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杨富 姜超 施毅

    摘 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環节,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优质的重要措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响“大同好粮”品牌,是实现大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健康优质特色粮食、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造特殊品牌的必由之路。该文简述了大同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大同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大同市

    中图分类号 F30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7-0013-03

    大同市位于山西北部,国土面积1.41万km2,耕地37.33万hm2,总人口339.19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46万人,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是典型的塞北农牧业交汇区。北接乌兰察布、东邻张家口,与北京同处40°N,年平均气温5.5℃,降水量400mm左右,气候温凉,天蓝气爽,空气质量连续4年位列山西省第一,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小杂粮质量安全示范区,是首都的后花园、避暑天堂。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孕育出苦荞、小米、黄花、黄芪等一大批优势杂粮和特色农产品,深受中外消费者青睐。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专家和学者一直在呼吁:“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大同好粮”是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在大同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通过有机旱作农业耕作方式培育出的优质特色好粮,是严把质量关、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响“大同好粮”品牌,是实现大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绿色健康优质特色粮食、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造特殊品牌的必由之路。

    1 大同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同市在农业方面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生态路、打有机牌”[2],一方面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方面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特色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的部署要求,将生态发展和品牌建设始终贯穿于农业全产业链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加强特优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大同市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坚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打造“大同好粮”区域公共品牌,涌现出一大批特色优质农产品,如云州区黄花、浑源县黄芪、新荣区杂粮、广灵县食用菌等,培育了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建设“大同好粮”知名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整体而言,大同市高效生态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及农产品品牌化,目前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薄弱,生态意识较差,生产方式落后 多数农民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生态意识较差,坚持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片面追求高产,不重视生态品质,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耕作方式,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大多数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尤其是传统畜牧业仍占主导地位。农民仅限于开发利用现存资源,只重视眼前见效快、经济利益高的项目,根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提倡和实施高效生态农业难以接受。为了获得高产,多数农民还在大量使用无机化肥、农药、非降解地膜、抗生素等,很少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和降解地膜,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土地板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耕地质量明显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

    2.2 重数量、轻质量,品牌意识不强 多数农民追求高产量,不重视品种优,生态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缺乏针对生态农产品市场的研究和开拓,品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信息不通畅,无法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需求,生态农产品价格低迷,由此引发的农产品滞销事件屡有发生。部分生产企业在品牌培育方面缺乏长远规划,追求高产量,忽视品质提升,不重视“三品一标”认证及品牌创建。虽然近几年大同市涌现出云州区黄花、浑源县黄芪、新荣区杂粮、广灵县食用菌等一批优质“大同好粮”品牌,但在品牌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中仍无法打出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品牌。

    2.3 生态农业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服务与技术对于生态农业发展而言同等重要,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农业生态推广服务体系,仍然利用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无法满足生态农业特色的技术推广需求。农民不知如何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只能由政府主导,通过组织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推广技术员进行考察学习,学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农业推广模式,而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模式。农业生态技术培训开展不够广泛,在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方面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许多推广技术员仍停留在传统农业服务阶段,仅仅服务推广最新的优良动植物品种和高产的饲养种植技术,对于生态农业的各项技术缺乏系统性了解,更谈不上实践操作经验,导致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单调乏味,技术性和针对性不强,农户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导致生态优势农产品形不成优势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3 发展对策

    大同市应坚持“走生态路、打有机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实施农业“特”“优”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道路。

    3.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编制大同市“十四五”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高标准、系统性地全面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战略规划,立足各县区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统筹考虑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超前谋划,明确定位,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围绕现代生态农业与“一县一业”产业相结合,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坚持科研和生产、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把不同的高效农业生态模式同有机农产品基地种植、加工、研发、营销等全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农业乡村经济新业态,循序渐进地发展生态农业。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打造“大同好粮”品牌过程中,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原则,抓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有机防治体系,加大农机具补贴力度,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全面提高生态农业的生产条件。

    3.3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加大生态农业发展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度,让大眾认识到生态农业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环境保护意义,循序渐进接受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发展前景,增强全民生态农业法治观念和生态农业的参与意识,调动大众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期间组织学员参观已建设好的、成熟的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以点带面带动生态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稳步发展;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强化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3.4 加大科技培训,树立典型 强化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先培训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科技园区里的科技人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的高素质农民。农业科技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机构的迅速发展为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家一户式的家庭农户很难实现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而科技园区等农业机构里的科技人员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因此这些农业机构优势明显,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可以将其树立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典范。各县区应根据各自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统筹兼顾,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循序渐进推动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5 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大同好粮”竞争力 一是整合“大同好粮”品牌资源。利用现有的品牌资源优势,继续打造“三品一标”生产基地,构建优质杂粮、黄花、中药材(药茶)、薯业、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大同好粮”区域公共品牌,逐步提高“大同好粮”品牌的知名度,使“大同好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二是保护好现有品牌,维护品牌信誉。对于有较高知名度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控,包括产地环境、投入品的使用、产品质量检测等,确保农产品优质合格,提高品牌公信力。三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对拥有名优农产品的企业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名优企业进行原产地保护和名优商标注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制定品牌农产品奖励政策,对获得品牌认证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四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利用网络、报纸和电视等媒介对“大同好粮”品牌+进行宣传报道,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和农产品品牌推介会,进一步提升“大同好粮”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大力支持农业品牌平台建设。推进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电商销售平台、银企合作平台、科企合作平台的建设,让更多“大同好粮”走出去,为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宝珍.进一步实施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六项工作重点[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4):23.

    [2]胡健.中国专家学者齐聚大同共商有机农业助力生态扶贫[N].潇湘晨报,2020-09-12.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