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蒋思瑜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发了教师对“教”与“学”的深刻思考,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体系发生转变,师生间的地位得以扭转,数学课堂有效性显著提升。“以学生发展为本”即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确保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逐渐养成自主思考习惯,通过“以学定教”,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时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数学;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数学教师深刻意识到新课标的内涵,探析“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理念的内涵,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主观能动性得以增强,进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改革教学模式、扭转师生地位,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强调将学生作为主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欲望的同时兼顾其个性化发展,且强调“学”,而非“教”。然而在当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课堂上,学生“沉默”“启而不发”的现象存在,再加上教学理念陈旧,小学数学教学还停留在“你听我讲”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重点知识和概念,剩下的就交由学生自己练习和理解,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空间,其主体性难以发挥。其次,数学教师大都喜欢采用“填充式”的强行灌注方法,在课堂内占据绝对主导,更加强调“教”而非“学”,极大的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愿意去思考、不会去思考的情况,最终限制其思维。因而,教师要深度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赋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专注于探究式学习,进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注重引导,致力于学生“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因而,教师要注重引导,而非一味进行知识的传递,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发散其思维。例如在“鸡兔同笼”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鸡和兔一共有10只,脚共有28只,那么鸡和兔分别有多少只呢?”部分同学用传统的算术方法解决,然而这一方法比较复杂,但是借助数形结合,就能让学生在轻易理解的基础上快速解决。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画出12个椭圆来表示鸡和兔,假设全部是鸡,那么就在椭圆下面各画上20只脚,还剩28-20=8只没有画,只要在其中4只上各添加2只,就得出4只兔子,6只雞。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自己也能经历思考的过程。

    (二)问题式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

    问题式教学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途径,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有效方法,能够让学生热情的对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例如在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遇到一片瓜田,瓜田的主人很热情,给了他们一个西瓜,悟空为了公平起见,提议将西瓜分成四份,一人一份,也就是1/4,八戒却觉得自己度量大,应该要吃1/6,憨厚老实的沙僧于是给了八戒1/6,八戒吃着吃着发现不对,反而觉得少了。同学们帮八戒分析分析,八戒是吃多了还是少了呢?”有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大增,纷纷开始讨论起来,有的学生甚至开始在草稿纸上“画”西瓜,有效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数学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

    (三)“对话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数学教学中师生间无法有效沟通,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对话和引导,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和长方体正方体类似?提到这种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很多学生都会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中,并激发探究欲望和互动欲望,和周围同学展开积极讨论,有的学生就会说:“桌子和椅子脚等都是长方体。”教师这个时候再点点头,对日常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大致总结,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再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学生通常难以对位置进行精准描述,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在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个完整的把握后,为增强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对学生提问:“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方向有哪些啊?”一些昏昏欲睡的学生立马就来了兴趣,纷纷举手回答道:“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教师这时候再接着说:“同学们总结的很到位啊,那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同学们可以用语言对它的位置进行具体描述吗?”学生一听,立马来了兴趣,纷纷大声说道:“在正前方,离我三米!”或者“在我左前方,离我五米!”通过这样一种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的三方协同,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起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和同学、教师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全身心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凸显。

    三、总结

    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要更加突出“引导”“指导”和“辅导”,注重学生的“学”,而非“教”,通过“指导”,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推理和思考的过程,发散其思维,通过自身的作用有效掌握重难点内容,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指导,通过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全面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维芳.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18):157.

    [2]陈树勋.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启迪与智慧(下),2020(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