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冯所望

    〔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外心理咨询行业和家庭教育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宽松温暖的心理氛围,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关注人的成长需求和尊重人性的发展,有利于发挥人的内在潜能。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与路径;(1)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2)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危机干预;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1-0060-03

    近年来,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深受国内外心理学者的青睐并得到广泛使用,也出现很多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但大多数都是与课程教育主题相关。赵东伟等人认为人本主义教育教学观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具有启发意义。李阳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中的信任关系与接纳态度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学习借鉴价值。有学者提出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有效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和营造温暖的课堂气氛。还有学者认为依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去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及实现方式具有亲和性。胡艳芳指出小学课堂管理若是采用人本主义理论则可使小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有利于挖掘出小学生无限的潜能。国外学者Duindam T在Experiential Education,Outdoor Adventure As a Modality in Residential Treatment一文中指出,在德国、瑞士和奥地利有很多户外体验式学习都采用人本主义理论模式。

    基于已有的文献可知人本主义理论对课程教育能发挥重要作用,而在课程教育中如何去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和关注学生的需求又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按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水平来看,心理危机干预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但目前很少有學者探讨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危机干预。如今中学生普遍出现心理问题,且据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可知,能否得到“尊重”和“接纳”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的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与路径。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和个性发展,并且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倡导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或者说是“建设性的”。从现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内涵出发可知人本主义理论很贴近人的心理需求,也很注重个体潜在的价值和关注个体内心的感受,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中所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党和国家一直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用最大努力为人民生活服务,而如今人们很多都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这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为心理服务工作提供理论的指导。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多种价值:第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对其他心理学流派来说更顺应人性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叛逆的中学生来说,人本主义理论方法可让中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对中学生的情绪缓解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注重给来访者营造温暖和安全的氛围,而中学生在青春期这一阶段特别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只有得到父母的鼓励中学生才能获得安全感和温暖,从这点出发可知人本主义心理学可协助父母创造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环境;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从这一点出发可知人本主义治疗方法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可发掘出他们内在解决问题的资源和优势,让他们从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上去思考如何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去解决所面临的困境。

    二、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已有的文献可知目前国内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心理危机干预缺乏关注“人的成长”;第二,家庭忽视孩子的本质需求;第三,社区给予的人文关怀较少;第四,对成长性心理危机内容探讨得较少。

    (一)心理危机干预缺乏关注“人的成长”

    如今大部分中小学中只要有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出面者往往首先是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心理教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一般都很少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或者是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后让心理教师独当一面,缺乏学校的支持和关怀。在学校中,通常我们开展学生危机干预的时候大部分只关注负面信息,而很少从学生的成长、人生来考虑问题,如有些学生出现人际关系危机,我们如果帮助这些学生维系友谊或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这也只能达到短期的效果。因为有些学生本身就带有悲观情绪面对生活和朋友,这个时候应该帮助他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挖掘出他潜在的正能量,给予这些学生成长中所缺失的一些东西,那么就可能解决导致学生出现 心理危机的本质问题。

    (二)家庭忽视孩子的核心需求

    很多时候学生因为出现一些心理危机然后逃学,不愿意面对家长或老师,在很多心理教师看来是想逃避辛苦的学习生活,或回避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如果我们深入去探究就会发现孩子其实是想表达对父母的怨恨,认为自己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暖,这也是我们做心理危机干预的出发点。故有些孩子在学校出现的心理危机也可能预示着家庭给予孩子的人文关怀较少,或者是遇到事情很少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去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其实这也跟家长的文化背景和教养态度相关。

    (三)社区给予的人文关怀较少

    一般来说,当中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后,几乎都是由学校或家庭进行干预,社区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没有体现出来。还有全国大部分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基本达不到从事心理服务行业的标准,针对学生进行干预时只会凭借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借助德育的方法,并且这种干预是维持在短时间内的。然而,很少有社区从人本主义理论上考虑去给处在心理危机中的中学生构建一个长期“人文关怀”机制。通过走访国内一些社区,可以发现社区内很少有宣传栏,即使有也几乎见不到有关心理健康常识的影子。另外社区内也很少开展集体活动,如亲子或公益活动宣讲,更不用说派相关社工或有心理服务经验的人员进社区给有需要的中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四)对成长性心理危机内容探讨得较少

    中学生在校经常遇到同伴矛盾的处理、学习压力大、情感受挫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大部分学校看来都是成长中所要经历的事,如果学生问题表现得不严重就不会受到学校重视。但我们对那些出现过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调查和研究发现,他们之前出现过好几次成长中的心理创伤,爆发出的心理危机其实是藏着平日里成长中逐渐累积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创伤,这恰恰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也是很少关心的地方。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是减少中学生成长性心理创伤,提高他们所获得的社区“人文关怀”满意度,提高他们亲子关系的和谐度。

    (一)减少中学生成长性心理创伤

    在当前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学校应建立一个心理危机应急机制和部门,并且要明确责任分工,以便应对平日里学生出现的一些成长性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教师不要等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后才进行干预,心理教师应当在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合作中及时找出那些在课堂上有异常情绪或异常行为的学生,然后尽量在第一时间给这些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或进行团体咨询工作,这样有助于減少中学生日常的心理创伤,从而降低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难度。

    (二)提高中学生所获得的社区“人文关怀”满意度

    中学生的心理危机不是仅仅依靠学校就能解决的,它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所以这也是一个大的“工程”。中学生除了学校,待在家的时间相对较多,故受家庭环境影响很大。而家庭周围的社区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下,社区给予中学生的心理关怀较少,故社区应组建一支由社工或心理专业工作者组成的队伍来定期给中学生宣传心理健康常识,或者给有需要的中学生做心理疏导,甚至可以和家庭合作一起对有问题的中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三)提高中学生亲子关系的和谐度

    中学生的心理危机有一部分是来源于家庭。由于出现亲子冲突或亲子关系不和等问题,部分学生会做出非理智的行为,这时学校可定期邀请一些家长来校开展家长沙龙,就孩子在家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和找出解决办法。另外还可定期去学生家调和亲子矛盾,或者学校定期举办的心理讲座,主要邀请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家长来学习。做到了这些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四、结论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在学校中越来越重要。针对近年来中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中学可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野,多关注中学生心理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协助家庭和社区给予中学生更多的爱与心理支持,以便为中学生创设一个温暖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有助于促进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和培养中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赵东伟,薛书冰,闫明,等.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上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2):90,92.

    [2]李阳.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杨延昌.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4]吴红云.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视角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5]胡艳芳.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小学课堂管理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6]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蒋赟,边玉芳,王一钧.青春期心理危机现状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7(8):69-70.

    [8]赵玥.青春期心理危机现状及预防对策[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三亚,5720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