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拼片,大课堂
张潇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中有很多经典的游戏活动,其中拼图游戏是一个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兼具明显辅导效果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被普遍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在原有的活动设计上对其进行“改造”,根据辅导目标进行重点“聚焦”,能够深挖出更丰富的心理辅导价值,让小小的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拼图游戏;活动设计;团体辅导;初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2-0027-03
课堂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团体辅导活动是心理课堂的重要载体,学生在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中参与和体验,获得不同的感悟和思考,从而促进内在心理的成长。近年来,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师资队伍的日渐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智慧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使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日趋丰富多彩,活动数量加大,活动种类增多,深受学生欢迎。
团体心理辅导中有很多经典的游戏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从辅导对象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心理辅导活动特点为基础,并以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进行设计,别出心裁,又充满智慧。这些活动以其内容的可迁移性、形式的趣味性、辅导效果的生成性,为心育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其中拼图游戏就是一个被普遍应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师通过对这个活动形式的用心改造,并对活动价值深度挖掘,发现小小拼片也能激活大课堂。
一、拼图游戏活动的“原模样”
拼图活动是一个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兼具明显辅导效果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用于提高团队成员的适应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和团体凝聚力的主题辅导,一般活动设计如下:
1.活动准备:图画或扑克牌,将其剪成与活动人数相等、形状不一的拼片。
2.活动过程:
(1)将拼片随机发给参加活动的学生,每人一片。
(2)请学生把手中的拼片拼成完整的图片,每人要用心参与和体会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3. 规则要求:
(1)不能随意交换手中的拼片。
(2)游戏全程不能有言语交流。
4. 活动结束后,请同学们分享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非常明确,活动过程也不复杂,在中小学日常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广泛采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辅导效果好。
二、活动内容设计的“再改造”
根据实际辅导主题和场景,对这个拼图活动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改造,对活动过程和学生体验进行深层次挖掘和探讨,可以生成更丰富、更有启发性的教育内容。以下将以初一新生为活动对象,以增强他们的初中适应能力为活动目的,对拼图活动进行改进和设计,并试图通过深挖活动过程和体验生成丰富的心理辅导内涵。具体活动设计如下:
1.活动名称:大家走到一起来
2.活动设计意图和目的:通过拼图游戏,给新初一同学提供范围更广阔的社交活动机会,帮助他们认识更多新同学,缓解新环境中的社交焦虑和紧张,增强社交意愿,获得团体归属感。在活动中,反思自己的社交行为和表现,提高社交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拼图,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理解个人与集体、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增强对初中生活的适应能力。在拼图任务里思考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思考心态和方法等的作用等,为初中阶段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提供启发。
3.活动准备:准备五张彩印图片,每张图片上分别是用红黄蓝绿黑五种不同的颜色打印的五个文字,五个文字对应着学生所在班级名称,例如“七年级3班”。将这五个图片中的每一个都随意裁剪成不同的拼片,尽量根据全班总人数平均分配拼片的数量,要求所有拼片的数量与班级总人数相等。(特殊处理:1.额外多裁一片留给心理老师共同参与活动;2.所有的裁出拼片中要包含一片什么图案都没有的空白片)
4.活动过程:
(1)将拼片随机发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每人一片,告诉他们发到手里的拼片就是他们自己,在拼片反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仔细观察拼片,用心感受。
(2)请同学在班里寻找其他小伙伴,共同把手中的拼片拼成完整的图片。教师提示有五幅图,因此会根据拼片组成五个小组,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后,集体鼓掌示意。老师确认图片拼成功后,派一名代表把拼出来的图画贴到黑板上的可移动纸板上。
(3)规则要求:
a.不能随意交换拼片;
b.除了最后的拼图环节,拼片不能离开自己的手;
c.游戏全程不能用出声语言交流,违反者没收个人拼片;
(4)活动结束后,全班一起分享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用心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在活动讨论环节以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分享体验感受,达成輔导目标。
三、活动内涵生成的“聚焦点”
对学生实际参与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敏锐的观察和捕捉,往往非常考验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学经验,然而心理老师并没有对课堂即时发生的一切都能全知全觉的本领,这就需要提前对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做出预设,然后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搜寻和观察。具体到这个活动,心理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聚焦观察:
1.学生拿到拼图后的反应,包括表情、语言和动作。
2.寻找拼图的过程,不同学生的不同做法。他们分别通过什么方式和方法寻找其他的拼片?有没有违反游戏规则的情况出现?对分到空白片的学生予以特殊关注,对个别坐在座位上没有行动的同学予以关注。
3.在完成拼图任务中,小组不同成员的具体行动。他们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做了什么贡献?有没有捣乱的情况?
4.完成拼图任务中遇到的困难,如何解决?
5.关注最后完成任务的小组,小组在整个活动中群体气氛的变化。
以上记录和观察紧紧围绕本活动的设计意图和目标展开,收集有用信息,为以学生为本的活动后生成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铺垫。
四、活动辅导价值的“深挖掘”
围绕聚焦的几个方面,活动后,学生在全班进行讨论分享。教师可以参考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
问题1.拿到拼片,你的感觉如何?
学生回答的感受主要包括:一是迷茫,感觉拼片形状很奇怪,上面的图案也奇怪,完全不知道代表什么。尤其对于拿到空白片的同学。教师通过这个回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拼片没有两片是一样的,就像班里的同学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如果独自存在,不跟别人进行比较和交流的话,很难发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二是猜测,想知道原图片是什么图案,根据手里的拼片推测。教师通过这样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好奇,这个问题引导我们不断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三是期待,不知道会跟谁一组,想赶紧行动起来找到自己的组织。教师通过这样的回答激发学生对群体归属感的感悟。
问题2.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小组的?
根据教师的观察,学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参与型和被动等待型。对主动型的学生,老师一说活动开始,就开始在教室里到处寻找。被动型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意愿不强烈,在座位上被动等待。这两种表现反映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状态,主动型学生往往个性外向活泼,乐群,愿意展示自我;被动型学生个性内向腼腆,不太合群,不爱说话。
根据学生发言,主动寻找的学生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有脚踏实地型,在全班展开“地毯式搜索”;也有投机取巧型,比如举起自己的拼片,想办法吸引所有人的注意。这也反映了不同同学的个性,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结果都是好的,教师要肯定不同的做法。对于被动等待的学生,一方面,老师发现后要及时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另一方面,会有小组成员发现他们手中的拼片,主动将他们拉入已经组好的小组。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或者可以获得一种被接纳的体验。
问题3.小组在完成拼图任务时,你在做什么?你做了什么贡献?
根据教师观察和学生回答,主要有几种类型:第一,动手操作型,自始至终亲自参与动手拼图;第二,袖手旁观型,对拼图进度漠不关心,甚至在一旁聊天;第三,出谋划策型,在一旁紧张关注,并时时给予建议;第四,搜寻拼图型,由于无法确定是否集齐所有拼图,这部分同学在全班承担继续搜寻拼图的任务;第五,默默陪伴型,整个过程一直在旁边关注,不露声色。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以肯定积极行为为主,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在团体中都有不同的角色分工,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有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
通过空白片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启发学生思考独自一人游离于集體之外的感受,及融入大集体中的幸福,获得发现自己价值的喜悦。
问题4.拼图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如何克服的?
根据学生回答,有少了一片(比如空白片、老师手里的拼片)怎么都拼不出来的,最后终于找到拼片并成功完成任务。有思路不对,及时转换然后柳暗花明的。有组内意见不一致,争执不休的。
通过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及时转换思路,不要钻牛角尖。还要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沟通要在平等、合作、信任的基础上,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问题5.提问那些通过给别的组捣乱赢得自己小组获胜机会的个别同学,询问他们的行为动机以及造成的后果。
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认识捣乱同学的做法是恶性竞争。这个活动表面看起来是小组和小组的竞争,可是拼到最后,大家就会发现,所有小组有个共同的目标,将整个班级名称拼完整,所以如果有哪个小组拼不出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予帮助。个人的进步和成功不是靠破坏和阻碍别人来实现的,而是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实现共赢。
问题6.最后一个小组,当看到别的小组成功的掌声和欢呼声不断响起,你们的心情如何?中间一直拼不出来,想过继续坚持还是放弃吗?当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拼出来时,你们的心情如何?(经过努力最终依然没有拼出来,心情如何?)
启发学生思考心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重要性,遇到问题切忌慌乱,越慌越不能发挥才智,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坚定的信念。经过不断尝试获得成功,内心收获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努力之后即使不成功,遗憾但是不后悔。
问题7.比较一下几个阶段的情绪变化,包括自己一个人拿到拼片的时候,找到小伙伴的时候,自己那一片完美地镶嵌在已经拼好的图形中的时候。
通过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中,找到爱和归属感,才不会感到茫然和孤独;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只有与集体合作,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问题8.完整的班级名称拼出来之后,大家的感受如何?
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谁都不行,增加班级学生和老师的心理相容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活动后可以让每个人保留自己的那一小片拼片作为纪念,让这一枚小拼片上凝结的感悟和思考陪伴学生迎接初中生活的新挑战。
五、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的活动目标、活动设计尤其是活动生成,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教育实践中一个小小的拼图活动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心理辅导价值,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和反思,在追求活动内容、形式和技术不断丰富与新颖的同时,要紧紧围绕形式为内涵服务的宗旨,在探索创新中注重对活动辅导价值和内涵的深度挖掘,带给学生真正的触动、启发和思考,让心理活动课始终不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意义和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三十九中市北分校,青岛,266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