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有效推动古诗文教学

    王艳

    当前,信息化进程与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微课作为新型教育资源应运而生。微课以时间短、内容精致、便于学习等众多特点,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多元化教育需求,也受到了教育学家与广大教师的普遍青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诗文内容,古诗文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重点和难点,运用微课在古诗文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有效推动学生更好学习。

    一、引入古文常识,导入新课

    古文常识一般在课文的导入环节。在导入时,新颖有趣的微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如杜甫的诗歌,新课导入时,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安史之乱》的电视剧片断,学生就能够了解杜甫所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化。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空有理想和抱负,但苦于无门。所以杜甫把对国家的关心写在作品里,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就易于理解初中课本出现的句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运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语复习拓展,应当重视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拓展文体知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进行诗文积累。对于微课导入语,教师可以通过《武陵春》进行阐述,有助于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应用微课展示古诗文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文体常识,必要时可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导入。例如,学生朗读《爱莲说》后,引导学生分析《爱莲说》中莲的形象与气质,感受莲花的坚贞品格,从而体会作者不爱慕虚荣,不追名逐利的生活态度与高雅情怀,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教师给出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自主预习,通过课堂探讨交流与教师的引导和解释,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

    二、引入音律美,进行朗读教学

    通过朗读指导行为课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古诗文内涵与感情,感受抑扬顿挫中流露的情感。朗读指导行为课主要应用于古诗文中的古体诗、绝句、诗词、骈文等,例如《诗经》《关雎》《观沧海》《蒹葭》《爱莲说》《陋室铭》等。通过朗读,指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感悟作者感情,有助于领会古诗文中的美感与情趣,从而进入诗文情境中更好地学习。

    古代诗歌讲究音韵声律。诗人通过一定的字词来进行押韵、形成节奏,使诗句抑扬顿挫、高低快慢,徐疾急缓。许多教师的朗读达不到诗人所表达的意境,让诗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用微课模式来教授诗歌的音律美,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有准备地把握音律,并沉浸于诗歌当中,获得美的感受。在诗歌的朗读教学环节中,微课的应用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选择。在朗读教学中,可以展示诗歌内容的节奏和停顿长短、读音轻重、语速快慢和语调抑扬的教学视频,以达到教学生朗读技巧的教学目的。如出示孟浩然《过故人庄》的朗读节奏,再加上朗读技巧的旁白。(在朗读时,停顿稍长,语速较慢,语调轻松来表达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诗人和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這样相比较于用教师的语言来传授知识,知识点突出,易于学生掌握。

    三、引入意境美,鉴赏诗词

    通常情况下,古诗词教学的鉴赏环节,教师会根据诗歌的背景和内容用口头语言进行教学,但是这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在鉴赏环节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相对沉闷的教学氛围,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用微课展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把鉴赏的内容由抽象化为具体。

    如《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如何让学生理解一个天涯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可以用微课创设一个情景教学,用视频播放:首先是两组意象图片,一组是:秋末萧瑟之景—枯藤老树昏鸦,安宁、和谐景象—小桥流水人家,两幅图片放在一组,通过对比,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另一组意象图片,由近而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一个长期奔波与劳累不已的天涯游子形象跃然于屏幕上。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诗歌的真正理解,也对学生参与诗歌鉴赏活动产生了积极性影响。

    总之,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充分发挥微课在教学上的优势,对知识点进行细化分解,并应用于教学环节当中,就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掌握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的视频教学模式,会逐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并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教学研究室(7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