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探析

    郭欣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都十分重视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可增进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效共享。不仅如此,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还能推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本文笔者就对校企合作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就业与创业形势也越发严峻,而通过校企合作恰好能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良好创业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结合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因素,如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人才培养理念落后、大学生数量激增、学生自身能力发展不够全面、就业观念落后等,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促进教育教学制度与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强化学生各方面素质建设,进而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恢复了高考制度,当时的大学生数量较少,质量也比较高,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大都直接由国家分配工作,且工作岗位明显供过于求,所以,大学生完全不必担心毕业之后无法就业。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取消了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政策,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学生毕业后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而需要自己找工作。现如今,大学生在校园主要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就完全与高校脱离了关系,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完全靠自己,学生由于长期在高校中生活、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根本不具备就业创业经验,很多学生一毕业就陷入了“失业”状态,特别是在毕业初期往往会经历一段极度迷茫的时光,再加上我国高校招生数量的逐渐增加,大学生率取率也显著上升。1999年我国的大学生录取率还不到50%,而到2018年,全国大学生录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也达到了820万,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致使很多大学生进入到社会以后很难找到工作,大学生失业率也逐年上升,一些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逐渐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但总的来看,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因为相较于就业,创业的难度和风险都更大,而且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整个创业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影响因素,很多大学生由于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最终选择放弃或以失败告终。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外部原因

    造成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外部原因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过于看重考试分数,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思想观念,在学习和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创新与实践,这样一来,必然会在未来就业中遇到问题。我国大部分本科高校在教育方式都存在偏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缺陷,而专科院校则十分强调实践教学,但和本科院校相比,专科院校的地位明显要低得多,生源质量也不是很高。从这点可以看出,我国在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上还存在明显的偏差。

    第二,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学校教学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学校和社会脱节严重,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也越来越不乐观,这就体现出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与社会具体需求不相符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以后,就完全忘了高考的焦虑和压力,过上了一种舒适、安逸、放松的生活,完全没有考虑到未来就业可能面临的激烈竞争,也没有进行任何的职业规划,甚至完全不关注当今社会的就业状况,高校也没有对其进行告诫和教育,所以很多大学生一踏入社会就遭遇了巨大的滑铁卢,对就业创业压力也措手不及。

    第三,大学准入门槛降低,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近些年,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学教育准入门槛的降低、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不再属于精英教育,而逐渐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逐年递增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给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就业形势越来越不乐观,失业、待业人员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二)内部原因

    1.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较为落后

    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庞大的毕业生数量有着直接联系,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毕业生本身的就业观念与当前的就业要求并不相符。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资源也十分丰富,再加上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完全可以容纳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然而,就业并非某一方的事情,而需要双方互相选择、彼此认可。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当前一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对入职后的薪资期望都比较高,有42%的大学生对入职后的首月收入期望是在3~5千之间,这就说明当今很多大学生还存在“精英教育”的思想观念,没有意识到大学教育已经步入到大众化的阶段。人人都希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这一想法本身没有问题,但“理想很丰满,现实跟骨感”,不可能每個人都能顺利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工作越好,对求职者本身的要求也更高,但很多毕业生并不能满足这样的高要求,这就造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毕业生都对好的工作岗位趋之若鹜,但真正能得到工作岗位的寥寥无几,而很多基层工作岗位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人才匮乏现象十分严重。正是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导致其面临就业困境。

    2.大学生个人能力偏低

    大学毕业生个人能力偏低是导致其就业创业难的主要内因,在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培养模式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普遍较低,根本不具备企业所需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能力也有待提升,虽然我国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出台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由于学校教育以及学生本身条件的不足,成效并不显著。

    三、校企合作助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校企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要充分发挥出校企合作的作用,就必须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也就是要提高对实践教育的重视度,适当提升实践课程所占比例,降低理论课程的比重,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首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建立深度合作的关系,把以往“教学——就业”的二元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教学——实践——教学——就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先利用学校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然后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之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和拓展知识,最后进入企业就业。其次,应注重教师对学生带来的影响,高校必须打造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并能熟练运用各项实践教学技能的优秀师资队伍,包括专业骨干教师、企业管理精英等,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技能指导,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强化高校专业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存在明显的断层和脱节问题,在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与企业应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使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好地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同时,高校还应当构建一个集素质教育、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高校应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尽全力打造优势专业,培养专业素质与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其次,高校应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和完善,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参照,把重点放在能力的提升上,依托校企合作,高校可邀请企业优秀管理者到校进行亲自指导,从而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进一步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另外,高校也应当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促进企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赢。

    (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应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其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其具备与当今时代就业市场相符的正确就业观,能积极应对就业和创业带来的压力和风险,并具备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为其在未来的工作中迎难而上、不懈拼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学校应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更具深度的合作,并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引入企业的有利资源,创新各种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在实践活动中受到职业精神的熏陶,从而自觉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做好铺垫。

    四、结语

    总之,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有着极大的助推作用。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生都面临就业创业难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现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要改善这一局面,就必须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指导下,积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强化专业建设,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注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