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展示平台搭建方式探寻

    杜桂瑛

    [摘 要]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机会,通过小组交流、班级展览、演绎呈现、网络共享等成功调动学生的展示主动性、互动性、体验性、自觉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展示平台;搭建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54-02

    语文课堂教学展示平台的构建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建立学习自信,形成更多成就感。教师要对课堂展示平台构建方式进行创新探索,以提升教学适应性。小组交流、班级展览、演绎呈现、网络共享,教师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交流的机会,能够给语文教学注入丰富动力。

    一、小组交流,调动学生的展示主动性

    小组交流是最基本的互动展示方式。教师在具体组织时,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展开布设和调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觉进入小组交流之中。小组交流也不光是单纯地讨论,可以是游戏,可以是辩论,还可以是竞赛。

    语文课堂交流机会很多,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些思考问题,大多会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情况,有些学生认真交流,有些学生则不参与其中,甚至是闲聊天。教师需要做出针对性调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交流活动,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认知。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在天晴的时候》时,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然后要求学生展开仿写活动,用独特的视角,写写雨后天晴的景象,准备参与小组展示活动。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潜心阅读文本内容,学习诗歌的一些写法,展开自由创作探索。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要求学生轮流诵读自己的诗作,并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相关操作,课堂学习气氛渐浓。

    教师为学生设计习作任务,而且是诗歌创作任务,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在课堂展示时,学生都能够主动展示自己的习作,形成了良性互动,这样的展示无疑是最为科学的。学生都有表现欲望,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展开教学设计,生成更多激发点,其助学效果会更为突出。

    二、班级展览,强化学生的展示互动性

    班级展览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在观看交流中增长见识。语文学习活动中,角色诵读、轮流诵读、师生合作诵读,都能够形成班级展览机会。语言鉴赏活动时,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让其他学生给予评价,也能形成展示互动机会。语文实践活动、课堂互评活动、课堂演绎活动、读写交流活动等,其展示效果也十分突出,教师对此要做好筛选和创新设计,以提升教学适配性。

    班级集体展览能够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心理触动,如果教师能给予更高的评价,这样的展览将有更高的价值度。如教学《猫》一课,教师先要求学生展开梳理性阅读,找出一些经典的描写片段,再对其表现手法进行综合分析,体会其表达意义,并将鉴赏体验与同学分享。学生开始阅读文本,教师跟进指导,为学生的个性鉴赏提供一些方法支持。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师生互动成为基本呈现形式。课堂展示时,教师指名学生解读鉴赏情况。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话进行鉴赏:“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段话运用了一些典型动词,如“蹭”“伸出来”“跳”“踩印”等,将小猫的个性展示出来,写得极为贴切自然。教师参与学生的鉴赏评价活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激励,使课堂学习呈现高效性。

    语言鉴赏是最为典型的学习任务,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方法传授,成功启动了学生的鉴赏思维,形成了崭新的学习契机。语言鉴赏角度的选择极为重要,这往往是学生的学习短板,教师给出针对性引导,其助学效果十分明显。

    三、演绎呈现,凸显学生的展示体验性

    课堂演绎创编活动展示过程中,能够形成丰富的互动性、体验性,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需要对教材内容和学情进行对应性分析,以提升演绎活动设计的适合度。角色诵读、游戏竞赛等都带有演绎色彩,教师需要有兼顾意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机会,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有特殊学习兴趣,教师适时投放演绎任务,能够形成重要激发动力,促使学生快速行动起来,自然建立起学习认知。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选择文本中的一个经典描写片段,用动作、表情等进行现场演绎展示,看谁演绎得更到位。学生听说要现场进行模仿展示,都显得紧张起来,纷纷展开深入阅读,对相关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揣摩人物性格,自行展开动作、表情设计,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在学生演绎训练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的个性表达进行对应性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理解和展示。课堂展示环节启动后,教师利用抽签形式确定演绎顺序。演绎活动顺利推进,学生表现大多可圈可点。

    课堂演绎性展示带有更强的挑战性,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期待有更多认识,并针对性地给出教学布设,以形成崭新的学习动力。学生在演绎活动中的感知是深刻的,即便是一个旁观者,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感知体验,促使学生顺利建立起学科认知。

    四、网络共享,培养学生的展示自觉性

    教师借助网络展开学科设计,让学生搜集学习信息,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展示读写作品,展开互动性评价等,都能够形成交流机会。小学生应用网络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而且有更丰富的主动性,这都是重要的设计发动契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布设,促使学生顺利进入互动环节,在充分交流中建立起学科认知。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对这样的内容有更多的阅读兴趣。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信息,要求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活动,从而成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为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延伸性学习任务,并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搜集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将讲述录制成视频材料,传递到网络交互平台上。学生领到任务后,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学生获得了海量相关信息。在视频录制过程中,很多学生经过多次操作,最终形成了故事视频作品。在展示过程中,学生都能够主动聆听、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并展开具体的评价活动。教师则参与到学生的互评之中,要求学生对故事讲述情况进行多角度评价。

    学生有利用网络的主观愿望,但其应用水平还比较有限,教师进行针对性任务布设,能够成功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体验中成长学习认知。教师带头参与网络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參与机会,确保了网络互动的高效性。

    语文学科教学启动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与机会,构建多种展示平台,让学生主动展开学习交流,在展示互动中形成全新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大多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教学设计,为其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其助学效果十分显著。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