于动漫的兴趣爱好,给予他们进行创作的空间和鼓励;同时,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警惕落入教条主义,应该鼓励孩子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我,注重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