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池雨棚诞生记

    姚小清

    

    

    

    连续两周下雨,孩子们被“困”在班级里无法外出活动。午餐后,大一班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无奈地望着窗外。“怎么老是下雨呀!什么时候能到外面去玩呢?”“老师,我们真的想出去玩沙,就让我们去玩一次吧!”“可是,那么大的雨怎么办呢?要是你们能想出不让自己淋湿的办法,就可以出去玩沙!”我把难题抛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纷纷献计。“把沙子搬进活动室就可以了。”“不行,活动室里哪有那么大的地方?我觉得还是穿雨衣出去玩比较好!”“穿雨衣玩沙太不方便,要是有一把很大很大的伞就好了!”“伞需要有人撑着,也不行!上次我看到路邊的早餐店用了一种很大的雨棚,不用撑。可惜幼儿园里没有这样的雨棚!”“要不我们自己做吧?上次的皮筏艇不也是我们自己做的吗?”……

    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意识到做雨棚这一想法源于孩子们的游戏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做雨棚,能有效提高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于是,给沙池搭建雨棚的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一、设计方案,明确行动方向

    “你们想搭一个怎样的雨棚呢?”针对我提出的这一问题,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意见相同的孩子自发形成了小组,设计了雨棚图。从设计图中可见孩子们对雨棚外形特征已有初步的认识:要有四条用来支撑的腿,要有一个用来挡风避雨的棚顶。在交流中,孩子们对如何让雨棚的“腿”站起来持有不同意见,毛毛一组认为只要把雨棚的“腿”竖放在沙地上就可以了(见图1),明明一组认为需要把“腿”插进沙地(见图2),而聪聪一组认为需要把雨棚的“腿”插进底座,因为幼儿园的篮球架也有个大大的底座,超级牢固(见图3)。为了引导孩子将设计图转变成操作方案,我继续用问题推进:“要搭建这样的雨棚,需要哪些材料呢?”孩子们开始讨论所需材料并画了清单,需要四根比熙熙还高的用来做雨棚“腿”的PVC管(见图4)、一块大大的用来做雨棚顶的布(见图5)、两卷用来绑布的绳子(见图6),这些是大家认为搭建雨棚必需的材料,而四个可以注水的塑料底座只是聪聪一组所需要的(见图7)。其余材料都不成问题,寻找四个注水底座却花了一番苦心,最后他们借用了“医院”游戏里输液用的底座。

    分析:让幼儿设计雨棚进而思考所需的材料,一方面能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让行动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能帮助幼儿将内隐的想法通过图画、符号等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提出不同的意见。

    二、实践尝试,在问题探究中成长

    哪种让雨棚的“腿”站立起来的方法可行呢?我选择了等待,让孩子们通过充分的探究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问题一:雨棚的“腿”总是立不住,怎么办?

    趁着天晴,搭建活动开始了。毛毛一组将PVC管直接竖放在沙地上,可是马上倒了。“可能这种PVC管太细了,要粗一点才行!”毛毛说着跑到旁边的玩水池找来一根稍粗的PVC管,小心翼翼地将其立在沙地上,可是刚把手挪开就又倒了。明明一组将PVC管插进沙地,并用手将周边的沙拍得严严实实,可是,没过多久,PVC管周围的沙越来越松,PVC管也倒了。而聪聪一组把PVC管直接插到了塑料底座中,PVC管真的立起来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可是不一会儿,“啪”的一声,PVC管连同塑料底座都倒了!“可能还不够重!”俊俊边说边扶起底座站了上去。“你看,塑料底座快被你踩扁了!”泽泽阻止道。我说:“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让这个底座变重呢?”于是,孩子们分头去找可以让底座变重的材料。不一会儿,毛毛等几个孩子提来了一壶水,他们试图往底座加水,可是没加多少水就溢出来了。俊俊等几个孩子从隔壁石头区里搬来大石头压住塑料底座,可是塑料底座马上凹陷了。这时,聪聪和明明从旁边的涂鸦区搬来一个酒坛子,说:“看来塑料底座不行,我们用很重的酒坛子做底座试试吧!”于是,大家行动起来,果然成功了。可是,新的问题再一次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插进酒坛的PVC管总是倾斜,怎么办?无奈的熙熙看看酒坛又看看塑料底座:“刚才插在塑料底座里是直的呀!哦,我知道了,塑料底座的口子小,刚好把PVC管卡住,而酒坛的口子太大,卡不住。”孩子们开始思考让酒坛口子变小的办法,他们有的往里装沙,有的往里塞小石子,最后还从陶泥吧里拿来了陶泥糊在酒坛口子上(见图8)。就这样,孩子们用同样的方法将PVC管立在了其他三个酒坛里,雨棚的四条“腿”终于稳稳地立在了沙池里。

    事后,我引导孩子反思和总结:你的设计成功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通过回顾,一方面帮助孩子反思已有的方案,另一方面帮助孩子梳理新的经验:要让PVC管直直地站立,不但底部要重,而且插PVC管的口子要小,要能卡住PVC管。

    分析:当幼儿对雨棚的“腿”怎样立在沙地上的意见不一致时,教师并未直接告知答案,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发现问题的症结并加以调整,以此获得经验的提升。

    问题二:做雨棚顶的布需要多大?

    (1)怎样测量雨棚顶布的大小?

    雨棚的四条“腿”插进酒坛固定在沙地里后,孩子们开始思考做雨棚顶的布需要多大。泽泽从活动室里找来透明的长尺,发现一把不够长(见图9),牛牛建议用两根尺子接起来测量每条边,“好主意!”聪聪一边说着一边认真数着两根相接的长尺上的数字:“149,150,0,1,2,3……哎呀,两根尺子连在一起数不清楚了!”泽泽提议用长长的卷尺再次测量(见图10)。可是,当孩子们用卷尺测量了四条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时,他们又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如何将这四个数字转化成一块尺寸合适的布?看到孩子们有畏难情绪,我提醒道:“上次我们量桌面塑料垫时用到了一种很方便的方法,还记得吗?”泽泽顿悟:“我们只要把布沿四根柱子直接摊在地上剪下来就可以了!”(见图11)于是,孩子们以两根柱子为起点和终点在布上画直线,终于确定了布的大小并将布剪了下来。

    分析:通过量边长确定布的面积,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量桌垫的经验,并将这一经验迁移到当下的问题情境中。

    (2)布为什么不够长了?

    为了把布扎到高高的柱子上,孩子们搬来了四把户外运动时用的人字梯,分别架到四根柱子旁,个子高的熙熙抓着布的一角第一个爬上去,不一会儿,他向小伙伴求助:“不行啊,绳子太难扎了,有皮筋吗?”明明连忙跑到活动室取来皮筋,熙熙借助皮筋终于把布的一角绑在了柱子上。俊俊也学着熙熙的样子扎好了另一角,负责另两个角的孩子大声喊起来:“布不够长了,你们看,差这么大一截!”“奇怪,明明是按照雨棚顶需要的大小剪下来的呀,怎么不够长了呢?”孩子们开始怀疑之前的操作,决定把布平摊在地上验证。“为什么放在地上是够长的,用皮筋一扎就不够长了呢?”孩子們一脸茫然。我建议:“我们让熙熙在平摊的布上用皮筋扎一扎,看看会发现什么?”孩子们仔细观察熙熙的动作,发现四角绑上皮筋的布会皱起来,从而明白了剪布时要留有余地,大一些。

    分析:面对“为什么布突然变得不够长了”的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提问、还原动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扎皮筋这一动作导致的结果,让幼儿直观地看到问题的症结,巧妙地化解了难点。

    (3)怎么拼接、接多长呢?

    孩子们发现当布不够长时可以采用拼接的方式来解决。可是怎么拼接呢?他们似乎没有了头绪。这时,我给每组孩子一张按雨棚布大小同比例缩小的彩纸,并提供了有区分度的其他颜色的彩纸,试图让孩子通过拼摆找到合适的方法。经过操作,牛牛指着自己组的操作图说:“只要在布的四边各拼一块布就好了!”(见图12)“可是,这样布的四个角都‘破了呀!而且还要拼接四次,太麻烦了!”毛毛提出疑议。“其实我们只要在这块布的旁边加上一块大大的布就可以了,一次搞定!”聪聪接着毛毛的话补充道(见图13)。牛牛也不甘示弱:“这样虽然方便,可是还有两条边依旧不够长啊!”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简单,孩子的理解能力差异很大。为了帮助孩子理解问题的症结,我立即在活动区提供了一个简易雨棚小模型——用插塑积木代替雨棚的柱子并将其固定在硬纸板上,另外按聪聪的方法提供相应大小的布,引导孩子试着扎皮筋。第二天,孩子们告诉我:“毛毛组的方法真的不行,这两边虽然扎上了,可还有两边还是不够长!”看来,孩子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拼接方法让布的四边都变长呢?”我顺水推舟。“只要在毛毛的方法上再拼一块布就好了!这样只要拼两次!”明明说着又按毛毛组的拼摆图剪了一张长方形彩纸接接了上去(见图14)。孩子们拍手认同。他们认为布的大小不仅要足够捆绑,还要像屋檐一样四边都挂点下来。于是,他们估计了一下,决定接短边时就接一小步这么宽,接长边时就接两小步这么宽。考虑到布的特殊性,孩子们排除了固体胶、双面胶、透明胶、胶枪,决定用针缝。缝针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决定让浩浩把三块布带回家请奶奶帮忙用缝纫机缝。第二天,浩浩带来了拼接好的布,孩子们先估计好雨棚布挂下来的宽度,再将四个角用皮筋绑在柱子上,雨棚搭建成功了(见图15)!

    分析:针对雨棚布拼接多长和如何拼接的问题,如果让幼儿仅凭想象是有难度的。因此,针对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巧妙地提供了彩纸、模型让幼儿操作,帮助幼儿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外显,照顾到了幼儿在理解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问题三:雨棚倒了怎么办?

    (1)雨棚为什么会倒?怎样让雨棚在下雨天也不倒呢?

    早上来园时,明明告诉大家雨棚倒塌了,大家决定去现场一探究竟(见图16),结果发现是昨晚的大雨导致雨棚布中间的积水太多、太重,雨棚才倒的。“有什么办法让雨棚在下雨天也不倒呢?”我适时提出了问题,孩子们感到无计可施。回到活动室,我收集了不同视角拍摄的尖顶雨棚图片(见图17),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这样的雨棚下雨天不会倒呢?”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雨棚的两个秘密:一,雨棚有个尖顶,不像我们的雨棚是平平的,会积水;二,雨棚的四根柱子都是连接起来的,而我们的雨棚只有两根柱子连接起来,所以不牢固。接着,孩子们开始讨论改良的方法,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了下来。有的认为把雨棚的四根柱子都用PVC管连接起来就牢固了(见图18),有的认为让屋顶变得尖尖的,雨水像滑滑梯一样滑下来,就不会积水了(见图19)。“可是怎样让雨棚变得尖尖的呢?”我又问。毛毛指着自己的设计图说:“我们可以在雨棚中间再加一根高高的柱子,这样雨棚中间高、旁边低,雨水就能流下来了!”

    于是,孩子们准备想办法改良原来的雨棚。就在这时,明明看到沙地上那个用来筛沙的竹竿三脚架(见图20),受到了启发:“大家快看,这个也是尖尖的,我们可以试试用这个办法做雨棚!”“可是,这样的雨棚也太小了,我们得想办法让它变大才行!”俊俊说。“这个不难,我们可以搭两个这样的尖顶,然后中间再横着架一根竹竿,上次我在奶奶家看到晾棉被的架子就是这样的。”针对孩子的突发奇想,我意识到这样的方法不可行,但我想让孩子经历失败的过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尝试、比较才能悟到方法的合理性,所以我并未阻止,而是静观其变。果然,明明他们经过一番操作发现自己好不容易搭建的雨棚太小了,只能容纳几个孩子,而且一碰就倒,很不牢固(见图21、图22)。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一方案,转而投入到对原有雨棚的改良中……

    分析:面对幼儿的新设想,教师没有急于介入,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是否可行,而是努力扮演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给幼儿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结果反馈和同伴的交流互动调整自己的认识。

    (2)怎样把雨棚的四根柱子都连接起来?

    当孩子们都投入到对原有雨棚的改良时,他们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因为柱子上没有可以插PVC管的洞,所以两边的PVC管根本连不起来,这可怎么办呢?看着无计可施的孩子们,我意识到需要一些四通转接口。据了解,市场上有平面十字四通转接口(见图23),也有立体十字四通转接口(见图24)。如果使用立体十字四通转接口能马上解决一横一竖连接的问题,而使用平面十字四通转接口进行一横一竖的连接就有难度了,但这对孩子来说更具挑战性。这样想着,我便果断准备了平面十字四通转接口并将其投放到材料库中。果然,明明和俊俊发现了:“这个有很多洞洞,我们插上试试!”如我所料,孩子们发现虽然洞洞变多了,可是平面十字四通转接口根本转不了方向。孩子们再次陷入困境。“能想办法让这个转接口的插口朝柱子的方向吗?”孩子们开始把探究点转向让平面十字四通转接口的插口由“水平”变得“立体”,最后,他们在三通转接口上接了一根短短的PVC管,再套上平面十字四通转接口,转一个方向,终于成功了(见图25)。虽然最终四根柱子的连接不在同一平面上,但稍有错落的连接并不影响雨棚的牢固度。接着,孩子们又搬来四把人字梯,先将雨棚布四边留出一定的宽度垂挂下来,再用皮筋绑住四根柱子的顶端。为了让雨棚顶变尖,孩子们又找来一根比四根柱子都要长的竹竿顶在雨棚中间,瞬间,理想中的雨棚诞生了(见图26)。

    分析:平面十字四通转接口的提供引发了幼儿更多的探究和思考,他们想办法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得益于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判,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努力创设一种不断促发幼儿深度探究的环境。

    三、拓展经验,体验参与幼儿园环境建设的喜悦

    雨棚搭建虽然完工了,但孩子们的探究还在继续……

    问题一:幼儿园哪些地方也需要雨棚?

    孩子们每天在雨棚下快乐地玩耍,常常感慨:“这个雨棚真好,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哪怕是大太阳,我们也不怕了!”可是有一天,有几个孩子向我提议:“老师,要是幼儿园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雨棚就好了!这样幼儿园所有小朋友都可以像我们一样玩,这多有意思!”“你们说说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安装雨棚呢?”我反问道。孩子们提出去幼儿园的户外场地调查,他们有的借用教师的手机拍摄需要安装雨棚的地方,有的拿了纸笔记录,最后通过交流讨论,孩子们认为玩泥区、运动一条街、建构区、户外娃娃家等都需要安裝雨棚,因为这些地方不但好玩,而且不像操场那么空旷,安装雨棚是可行的。

    分析:从关注沙池的雨棚到关注幼儿园其他地方需要安装雨棚是孩子们学习的转折点,意味着新的教育契机的来临。教师识别了其中的价值,并对幼儿的探究行为给予了回应和支持。

    问题二:如何让园长妈妈同意安装雨棚?

    通过交流,孩子们发现这么多地方都需要做雨棚,自己来做肯定是不可行的,得请工人叔叔来做。“这可要经过园长妈妈同意的,你们能搞定吗?”我故意示弱。“没问题,我们写一封信给园长妈妈,她一定会同意的!”孩子们充满信心。于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园长妈妈写了一封信(见图27):“亲爱的园长妈妈,我们想在户外的玩泥区、运动区、娃娃家等地方都装上雨棚,这样下雨天也不怕了,可以吗?“园长妈妈收到信后,马上来到班里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孩子们表示有的雨棚需要做透明的,因为那个地方光线不够好,有的雨棚则需要能遮住阳光。他们还特意叮嘱园长妈妈要搭建尖顶雨棚,而且雨棚的四根柱子上端都要连接起来。经过进一步规划,园长妈妈果真联系工人师傅来园安装雨棚了。我特意带孩子们远观雨棚的搭建过程,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工人叔叔安装的雨棚居然不是尖顶的,而是根据场地的空间进行设计的(见图28~30)。瞧!运动区的雨棚是长长的,建构区的雨棚是波浪形的,玩泥区的雨棚是方方正正的。他们还发现并不是所有雨棚都有四只“脚”,即使有四个“脚”也不一定都用柱子,如建构区的雨棚和玩泥区的雨棚居然把一边的柱子都省略了,直接用螺丝拧进墙面代替了“脚”。最有意思的是工人叔叔用了很多像十字架一样的东西纵横交错地把雨棚的一些柱子都连接起来了。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发现,雨棚的材料也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的,如户外娃娃家用不透明的防水布做雨棚既防水又遮阳。光线不是特别好的地方则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更可喜的是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工人叔叔用电钻来钻孔连接,代替了自己搭建中使用的皮筋等连接工具,雨棚变得更牢固了……

    分析:教师的故意退后、示弱,给幼儿创设了自己参与幼儿园环境建设的机会。看到幼儿对雨棚的经验局限于四根柱子相连的尖顶雨棚,教师有意识地带幼儿观察工人叔叔的搭建活动,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和经验。

    “沙池雨棚诞生记“的故事源于孩子们的游戏,反映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预想办法—实践操作—总结提炼—发现新的问题……”如此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探究过程。活动中,教师并不是幼儿问题的解决者,而是幼儿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教师一方面扮演观察者、倾听者的角色,营造宽松、平等的氛围,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解释,在与同伴分享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内化;另一方面,教师扮演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依据幼儿的经验水平提供适宜的支架,化解幼儿的难点,积极推动幼儿的探究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