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牟均

    摘 要:新时期经济发展下机械类专业人才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机械制图教学工作下新技术应用越发明显。文章通过对机械制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高职机械;机械制图;制图教学;教学改革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63

    机械制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看图、画图、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一门课程。机械图是机械领域交流的语言,在生产当中起着指导作用,在工作当中不会绘制机械图就相当于现实当中的哑巴,看不懂机械图就好比现实当中的瞎子。学生没有识图能力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会困难重重,甚至影响学生日后的就业,因此机械制图教学关系重大。

    1 机械制图的课程特点

    首先,机械制图课程是以点、线、面的形式,把实际物体绘制成人们普遍能够识别的图形。教师大多是直观教学,利用语言描述和教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和图形之间的关系,更加直观的了解机械制图的原理。其次,机械制图课程具有系统性,其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紧密。教师授课时应及时将制图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制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注意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再次,机械制图课程集创造性和艺术性于一身。课程通过对机械部件的设计、绘制,最终加工成零部件,就如同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这其中体现了艺术创作的魅力。教师要利用课程这一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 高职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

    2.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机械制图课程涉及内容多且杂乱,既需要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识图的专业能力,而这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他们往往会由于自身的接受能力不足而导致无法掌握所有知识,很难将所学知识串联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这会导致学生普遍认为该门课程难度太大,类似于公差配合这类知识的学习,即使掌握理论也很难熟练运用。长时间的无成果学习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挫折,导致学生很难对机械制图课程产生学习积极性。此外,该课程的考核方案基本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导致学生仅以考试不挂科为基本目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采用敷衍、应付的态度面对机械制图的学习,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黑板教学,浪费时间且无明显教学效果

    传统单一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在黑本上手工画图,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画出的图形样式完成制图。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和机械制图技巧的提高。但是由于绘图具有细致、工作量大且对教师基本功要求较高的特点。再加上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手工绘画的方式开展机械制图教学,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感知能力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1]。

    2.3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没有较强的系统性

    现如今的机械课程对知识的分散和考核方式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没有及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比如当前机械制图的课时相对应地减少,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并没有改变,这不光为教师的教学难度提供了压力,更不利于学生吸收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部分学校在对考核学生专业知识考核方式过于简单,这一方面也是有待改善和加强的。机械制图除了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对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这两者是并驾齐驱的,正确地利用理论知识再能更好地对实践操作进行把控。

    3 高职机械制图的创新策略实施

    3.1 树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

    随着有关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与国家要求不断发生改变,教师必须要在该形势影响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将实践技能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育事业的创新与改革。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所产生的错误引导,跟随时代不断发展的创新趋势,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案。特别是对于机械制图这门难度较大的课程来说,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实践技能为核心,充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2]。

    3.2 融合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过程

    教师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度的挖掘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优势,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问答和练习等各个环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开展问答或者抢答活动,通过营造轻松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检测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在进行具体绘图练习时,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深化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通过向学生展示机械制图正确步骤的方式,检验学生绘图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和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内容。

    3.3 增强现实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

    增强现实(简称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它把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利用AR技术,可以解决机械制图课程中空间思维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问题,空间感较差的学生难以将平面图想象成三维立体形状,对复杂产品的结构认知不足的问题,以及课内外可参考的教学模型较少的问题。AR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模型进行观察,这种直接接触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空间感的形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使用含有AR技术的立体化教材。在新出版的机械制图类教材中,增加对应的AR资源,学生使用手机扫描AR码,生成对应的三维模型,触摸手机屏幕,可以对三维模型进行旋转、缩放、移动等操作,还可以配上音频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这个模型。这样的三维模型形象、生动,比教师的语言描述效果好的多,还能够帮助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

    提升[3]。

    3.4 将理论知识充分与实践操作相联系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践性人才。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机械绘图的题目要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绘制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接触CAD制图软件。该软件作为建筑行業中比较流行的制图软件之一,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攒日后的工作经验,并促进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很多专业的基础,学习好机械制图对学生以后的影响巨大。在机械制图的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重视绪论教学,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还要研究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确保机械制图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与社会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果连城.机械制图[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07.

    [2]张卫芬,李永梅,董祥国,严红霞.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制图三融合教学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0(06):290-291.

    [3]刘薇,刘桂红.基于慕课视域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03):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