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析广电文艺创新路径
聂巧 吕晓虹
关玲,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策划和制作过大量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及大型活动,教学实践成果丰厚。曾担任全国性及国家级专业评奖活动的评委,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目前担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广联广播文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化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举措,全社会涌起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广电及网络文艺领域,诞生了一批如《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节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入大众文化领域,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近日,本刊记者就文化类节目破圈传播的共同特点及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和如何让文化类节目入脑入心,以及广播文艺、广播剧如何与时俱进、创造节目新形式等问题,专访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教授。
一、现今文化类节目的共同特点
本刊记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等一批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您认为这些文化类节目广受好评、破圈传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关玲:2017年1月《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结束了长达7年大量引进国外综艺模板的时代,开启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史上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时期,《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一大批优秀节目掀起了中国文化的电视综艺表达新高潮,开创了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而这个辉煌,绝不仅仅是节目的繁荣,我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蔚为大观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创造了世界上独有的文化景观。它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总结年度成就,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在艺术呈现中,让主旋律高高飘扬、深入人心。但是,过去这些全球华人的盛典,很难让全世界共情。用世界通用的话语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阐释中国,让世界读懂中国,成为了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命题。经过十几年学习和借鉴,诗词、音乐、书信、家风、国宝等题材和内容有了全新的表现形式,让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有了世界认可的话语方式。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正在以全新的面貌演绎中国文化内容,很好地践行着让世界了解和读懂中国的任务,彰显着中国艺术创新精神,表现出坚定的中国文化自信。
(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适合综艺节目表达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会不会枯竭?曾经让综艺节目创作者们担心。诗词、家书之后还能有什么?随着《故事里的中国》出现,传统与继承、历史与现实,文化综艺节目题材和内容不断拓宽,题材挖掘的新思路、新角度让大家惊喜不断,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承的力量让节目题材和内容取之不竭。《典籍里的中国》让大家看到了中国文化题材的深度挖掘和内容的再延伸。依照文化的三个逻辑层面,在中国文化的表层呈现之后,不断开掘中层文化和核心文化。选题策划不仅有广泛性,更在人生哲理、社会哲思上下功夫,将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思想观念融入节目内容,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可感知的语言、食物、建筑、器皿、文学,也不仅是礼仪、风俗、社会规范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还有在国际视野下用中国文化回应时代,彰显时代精神。
(三)体现了融合创新的世界潮流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艺术与技术、艺术不同门类之间、节目不同形态之间融合交叉,带来了表现形式的突破与创新。戏剧与综艺的结合,让中国文化类节目更加厚重,不再是表面热闹的浅薄娱乐。如《经典咏流传》有文学、音乐,却又是电子先进技术打造的、只有在电视上才能呈现的电视综艺节目;《海报里的中国》是戏剧的、电影的,也是电视的;《典籍里的中国》则吸引了历史、文学、戏剧、综艺多领域爱好者,破圈、破层。内容领域的交叉、表现形式的跨界,拓宽了同一节目受众关注群体。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满足更加广泛的观众审美娱乐需求。
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表达,以及题材的横向扩展、内容的深度挖掘、表现形式的跨界融合,不断给受众带来意外惊喜,广受好评。这些都是优秀文化类综艺节目破圈层传播成功的特点。
目前《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经典咏流传》第四季已经收官,一大批优秀节目正在或者准备开始新一季的热播。“N综代”现象的持续,也促使这类节目在题材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上不断挖掘。随着中国国力的愈发强大,人民生活的愈发富足,精神需求也将愈加强烈。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将带着从容与自信,不断书写新时代中国电视文化的灿烂篇章。
二、如何让文化类节目入脑入心
本刊记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即时性特点突出,人们很難静下心来长时间观赏节目、思考问题。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作品如何把受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关玲:流量明星、热点话题都是有效的宣发手段,对传播有重要作用,但如果内容本身无意义、低价值,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内容好、手段新,肯定是最好的办法。用新角度、新形式阐释耳熟能详的内容,加上融媒体联动、垂直有效的推广,在最方便触达的位置可以看到相应消息,得到相应链接,获得观众认可,才有持续跟进,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我认为可以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这三个方面有所要求。
(一)内容新颖有趣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媒,信息爆炸。要有足够的理由,才能在黑洞般的海量音视频信息中引起大众的注意。内容有信息量,是吸引大众关注、拥有一定关注度的最重要因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上新了·故宫》无疑都是因为内容的新颖有趣而被关注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系统地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成为大众需求。《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立刻就引起大家内心中与古诗词的同频共振的那些情愫,一边观看一遍随之学习和背诵的情景,传为佳话。同样内容,不同角度,也是让陈旧内容产生新意的方法。《海报里的中国》那些海报和故事都是过去的,也曾经耳熟能详,但换个方式出现,不仅对青年观众来说是新信息,即便是对熟知当年情况的老观众而言,也是新意满满。
(二)形式生动得当
弘扬传统文化还需要润物细无声,喊口号或者说教都不会有好效果。话语方式的得当是受众乐于接受此类题材的重要动因。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很盛行,就是现在,中国电视节目中也不乏中国文化节目,但综艺节目中的中国文化有不同类型节目的制作秘籍,是当下世界流行的话语方式。《中国诗词大会》就借鉴了选秀节目的机制,通过守正创新,让“飞花令”别开生面、趣味盎然。《经典咏流传》中曹轩宾用陕西话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让大家看到了经典内容的方言咏唱表达,既有趣又有艺术性,继而引起全民关注和热议,有入脑又入心的效果。《典籍里的中国》用戏剧的形式演活了伏生等一个个即便在过去也不太为人所知的人物。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古籍也有了鲜活的生命。得当的形式,带来了生动的艺术感染力。
(三)融媒体传播意识
完整节目碎片化传播是目前的时代表征。一部完整的综艺节目,在互联网时代可以改变原有的结构,做到每一个节目都可以单独传播。如《中国诗词大会》中某一首诗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发布后,可以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很方便地被看到。看完一首诗记住一首诗,会引发了解下一首、背诵记忆下一首的欲望。《经典咏流传》的每一个节目,我们都能及时在包括微博、微信、优酷、爱奇艺、腾讯、百度、豆瓣、抖音等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搜索引擎上看到。碎片化传播增强了有效信息的到达率,当铺天盖地的统一信息轰炸了观众,一定会有部分信息是有效的。当然,碎片化传达时的每一条视频,都应该有相对完整的场景和故事,全片截取的短片应该是精心设计的结果,要有系列意识。
三、关于广播剧的创新
本刊记者:我们广播剧的创作一直有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的传统,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的广播剧非常多,像《东周列国》《山海经》等,同时我们也看到广播剧创作也在不断创新题材。比如前几年总台中国之声根据考古新闻事件创作的广播剧《遇见海昏侯》,让人耳目一新。您怎么看待广播剧这种创新?
关玲:一直以来,无论广播还是电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节目创作的重要命题和经久不衰的内容、题材,从未被懈怠。
广播文艺节目、广播剧都有大量取材于历史故事的作品。当广播文艺、广播剧面临新媒体挑战,并处于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语境下,不得不反观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创造节目新形式。发挥媒体自身优势,是媒体生存之道。
(一)发挥想象优势,故事化广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
联想和想象是听觉艺术的特性。在表现历史故事方面,广播优势非常明显,既节约成本,又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东周列国》《山海经》都是这样的作品。相对于影视作品而言,广播剧的《东周列国》《山海经》突出故事的精彩演播,发挥想象,完成壮阔的情景生成,在开车、做饭等无法调用视觉的行为状态下有良好的生存空间,既符合新媒体传播特征,又能满足伴随性,短小和系列呈现是這类声音作品的发展趋势。通过手机App,不仅能收听正在播出的广播节目,也可以集中收听文化类系列声音作品。
(二)利用及时性优势,时事化广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形态
及时性是广播媒体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广播媒体制作播出了一大批与当下时事密切关联的故事作品。广播剧《遇见海昏侯》就具有一定新闻性。根据新闻热点,找到对应历史事件,用艺术的方式呈现,用历史观照当下,或者以当下热点时事引入理解历史。从艺术价值标准衡量,或许这些作品还有急就章的瑕疵,但传播效果良好。
除了系列故事化的广播剧,日常广播节目中,主持人也经常运用角色化表演的方式,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片段,并与栏目主题关联,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轻型故事化广播剧的出现,是适应新媒体语境下广播传播需求所产生的新形态,目前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四、如何让广播剧走进年轻人的世界
本刊记者:一提起广播剧,因为带有广播二字,容易让人有种传统媒体的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对各种社交媒体、音频分享平台耳熟能详,对于广播媒介接触反而少了。您认为广播剧创作要做哪些改变来重新进入年轻人的世界,或者说让年轻人更加接受这种艺术形式?
关玲: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并不知道,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也曾经有过“爆款”,当年《夜幕下的哈尔滨》也有万人空巷的盛况。现在还在定期播出的《刑警803》,也是受很多年轻人欢迎的剧目。当然现在广播剧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有很多广播电台没有广播剧的播出时间了。很多电台将广播剧变成多位主持人角色化演播的广播故事,艺术性较差,影响了青年听众的收听兴趣。即使这样,每年全国为“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影视大奖制作的以现实题材为主的精品广播剧,也有几百部之多(一部至少有3集)。这些精品剧代表着广播剧最高水平,是了解和学习当代中国国情的好教材,也是艺术性很高的声音作品。每次聆听,都深深地被其中的英雄事迹以及国家成就所感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中国精神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反映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没有被广大听众尤其是青年听众所了解,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事。尽管每年评奖结束后,各地电台都有联播。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也在征得各台版权授予权后,免费将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广播剧放在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音频平台上,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更关注和喜爱,但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主流题材的年轻化表达,二是广播剧的新媒体播出结构调整,三是宣发的精准到位。
主流题材年轻化表达是个重要课题,只有了解年轻人的话语方式,才能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表现他们关注的话题。今天的年轻人有着拳拳爱国之心,但也有他们接受主旋律题材的方式。看好莱坞大片和美剧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对中国主旋律题材也有强烈的需求,同时对视听质量要求较高。传统审美标准下的情感表达方式、叙事方式、话语方式都需要改变。
广播剧应该研究新媒体短小的新结构方式。传统的30分钟、40分钟一集的结构,不利于新媒体平台传播。结构的调整带来叙事的变化,传统戏剧的起承转合、矛盾铺垫的构建方式都不再适合新媒体需求。5分钟一个高潮点、连续不断的故事勾连,需要有专门的编剧设计和打理,不能不做改变。
现在,我们很难打开手机就看到广播剧的信息,更难在社交媒体和手机上直接听到广播剧集。但是点开各种新媒体新闻,腾讯新闻连着腾讯微视频,新浪新闻连着新浪微视频。当我们看完新闻之后,各种电视剧、电视综艺、网络综艺的宣发视频链接接踵而至,并根据大数据提供的个人爱好信息精准推送。广播剧如果也有这一天,局面会大大改观。
每年近百部精品广播剧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各级广播电台和新媒体可以在此基础上做新媒体传播的改编,也可以像建设央视频客户端那样建立一个音频App,与各社交媒体或视频网站关联,不仅有现在受欢迎的说书、讲故事,也可以有好听的广播剧。对每天与电脑、手机密切接触、过度用眼的巨大人群而言,有趣的音频产品或许是一个学习和休闲娱乐的新选择。有市场,青年人喜欢的广播剧就会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