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中的人格判断的影响因素和实际意义
盖博特 杨宗谕
〔摘要〕人格判断即我们在内心对他人进行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而在中小学教育场景下,教师也会依照一定的行为和观察事件对每个学生进行人格判断。本文阐述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格判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人格判断;面部特征;特质类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2-0063-03
人格判断是指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各个方面。在小学、初中等初等教育背景下,教师可能会根据学生的外貌、考试成绩及是否遵守纪律等情况,对学生的某一特质或多种特质进行判断,而这种判断如果在外显条件下反馈给学生,可能还会伴随心理学中常见的“自证预言”效应,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日后的成长路线。由此可见,了解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判断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掌握人格判断的规律将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
一、面部特征:拒绝对学生“以貌取人”的人格判断
众所周知,面孔是心灵之窗,它会为判断个体的行为倾向、人格特质或情绪状态提供大量重要线索。在中小学教育的日常情境下,教师或多或少会对面孔吸引力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对某些具有特定面部线索的学生进行特定的人格判断。
教师基于面孔对学生的人格判断主要有以下两种线索:(1)面部特征线索。比如,大眼睛的学生会被认为更外向、更聪明,宽下巴、大鼻子的学生可能被认为更具自主性。(2)面部结构特征线索。结构特征是指面部的整体、轮廓和五官分布,代表着面部的空间关系。有研究表明,人们认为长着娃娃脸的个体更热情,富有亲和力,同时也更柔弱,易顺从他人,拥有娃娃脸面孔的学生可能会受到教师及同学的喜爱和照顾。而高面孔成熟度的个体则给人留下支配性强、能力高的印象,即外表成熟的学生可能会被教师认为能力更强,从而被分配更多的任务。
然而,基于外貌的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即实证效度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面孔特质的推理实际上只有适度的准确性。知觉者虽然可以能依据面孔对外向性、可信性、支配性、热情、能力等特质做出一定评价,但有研究发现,面孔可信度低的个体并不会与其在后续实验研究中的欺骗行为产生关联[1]。由此可以推论到其他的特质维度,可见依据面孔对学生的某种品质进行内心评定这一现象虽然在日常教育场景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但很可能会出现误差,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基于面孔的人格特质判断从知觉者方面揭示了面孔和特质间的关系,但忽视了被知觉者(学生)的人格及环境在判断中的影响。因此,在中小学教育场景下,教师采用面孔—特质推理来对学生进行定性的评判并不合适,应杜绝和避免对学生进行“以貌取人”的人格判断。
二、特质类型:对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判断
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场景中对学生的人格判断有时也需要根据判断特质类型的不同而展开。Funder在1995年提出的现实准确性模型指出, 准确的人格判断必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 判断目标必须表现出相关(relevance)行为,即行为可以为相关特质提供信息;第二, 这一信息对判断者必须是可用的(availability);第三, 判断者必须能够察觉(detection)这一信息;最后, 判断者必须正确利用(utilization)这一信息[2]。
具体地讲, 良好的特质是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调节变量, 它决定了人格判断中行为与特质的“相关性”及信息的“可用性”。有些特质(如“交际性”)比其他特质(如“思考风格”)更容易获得准确判断。例如教师可以轻易地区分不同学生是否活泼合群,但对于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考方式却难以察觉,这是由特质的“可见性”造成的。 一些特质(如“责任感”)比另一些特质(如“外倾性”)更容易讓人产生偏见, 这源于特质的社会赞许性,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普通的判断很难看出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具有责任感。
有研究表明,容易观察的特质(如“外向性”)可用性更强, 因此判断的一致性更高,这里所说的一致性不仅仅是指观察者判断与被观察者本身特质水平的一致,还代表着不同观察者之间结论的一致性。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特质类型视为教师(观察者)与学生(被观察者)之间人格判断行为的纽带, 特质具备的属性和特点决定了判断结果, 也会直接影响到判断的准确性。也因为这种纽带的关系,特质类型一直都是人格判断研究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研究发现,在交际性测验上分数高的个体(即更善于交际的人)做出的人格评估更加准确[3]。也就是说,自身乐观活泼、善交际的教师可能会对学生做出更加准确的人格判断,这可能是由于善交际的个体本身愿意更多地关注和了解他人。总的来说,教师的人格特质确实会影响到人格知觉的准确性,尤其是聪慧性和独立性。但这种准确性是相对于教师特质水平的一种趋势关系,并且这里的准确性指标采用的是他评与自评的差值之和,并不是绝对的准确。在大五人格因素中, 任何一个因素都至少具备两种特性, 如外倾性的可观察性高, 可评估性低; 神经质的可观察性低, 可评估性低; 开放性的可观察性低, 可评估性高[4]。而这样就会造成不同的特质类型间评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具有一定的差异。例如,一位教师可能轻而易举地判断一名学生的外倾性,但在评价与外倾性具有某种程度上相似的开放性时会产生误差,因为开放性特质只通过观察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果。又如,判断一个学生的神经质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日常社会中发生学生悲剧事件时,往往他们的教师会感到非常意外,这证实神经质不是一种易观察、易评估的特质。
特质虽然被认为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客观纽带, 但是实际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身上都可以得到体现。例如,对于不同的教师而言,有些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智力状况或者说是智力发展趋势。从特质角度而言,这类教师可能会更加关注学生的“聪慧性”,从而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聪慧性做出更多地判断。而可能另一些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那么他们就会对于学生的外向性以及焦虑等与身心健康有更多的直接联系的特质类型更加关注。又如,学生可能会出于自我保护等原因,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将自己“伪装”起来,那么此时呈现给教师的特质数量可能就会非常有限,并且这些特质的特性可能在学生看来是“无所谓”呈现与否的。
三、知觉者与被知觉者: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看待人格判断过程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判断这一行为当中,我们将教师称为知觉者,学生为被知觉者。显而易见,这两者决定了我们在了解人格知觉过程时一定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从知觉者(教师)的角度来看,个体的评估一般都比较主观,一般智力水平、情绪智力水平、人格特质、性别、学历等对人格判断均有影响。研究发现,智力高的人在人格知觉准确性上更高;情绪智力越高的人对他人的评价越准确;对知觉者的大五人格进行测量后发现,知觉者的开放性、尽责性、宜人性表现出了与知觉准确性的相关;此外,在性别、学历、熟悉度方面,均发现了知觉者在人格知觉准确性上的差异[5]。从个人角度来看,很难找到人格知觉的一般规律。对于同一被知觉者(学生),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认知状态下都会出现不同的评估结果。例如,当知觉者气愤的时候,他对别人的可信度评价会降低[6]。
从被知觉者(学生)的角度来看,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特征和面部特点(如前所述)等信息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大众的评判标准,直接影响到人格知觉的准确性。例如,面部宽高比与身体攻击性和力量的知觉有关对称性和面部皮肤着色与吸引力的感知有关,面部高度与领导能力的感知有关。此外,从自我—他人一致性的角度来看,被知觉者是否能准确地做出自我评估同样影响到人格知觉准确性。就某些社会赞赏性高的特质,被知觉者在自我评估时会考虑社会影响从而评估过高,这就会导致知觉准确性偏差。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日常教育场景下发生的以教师为观察者的人格判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过程。大量的前人研究表明,人格判断过程并不具备很高的准确度。因此,中小学教师应慎重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判断,并且不应把这种发生在观察者内在的判断过程,通过一些外显的方式反馈给被知觉者或他人。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本文只探讨了教师作为观察者的人格判断过程,而我们都知道人格判断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教师的人格判断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对教师的人格判断从而预测教师的喜好,进而会刻意展现出符合教师的行为。那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的这种行为,从人格判断的角度理解和做到“为人师表”,也是我们在中小学教育中应该关注的重要话题。
参考文献
[1] Rule N O,Krendl A C,Ivcevic Z,et al. Accuracy and consensus in judgments of trustworthiness from faces: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J]. J Pers Soc Psychol,2013,104(3):409-426.
[2] Funder,David C . On the accuracy of personality judgment: a realistic approach[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4):652-670.
[3] Vogt D S,Colvin C R . Interpersonal orientation and the accuracy of personality judgments[J]. J Pers,2003,71(2):267-295.
[4] Carlson E N,Vazire S,Oltmanns T F . Correction to carlson,vazire and oltmann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10,103(2):379.
[5]譚慧.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个体差异研究[D]. 广州:广州大学,2012.
[6] Linke,Lenka,Saribay,et al.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is associated with position in a corporate hierarchy[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6(4):76.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