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小河淌水》舞台演绎手段
覃蕾
【摘 要】《小河淌水》是龚琳娜参加江苏卫视《全能星战》第二期的节目时所演唱的一首歌曲。龚琳娜根据自己的演唱特色和感悟,对这首传统民歌进行了适当改编,在保证其舒缓、柔和旋律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了歌曲的音区,尤其是对“啊”组成唱段的演唱,更是给《小河淌水》这首传统民歌注入了新的内涵和特色。而此次所研究的就是龚琳娜对《小河淌水》独特的思考和特色舞台演绎手段。
【关键词】龚琳娜;小河淌水;舞台演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5-0047-02
一、《小河淌水》的音乐结构
歌词作为一首歌曲情节传达和情感演绎的重要方式,通过优美的语言与旋律形成有效的音乐整体,从而感染人、影响人,带给人独特的艺术体验。
(一)从歌词方面分析这首歌曲
首先,在歌词中运用了比较典型的比兴手法。在歌词中,通过将“阿哥”与“月亮”这一自然景物进行比兴,扶窗思念,仰起头仿佛看见了阿哥像月亮一样在夜色中行走,对阿哥的思念自然而然也就寄托于月亮,睹物思人,寓情于景。可以看出,在《小河淌水》中,凭借“哥像月亮天上走”“望见月亮想起我阿哥”等简单而直接的语句,将思念之情表达出来。真诚而复杂的思念之情看似简单,却如千丝万缕一般纷杂缠绕,未诉衷肠却见相思浓厚,绵延不绝。
其次,在歌词中“哎”一字的独特运用。“哎”看似是放在歌曲开始一个简单的语气助词,但在整首歌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歌词“哎”是综合了当地山歌的演唱语言风格及情绪表达方式,在《小河淌水》中“哎”用一种自由延长音的形式,放在歌词开头,带有一种呼唤的作用和价值,仿佛“哎”字一开口,就要呼唤友伴过来进行歌唱,既展现了当地山歌的语言特色,增强了音乐的抒咏性,也为歌曲的演唱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歌曲内容及情感的表达进行铺垫。
(二)从旋律方面分析这首歌曲
通过对《小河淌水》曲式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整首曲子的旋律特点是“la、do、re、mi”四个音重复串联在一起的,该曲在创作上高、中音区相互呼应,具有鲜明的层次感和音域区分,这种鲜明的高低音对比,让音质中有了“韧”的力道,将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音调在运行的过程中则多采用级进音型,间或出现跳进的四度,具有令人舒缓的自然流动感。曲调采用五声调式来衬托各种美景与情感的交织,时而像心声,时而像耳语般,说不完的绵长话语,道不完的悠悠思绪,犹如身临其境,让人心思荡漾,久久难安。
在用基础音组成的乐句中,节奏变了三次,但是三个“(哥)啊”的呼唤热情一个比一个高涨,这时候就要从旋律的变化中捕捉到对情绪的处理,用更加真挚的情感表达思念之情。
切分节奏的巧妙运用是《小河淌水》音乐本体的另一大特色。最初版本《小河淌水》的旋律并不像今天这样婉转悠扬,后来经过诸多音乐人的改编,在其中加入了结构切分的元素,对曲中的延长音进行了适当添加和合理切分,把蕴含在乐曲中的情感的变化凸显出来,既使得歌曲的情感表达显得含蓄,又有效提升了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龚琳娜对《小河淌水》的演出分析
(一)从演唱特色角度进行分析
龚琳娜所演唱的《小河淌水》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演唱特点,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歌演唱的风格特色,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这种演唱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唱词重组的演绎,而且在音域及演唱的方式方法上,也都有很大的改变。阿罗在对《小河淌水》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一改之前的演唱方式,根据龚琳娜自身的演唱特点,在歌曲中通过用“啊”组成唱段的演绎形式,这种对“啊”的排布演唱在曲谱中的第22-42小节中,没有任何唱词的修饰,所要表达的情感却融入到“啊”的唱段中,伴随着旋律的起伏而发生情感的起伏变化。
在音域方面,龚琳娜演唱的《小河淌水》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种音域的提高同样也集中在“啊”组成的唱段中,最高的音达到了小字三组D的高度,已经到了花腔女高音的音域部分。比如说在曲谱第34-35小节,在演唱音域的变化上就是从小字二组D向小字三组D八度跳进的音程,为了更好地进行这种音域跨越的演唱,龚琳娜采用了高腔假声的唱法,在关键环节的演唱中,甚至还用了“喊”的方式进行演唱,展现出了较强的抒情色彩和音乐感染力,给人留下了一种余音绕梁、久久不能平复的真挚情感。
(二)从伴奏角度进行分析
在《小河淌水》演唱的开始,运用了大提琴和手风琴进行舒缓伴奏,悠扬的旋律缓慢地将整个音乐画面和场景拉开,尤其是大提琴伴奏,循序渐进,仿佛即将进入一种惟妙惟肖的自然意向中,为后续龚琳娜的演唱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龚琳娜演唱过程中,中国鼓、扬琴、月琴和横笛的配合,不仅营造了一种空旷悠远的场景,仿佛将人置身于宁静的氛围中,增强了龚琳娜音色本身的感染力,而且对龚琳娜整首歌曲的演唱旋律起到了节拍加强的作用,既满足了《小河淌水》新的演唱风格,又不失原来山歌舒缓、深远的歌曲韵味。当整首歌曲进入到“啊”组成的唱段时,所有的伴奏乐器开始集中发力,用于衬托和修饰龚琳娜高音域的演唱,其中月琴和笙的表现力比较突出,烘托龚琳娜声线中的女性魅力,声线丝丝入耳,抒发那掩藏在心底长久的期冀与美好的眷恋追求。高潮过后,伴奏戛然而止,仿佛将人的思绪从强烈的情感思念中一下子拉回到了现实,一句“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的清唱结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空间,不管是意境的影响还是情绪的渲染,久久未能散去。
(三)从情感表达角度进行分析。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最初的情感表现是借助一幅真实、自然的美丽夜色,利用舒缓明亮的演唱方式,来表达女子内心委婉而真切的思念,丝丝入扣,清新流畅。龚琳娜对于《小河淌水》的情感探索最早从大学时候就开始了,她当时多次演唱这首歌曲却未能找到真正的情感触碰,也未能很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当某一天她远嫁德国之后,傍晚在山中林间漫步,河水轻轻流淌而过,抬头望见了夜空中的明月,此情此景瞬间萌发了《小河淌水》的演唱冲动。这是龚琳娜后来在对《小河淌水》进行演唱时,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龚琳娜在对《小河淌水》进行演唱时,对于歌曲的情感表达融入到了唱法和唱词中,比如“汪”字所对应的“re-do-la”构成了一个特别的发声演唱自腔,在发音的过程中后半部分逐渐减弱,接近于消失,正好表现出少女在浓烈的思念背后所留下的一种温存、缠绵的婉约情调,加深了对主题情感的表达。
“阿”“哥”两个字所对应的发音演唱同样也是运用了上述的演唱方法,伴随着最后伴奏的戛然而止,这种特殊的发声方式大大增强了一种润滑、空灵的声音效果,在热切的思念过后,一丝缠绵不绝的少女情愫缓慢收起来,给听众带来了充分的审美享受,同时也让歌曲中比较典型的思念情绪持续感染听众,给人的情感体验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闫玉玲.龚琳娜幾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探析[D].燕山大学,2017.
[2]番茄酱.龚琳娜做自己,不忐忑[J].课堂内外(高中版),2017(3):50-51.
[3]施咏.月思深山—《小河淌水》音乐分析——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之七[J]. 音乐生活,2018,No.548(5):54-57.
[4]黄丽丽.歌曲《小河淌水》的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1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