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

    李玉霞

    摘要:想要让信息技术学科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课堂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甚至会利用互助协作的方法去完善和拓展知识,教师就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考察学生的特点、知识结构和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出适合他们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导入? 自主? 协作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主操作且学生具有一定主观意识的学科。因此,我的信息技术课堂都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来设计的。我会将每一节课都联系现实生活,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设计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从而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自主地完成具有自己个性和思想的作品。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进行了分析、探索和研究,并灌输它新的灵魂,给予它新的生命,从而使整个课堂动起来。

    一、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如果想让他们整堂课跟着老师设计的环节走,那么一上課就必须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课前我都会根据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找一些具有特色的素材,创设出让所有学生都感兴趣的情境。有时是一个跟所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有时是用孩子喜欢的动画人物来设置对话,有时是一段精彩的视频,有时是一首流行的歌曲,有时是老师出示的含有当堂课主要内容的作品……既让学生感到每节课的不同寻常,又可以第一时间引起他们的注意,并让他们在我所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且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也随之而来,从而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因为每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在产生这样一个小小的热潮后无形中就缩小了学生和课本的距离,甚至可以使学生脱离课本进行新知的学习。长此以往,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幻灯片切换”和“插入声音”时,我用北京奥运会作为导入,利用中国运动健儿获奖的照片来设置幻灯片的切换,同时插入国歌作为背景音乐。这样的情境,不仅让学生重温了北京奥运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此同时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导入效果异常显著,因此接下来的学习便水到渠成。

    二、课堂上争取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动起来

    (一)以“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

    一节信息技术课最主要的部分是“教”和“学”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有着明显区别,那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占主要地位,所以想达到学生的操作结果不机械化、不受束缚的目的,必须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学习与实践中。对此,我们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来引领课堂的走向。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注重引导学生自主看书学习,寻找制作最佳作品的方法;分组讨论探究,分享自己的创作观点,讨论解决重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碰到较难解决的问题时由教师适时点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完全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色彩的搭配,再结合自己的灵感,制作出引以为傲的作品,从而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习惯于设计各种驱动任务,把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各种活动和任务相结合,以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让学生有着一定的学习动机,带着问题来进行真实的任务学习。此时,学生便成了整个课堂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而我则处于主导地位,不断地引导、及时地点拨、适时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如此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拓展新知的能力,还让他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敢于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懂得把自己的想法运用到实际中去,并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主地去设法解决问题,让活跃的思维和熟练的操作并存,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在完成每个环节的活动和任务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各种新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中有《艺术字标题会更妙》这一课,我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并联系实际,为学生策划了一场招聘会,因为学生只听过却从未接触过,所以在我说规则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前所未有地集中起来,且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设置的招聘内容就是连闯三关即为胜,并颁发招聘证书。这三关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牛刀小试——插入艺术字、大显身手——艺术字的调整、初露锋芒——美化艺术字。闯关时,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增加他们创造的信心,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地出示闯关锦囊,引导学生发现最佳的解决方法,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闯关任务。因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自己所掌握的各项知识,发挥了自己的各项才能,最终获得自己满意的成果,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更为强烈,更想完成更刺激或更有难度的任务,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对于教学内容较简单的课程,我通常在课前布置自学任务,让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小老师上完课后,学生集体讨论并反馈小老师的优点,以及小老师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这种方式其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让全体学生转动他们聪明的大脑,参与课堂讨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教学效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任务学习的,所以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由此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形成。

    (三)团队合作使个体差异最小化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操作性很强,这导致学生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在信息技术课上,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往往一点就通,甚至可以举一反三,而有些学生基础和动手能力均较弱,学习较困难。我采用“以强带弱”的模式成立固定的学习小组,每组成员由优秀学生和学习较困难学生混合搭配。课堂任务中,需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这样,不仅锻炼了部分优秀的学生,还让基础弱的学生有了再次学习的机会,同时学生之间互相指导更有利于学生缩小教与学的距离。而在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中,可以让优秀学生分配较为简单的任务给基础弱的学生来完成,稍有难度的则由自己和组员共同探讨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基础弱的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同时也参与了综合性较强的任务,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能力优的学生则起到了模范的作用,并且也拓展了知识层面。这种方式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还让学生懂得了协作的重要性。

    三、让课堂教学内容动起来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喜欢引入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人物,让这些故事人物与我们的课堂内容串联起来,请他们进入我们的课堂,伴随我们一起学习,用故事人物的语言来和学生对话,并让学生通过模仿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完成课堂任务。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让我们惊喜连连。比如我们的森林卫士“熊大”“熊二”以及聪明的“喜羊羊”,同学们既熟悉也喜欢,让孩子们喜欢的这些人物跟我们一起上课学习,并且互动,让课堂氛围更活跃。

    让课堂动起来,是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我们需要让学生能自主地参与课堂的每个环节,不仅让他们产生兴趣,还让他们像饥渴的禾苗期盼雨露一样对知识和技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渴望,从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轻松自在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