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关于激发高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探究
【摘要】“互联网+”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开辟了新天地。本文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互联网的优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实际操作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激发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阅读素养;网络优势;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张慧萍,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互联网+”高中英语阅读个性化学习指导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YC2019108)的阶段性成果。
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当学习者发现他所学习的东西是他所喜欢或者热爱的,他就会愿意学,会有学习的愉悦感和充足的动力,那么培养学习者的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很轻松。但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中教育者要做到这点却有很大的困难,归结起来我认为有这样几点不利因素:
一、学生急于求成,缺乏耐性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素养的培养依靠的是漫长的积累。然而,面对频繁的考试,部分学生急功近利,急于得到高分数,当发现自己短期的努力得不到回报,甚至成绩反而下降时,就会产生消极心理,阅读感觉就变得麻木、厌倦,对英语阅读就再无任何兴趣可言,甚至是畏惧和退缩。学生由最初的减少阅读到最后走马观花式阅读。面对各科繁重的作业压力及考试压力,英语阅读更是被边缘化,学生更倾向于把时间花在理科的研究型学习上,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教师定位不准,忽视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
所谓阅读素养是指我们对文字材料的理解、使用和反思,从而使我们能够实现个人目标,发展个人潜能,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它是一种双向的联系与影响,即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使用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又反过来影响阅读者,从而实现其个人目标,发展个人潜能。受限于考试需要,目前很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依然是为了积累词汇或者为了做题而阅读,即以英语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并完成阅读练习,老师讲解答案,最后学生整理新学的词汇。学生为了做题而阅读,这种阅读模式浅尝辄止,学生无法深层次探究文章,更无法发展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这与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要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长此以往,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然受到极大挫伤,阅读兴趣也就荡然无存。
“互联网+”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对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也是一个很好的弥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为教师改革与创新英语阅读教学打开了一扇大门,提供了机会。
1.网络文本资源丰富,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在大数据时代,学生阅读途径除去传统的书本,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等现代信息载体。不计其数的阅读文本虽让人应接不暇,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英语文本的好奇心和兴趣。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领域的海量英语阅读文本,开拓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阅读理解的做题模式,丰富文本内容,有助于教学资源整合与开发。
2.网络文本紧跟时代步伐,与当下紧密联系。纸质英语阅读文本内容很难做到與时俱进,甚至英语课本可能会被用好几年,文本内容缺乏新意,对学生毫无吸引力,甚至与时代脱节,不能及时与当下社会情形进行准确的语言匹配,无法提供应景素材,以便学生学以致用,联想生活实际,让记忆更加深刻。在这方面,网络文本材料的时效性优势则凸显出来。网络英语材料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例如:5G、直播、新冠病毒、各大娱乐明星的最新动态等,大大弥补了纸质英语阅读文本内容滞后的不足,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愿意读、喜欢读,使得学生对英语阅读具有极大的主动性。
3.强大技术平台支持,英语阅读教学更加丰富高效。教学改革进程以及多媒体技术都在快速发展,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已经是必然趋势。对于英语学科来说更是如此。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和服务功能,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基于信息技术,利用投影、电子白板、平板等手段像学生推送阅读材料会更加便利,阅读内容通过图片或者视频更加具体生动地加以呈现,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及时互动,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更具有生命力,学生全身心投入,兴趣浓厚。
教师需要依据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自身的优势,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现代多媒体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于课堂,创造新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激发与保护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基于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做法与大家分享:
1. 课前泛读,积少成多。“得阅读者得天下”。新英语高考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英语教学常抓不懈的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期可以突击做到的,需要通过进行大量有效的阅读来实现。学生总是将阅读能力差归结于单词量不足,所以背字典、背单词小册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离开语言环境的词汇记忆是很短暂的,所以要靠大量的英语泛读训练来达到扩充学生词汇量的目的。不妨固定在课前5—10分钟开展泛读活动,这样的泛读训练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并理解词汇的不同含义,避免了死记硬背,正所谓见多识广。随着语篇数量的增加,语言输入的增多,学生的英语语感自然而然也会得到快速提升。课前老师利用平板推送文本,语篇可以是历年英语高考试卷中的文章,高考试卷中的文章选材与编写有高度严谨性,这样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悉高考试卷,消除不适感;材料也可以从英语网站选取,贴近生活,贴近时事,学生往往很感兴趣。以兴趣为基础的阅读,学生会坚持下去,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2.小组自主阅读,实现文本共享。对学生来说,小组合作阅读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阅读方式。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浓,其实是由于缺乏浓厚的阅读氛围,缺乏阅读的伙伴。传统的英语阅读课,老师给学生固定两到三篇文本的阅读,然后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完成阅读活动。这样的阅读活动安排仍然是强调了老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思维去阅读,仍属于单向阅读活动。既然要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去阅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可以将阅读活动安排在小组内。课前老师精选文章并利用平板推送给学生,各个小组讨论后去选择本小组要阅读的两篇文本,并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结束后,每个小组内部进行文本的复述与各自观点的分享。最后每个小组在班级内以各自的形式(口述、思维导图、文字、画图投影等方式)共享本组的文本内容以及观点的陈述。将小组合作阅读活动引入英语阅读课,一方面,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小组成员根据兴趣自主决定阅读内容,这样的阅读活动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生被动接受阅读任务的局面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有了同伴的陪伴,这样的阅读环境更为安全与愉悦,增加了师生、生生多向交流的机会,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加信息量,也使学生在互补中快速提高阅读能力。
3.编故事,培养创造性思维。高考英语试卷增加了新题型——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短文关键信息,运用准确和丰富的语言,运用创造性思维,编写出与原文逻辑关系相符的故事。这种写作题型虽难度较大,但却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后续写多以故事为主,在平时的阅读课可以多进行此类文章的阅读与训练。训练方法不妨采用“头脑风暴”。课上老师可以先呈现一张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或者给学生呈现一段小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里面的故事情节;然后,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编出自己的小故事;之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故事分享,选出本组最精彩的故事在班级内分享;最后,老师通过平板将故事原文推送给学生,学生阅读原文,并与自己的故事进行对比,一定会收获颇多。这样的阅读活动安排充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一定不会沉闷无生气。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思维并有效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借助它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实现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建构“阅读素养”的有效培养模式[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bb5cf4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c.html2020-04-29.
[2]劉彬.“互联网+”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资源有效开发与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8(28):36-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