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我国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的突出优势

    龚蔚起

    摘要:新时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快速,对我国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这一制度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随着两会的召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优势愈发明显。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会精神影响下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的突出优势。

    关键词:两会精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突出优势

    中图分类号:E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93-02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就在于其不仅满足马克思主义建军建党的学说和我国的具体国情,还能够对中国国家、党、军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加强对这一基本军事制度突出优势的认识,才能够推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更加具有坚定性与自觉性。就目前来说,理论界对于我国这一基本军事制度的优势的相关研究十分欠缺,为弥补这个不足,本文主要就是对两会精神影响下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的突出优势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一、是我国军队性质宗旨的根本保证

    (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提升战斗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不管是什么军队,要想拥有并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要由正确的军事思想来进行指导。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在初期领导人民军队的战争以及后来不断的建设实践中,创造了我国先进的军事思想,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实现了不断的发展与创新,随着两会的召开,最新的的军事指导理论就是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我国人民军队的战争历史表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意军事理论是保证我国人民军队战斗力强大的根本。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这表明中国军队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将以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这一科学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为我国军队的发展引导正确的方向。

    (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提升战斗力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1.通过我党对军队的统一直接领导,使军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大大提升。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下,党可以实现对军队的统一直接领导,同时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对全军进行武装,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基础;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听从指挥,全党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要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促进军队实现团结统一,从而保证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2.利用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原则的科学决策机制,使军队对军事的决策质量大大提高。我国军队实行首长分工负责制,在党委统一集体领导下,任何重要问题都需要经过党委员会进行集体讨论来解决,紧急问题可以先由首长实行临机处置,事后再向党委进行汇报。要始终坚持民主的原则,所做的决定必须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进行,防止专断现象的发生。这一决策制度具有高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方面解决了个人决策模式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避免了集体决策的缺陷,能够将全党的智慧凝聚在一起。

    (三)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提升战斗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党对军队实行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将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战略性的位置,这是基本军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凝聚、导向、激励思想的一系列积极作用,能够给军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战斗力提升的重要支撑。通过召开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用两种方式来提升军队的战斗力,首先是推动军队官兵树立起高尚的信念理想,其次是加强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两种方式都是为了激发官兵的战斗潜能,激励官兵加强战斗力的培育。

    (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提升战斗力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军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与社会有着各种密切的联系,所以社会要加大对军队建设的支持力度。军队一旦失去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无法真正的使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提升。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下,军队也就必然有人民性的属性,这也是我国军队的本质属性,表明我国军队始终是为了人民群众和全民族的利益着想。

    二、是使我国实现长期安全稳固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既为我国实现独立发展和民族解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对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可靠的保障作用,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使人民政权得到了极大的巩固。

    (一)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能够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供有利支撑

    首先,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靠保障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环境。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及组织优势等等,这些优势都决定了党执政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表明了我国只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政党制度。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既使党执政的完整性得到了保证,又为党的执政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护作用,使党执政的环境整体上得到了实质性的优化,进而提高了党对政权的驾驭能力及党的权威性。其次,有效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仅是两会对党提出的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能够从各方面促进党执政能力的提高。这一制度创造了党执政的良好环境,保证党能够集中所有的精力来将自身的全面建设进行好,从而使自身的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其次,这一制度有利于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下,党对军队也有着合理的执政权,党的执政范围得到了扩大,为其执政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掌握人民军队的建设规律,使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阅历更加丰富,进而奠定党执政能力的基础。

    (二)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从根源上解决了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为国家安全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军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合法性的“暴力组织”,对国家政治的发展和变迁有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我国曾出现了军阀干政的现象,致使我国的国家建设进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历史上我国曾出现过军人绝对领导的现象,造成国家陷入混乱内战和纷争不断的境况,使我国的转型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党牢牢吸取了军人干政所带来的教训,严格执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从根源上预防了军人干政现象的再次发生,为我国实现长治久安奠定重要前提。

    (三)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能够保证军队对于国家与社会主义的忠诚,从而确保我国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建设

    站在理论的角度上而言,军队是一个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国家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巩固政权、维持社会稳定发展。[5]随着政党政治的产生,军队对于国家的作用出现了变化。在世界上有部分国家,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军队的政治属性,在国家实行军队中立的党军关系制度,致使其国家在关键时刻军队无法为国家保驾护航。中国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深深符合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人民军队的党情军情,能够保证人民军队始终为捍卫人民利益而服务,使我国的社会控制及专政职能大大加强,有力地化解了我国的社会风险和政权风险,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巩固人民政权、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能够使我国核心价值的塑造机制得到优化,从而稳定建设国家的思想基础

    人民实现团结前进的思想基础就是人民的共同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不断地培育和巩固,能够保证全民族形成高度的共同价值,这是使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思想保障。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清楚规定了军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的任务及其重要性,保证我国的人民军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全面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全民族的价值认同度上升到新的高度。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是从我国的国情、军情、党情出发制定的合理制度,是具有一系列突出优势的科学制度。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我国的群众基础变得更加深厚与广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在这其中,我国的人民军队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的优越性也更加明显。而随着我国两会的召开,其优势更加明显,我国必须要毫不动摇地深贯彻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综述[J].职业技术,2014,Z1.

    [2]刘明福,王忠远.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 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决策与信息,2014,Z1.

    [3]王锦莉,刘明涛.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武警部队政治 工作创新发展[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4).

    [4]陈锦华,周碧晴.从制度建设视角总览党对军队绝 对领导的历史经验[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4).

    [5]任会芬.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 本和强军之魂——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1).

    [6]王均伟.实现强军梦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关 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J]. 党的文献,2015, (5).

    [7]邹安乐.建军之本 治军之道 强军之要——论党对 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J].军事历史研 究,2012,(2).

    [8]李海平.论“军魂”理论的历史底蕴与当代价值[J].军 事历史研究,2010,(4).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