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纪实影像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分析与研究
【内容提要】纪实影像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新华社周播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为案例,从主题表达、故事化叙事以及创建国际话语体系等维度入手,挖掘纪实影像在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外宣表达等层面的多重创新手段,从文化发展视域出发,探究纪实影像在新时代下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关键词】 纪实影像 ?国家相册 ?文化自信 ?文化软实力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类技术的更新迭代,传媒生态边界日益泛化,媒体越来越多地参与、融入公众的生活,也自然承担起更多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使命。传媒生态变革催生了传播语态变革,传统说教式表达早已不能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发展,各主流媒体持续发力,在内容题材、话语表达等方面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期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近年来,内容的视频化表达是传媒业一大趋势。据CNNIC《第45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占网民整体的94.1%。①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崛起也将全民化的视频参与推向高潮。利用好影像手段进行主题表达,有助于最大范围地吸引用户关注,进而扩大传播影响力。
相较于电视剧、综艺节目等而言,纪实影像有着真实天然特质。纪实影像是在真实基础上对素材内容的艺术化创作,它是社会现实的浓缩,是民生百态的写照,是民族历史的重要记录者。以纪实影像来刻画民族形象和国家社会、生活发展等,有助于给受众更直观的体验和认知,从而建构起全社会对于民族文化和国家形象的认同及深度理解。
本文从纪实影像入手,以新华社周播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为案例,从多角度分析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特色与手段,试图发现其在讲好中国故事层面上的叙事创新,进而探析纪实影像如何在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价值。
自2016年9月开播以来,《国家相册》已上線199期。该节目依托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丰富影像素材,由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讲述,自第1期起就在电视台、移动端、户外屏幕等平台同步传播,是新华社全力打造的可视化全媒体作品,每期五六分钟。
《国家相册》第一季播出后,播放量高达21亿。2019年4月,第二季上线后持续引发关注热潮。用照片讲故事,揭秘照片背后的时代变迁,是该系列作品的独特所在。该档节目在主题表达、表现手法和情感传递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特色;为纪实影像在传递情感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参考维度;对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意义。
一、主题表达:以个体命运重塑民族品格
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既包括自我认同,也包括他者认同。美国政治学家布丁提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其认知的结合。”②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有助于国际交往,还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内生动力。而民族品格则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所在,是一个国家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而未有褪色、几经浮沉而精神犹存的独特气质。新时代下,突出传播民族品格,打造优质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提升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
(一)个体故事串联叙事结构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早已证明,平民化的视角、跌宕起伏的个体命运以及故事化的表达与呈现,是当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正确方式。
《国家相册》每集虽然只有五六分钟,但通常会引出4到6个人物,每人所占时长平均不到1分钟,这就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将人物性格、事迹凸显出来,并串联出主题意义。因此,人物的选择与表现极为重要。
通常每期节目会选定一个“主角”作为重点论述对象,在对其主要事迹或经历进行简要介绍后,再引出其他几位与主题或事件相关的人物,最终将落点放回到主线人物身上,以此来串联全片,形成闭环叙事,使整部片子首尾呼应。一方面,它构成了叙事结构的条理性和叙事逻辑的严密性,实现了段落化、节奏感与完整性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首尾呼应也有助于强化记忆,升华主题。而强化记忆的部分恰恰也是增强共情的过程。
在《英雄的天空 ? 70年前的“双11”》一集中,片子开头选取的主人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刘玉堤。28岁的刘玉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仅在半小时内就击落了4架美军战机,创造了志愿军空军一次空战个人战绩的最高纪录。接下来,片子在简要介绍另外两位英勇就义的飞行员相关事迹后,再次将视线拉回到刘玉堤身上,并将其个人成长经历与彼时航空学院的艰苦环境交叉讲述,深化了主题表达。值得注意的是,节目播出之际恰逢“双11电商购物节”,作品以此为切入点,致敬人民空军70岁生日,这就从一般的主题立意中凸显出来,以时下热点助力文化传播,达到了热度、新度和深度的融合。
(二)家族命运蕴含民族传承
《国家相册》将每期宏大的主题凝聚在个体故事中,通过精巧的内容编排来呈现家国传承的思想内核。作品往往以个体家庭几代人对同一职业的选择和坚守为叙事脉络,将家国情怀融入到血脉相连的亲缘关系中。如在《英雄的天空 ?70年前的“双11”》中,以刘玉堤开场,而以其外孙——同样是中国空军的陈浏的采访为结尾。在讲述刘玉堤事迹时,保留其儿子刘飞保的同期声,完整编排了祖孙三代对于空军事业的奉献。
将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的传承以个体家庭延续、变迁为依托,实现了三重效果。其一,平等视角,立体化人物形象。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族、血缘关系,从该角度切入,贴近性高,亲和力强,更接地气。每个人物形象也会因“家庭”的存在而丰满起来,他们的奉献甚至牺牲也更令人动容,更有人情味儿,增强了主题表现力和感召力。“家庭”这一重要元素的存在,也时刻提醒观众,他们所舍弃和守护的,皆是我们眼中的平凡生活,进而形成较强的心理冲击力。其二,串联时空,形成叙事线。如作品中以刘玉堤的故事为起点,从抗美援朝讲到国庆70周年阅兵,再突出其外孙陈浏系空军仪仗方队一员。以个体家庭成员血脉延续的自然时空,营造了中国空军代代相承的新时空,串联起故事叙事走线。刘玉堤祖孙三代的时空跨度,也是中华民族孜孜奋斗、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其三,个体传承隐喻民族传承。家庭成员之间职业选择的传承,其更深层意义是信仰的传承。刘玉堤的英勇就义于小家来讲是伴随着巨大伤痛的。几十年后,其外孙仍然坚定地选择成为空军一员,这是踏过伤痛后依然追求理想信念的力量和勇气,是历代中国人在面对家国选择时的毅然决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中家国情怀的时代缩影。
二、故事化叙事:时空交汇激荡文明新理念
每张照片都像一片叶子,有自己的脉络和轨迹,但只有聚集在一起才能遮风挡雨。要想使节目有灵魂,主题的串联必不可少,而若要在浩如烟海的照片中确定恰当的主题绝非易事。通过对已播放的节目进行统计发现,《国家相册》在主题选择上采用重大时间节点与日常生活细节相结合的“双轨”并行机制。其中,以时间节点为话题切入的节目占据绝大部分。
(一)找准时机,激发民族共情
中国人历来重视节日、纪念日等重大时间节点,以此来设立主题,便于策划及构思,符合思维逻辑。更重要的是,节目能形成与所纪念时间、事件的互动,二者相互观照,强强联合。无论是从关注度、接受度还是从作品内容表达上,都能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
重大时间节点是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关键时刻,而集体记忆则是激发民族情感、提升民族共識进而促进爱国热情的重要一环。如在第一季《一个都不能少》播出时,恰逢新学期开学。片中讲述了建国初期“文盲”较多,国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为薄弱的情况,再讲到四次扫盲、全民学习的场景,真切呈现了建国以来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发展过程。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讲,只是粗浅了解早期教育水平及国民文化程度较低这一事实,更多是倾向于概念化、符号化的基本常识,并不了解个中细节,也未能形成深刻认知。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由于时间久远和当下教育的快速发展,除了从课本里了解到文化教育的大致发展脉络,很少有机会将那段历史放大回看。照片真实还原了诸如“运动会赛跑用写字起跑代替发令枪”“儿子教老子识字”等细节,让历史生动直观,使主题表达直戳人心。“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使我国文盲率由80%降至6.72%,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杰出贡献。”观众在观看之余对中国教育发展速度的感慨,也自然会内化为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和自豪,进而提升文化自信。
特殊时间点所带来的国家认同和民族共情,既能激发群体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升华,引发共鸣;又能汇聚成集体意志,内化为民族意志,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润物无声,审视生活细节
除以重要时间点为线索的叙事表达外,日常选题则是传递贴近性、真实性的重要载体。在日常习惯等方面的选题上,《国家相册》往往从细微处入手,着眼于那些由于早就因习以为常而被忽略的生活细节。从所选取的人物到所展现的风貌,多是普通大众的形象,更彰显了人文关怀。
《心中的规则》一集,讲述了早已在小学生中普及的“小黄帽”及“礼让三先”的来龙去脉。如今,学校门口减速、禁止按喇叭等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交通规则。而在更早时候,人们对交通规则还较为陌生。片中讲到,解放前上海几乎每分钟都发生撞车和死伤事故,再配之以老照片里拥挤杂乱、人车共行的马路,形成较强的视听冲击感。全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以人物为载体,浓缩了建国以来交通规则的发展脉络,片尾展现的当代行人及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照片与开篇形成强烈反差,强化了主题传播。
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的逐渐完善是社会进步和民主的重要标志,而交通规则也浓缩着社会文明的变迁。从没有规则到强制遵守,再到内化于心,这其中的过程,就是文明日益开化的重要映照;从尊重生命到宽忍礼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品质在现代文明中的新延续。
此外,选取观众“熟悉又未知”的选题,能引发观众好奇感。通过观看节目寻找和获悉答案,最终形成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实现了用户与内容之间的良性互动。于媒体而言,亦是起到了知识传播的效果。
三、国际化视域:构建国家传播话语体系
霍斯金斯和米卢斯提出“文化折扣”这一概念,指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扎根于一种文化的文化产品不被扎根于其他文化的受众认同或理解,导致其价值相对减低。在文化输出过程中,“接收方对于外来产品的态度受到好奇欲和文化崇拜、审美情趣以及多重的文化维度的影响。”③因此,在国际传播视域下,必须重新构建适于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传播渠道,打通中外“认知壁垒”,增强外宣报道及文化产品的吸引力,避免“文化折扣”,争取国际传播的主动权。
(一)融通中外话语体系,挖掘民间故事
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在于基层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而“长期以来,中国叙事讲究宏大、重精英化,着眼点多停留于上层精英社会”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传播步伐。近年来,各主流媒体也在转变语态、创新表达方式等多层面进行了大力探索。
《国家相册》改变了以往宏大的话语模式,即使诸如国庆这样权重极高的时间节点,也从小切口入手,只讲普通人的故事。第二季《我爱北京天安门》播出时,恰逢国庆期间,与以往“标榜英雄”不同,这期以几代人都耳熟能详的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为线索,讲述了这首歌创作前后的背景趣事。开篇即以互动形式提问“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然后揭晓答案,作词者是当时只有13岁的中学生金果临,作曲者系其表姐——青年女工金月苓。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两个名字均较为陌生,而片中继续讲到,词作者也是多年后才有机会来到天安门前,这就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他们不是天才,不是英雄,只是亿万普通群众中的一员,有着朴素又崇高的心愿。
当讲述到“名人故事”时,《国家相册》也抛弃了以往建构典型人物的模式,不再是“底层的仰望”,而是将其放在普通人的生活维度,以平视的目光来讲述故事。如《冷暖有人知》中,以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切入,但并未停留在对其个人的歌功颂德层面,只是讲述他几十年来都坚持写日记这一细节,以此引出核心话题,再介绍其他几位在偏远地区坚守气象工作的“普通人”。
《国家相册》将那些长期尘封的记忆打开,以平和的口吻讲述平凡人的故事,透视那些日复一日在平凡岗位上坚守的中国人的时代印记,反而更能彰显民族全貌,使国外受众重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人。
(二)创新表达风格,综合运用影像手段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国家相册》的制播本身就是主流媒体转变话语表达的重要表现。
视觉成像层面,相较于文字而言,画面本身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特质。《国家相册》所选取的老照片,则更是“一种时间标识,隐含着特定的情感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⑤节目对每张老照片进行重组编排,且运用特效等手段,充分发挥图像的叙事功能。如《儿时的糖果》一期,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脊髓灰质炎的大面积扩展使人人自危,再到疫苗研制成功计划接种,片尾画面剪接了孩子在接种疫苗时的丰富表情,有打针时害怕大哭、有排队时的迷茫、也有吃“糖丸”时的开心,生动地彰显了孩子的天性,而解说词为“小小的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疫苗虽小,却是国事。”解说词与画面紧密配合,并形成了强烈关照,更能激发情感共鸣。此外,每张照片右上角都打上图注,标注着拍摄时间、地点及摄影师,也保证了画面真实可信。
声音层面,背景音乐及音效的选取严密配合了画面叙事,各展所长,从而使节目呈现最佳效果表达。导演郝方甲在导演手记中写道:在《千里牧歌行》中,一位柯尔克孜族牧民即兴创作一首柯语歌曲,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懂,但“诗意饱满得烫耳朵,立刻决定用它作为全片配乐”。⑥此外,《江上往来人》的川东号子、《草原爱无疆》的蒙古诗、《白洋淀纪事》的孙犁散文……都构成了片子叙事的重要部分。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凝聚成价值和精神内核,可以跨越不同种族文化,增强主题表现力。
声画艺术本就能跨越国界种族,综合运用声画手段能有效突破不同社会背景的“文化差异”,激发共情,传递情感,减少“文化折扣”,甚至达到“文化增值”的效果。此外,英文字幕的添加也保證了国外受众对内容的无障碍接收和理解;多平台分发也有助于拓展用户接收渠道,提高作品触达率。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指示,强调从中国的视角出发,向世界讲述凝聚有中国人共同经验和情感的故事,传递中国的历史、特性以及未来构想。纪实影像应该在新时代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传媒生态新图景,以融媒体思维,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在主题表达、影像叙事及构建国际话语体系方向持续发力,讲好中国故事;并大力借助外宣旗舰,多渠道播发优质作品,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进而实现对内坚定文化自信,对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良性预期。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4月), 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②聂朝昭,卢颖.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青年记者,2013(14):80-81.
③胥琳佳,刘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流变: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J].中国出版,2014(08):8-12.
④李子祥.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J].前沿,2014(Z8):53-56.
⑤李保森.《国家相册》与集体记忆的建构[J].电视研究,2018(03):47-49.
⑥郝方甲.《国家相册》导演手记[J].中国记者,2017(10):78-80.
作者简介:邹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