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条约体系的构建分析中国近代史分期
魏志罡
[摘要]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封建社会沦陷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逐步签订,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三部条约也成为了整个条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史分期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条约体系构建;中国近代史分期;辛亥革命
1、对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提出
从中国历史上来说,中国近代史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其主要原因是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就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一个断代的历史。那么,中国近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在明代中叶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华进行传教,从某种性质上来看是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开始,这个能否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有待讨论。而中国学者则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我国史学界对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提出了讨论,虽然没有统一过,却都默认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
胡绳认为可以将中国近代史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太平天国运动;二是甲午战争;三是辛亥革命。李时岳则提出了另外一个说法“四个阶梯说”,他认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而章开沅在《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中提出一个新的说法叫做“民族运动说”。他认为可以从民族运动的角度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阶段,三次高潮”。以1900年为界限,将中国近代的民族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经历过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为第一阶段;经历辛亥革命为第二阶段,并且是最具有近代特征的民族运动高潮。在中国史学界里还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这个问题。
2、中国近代史跟条约体系的建构之间的联系
2.1、初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社会也就进入到条约体系构建的第一个阶段。《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西方列强带去了甜头,也使得中国人民受到的严重的奴役,紧接着西方列强又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又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震撼到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没有摧毁刚刚建构起来的条约体系,英法更是以“换约”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加固了条约体系。用主权、领土和一系列经济、贸易特权换来了暂时相对“稳定”的局面,但这也只是暂时满足了侵略者的要求,同时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了低潮。而清王朝的一些人也想利用这暂时的局面来拯救清王朝的命运,所以一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就此展开。在洋务运动的展开下,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们建立起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也建立了新式的海陆军队,还派遣学生到国外去留学。但是一场甲午战争,打破了这个“中兴”的局面,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使条约体系的第一阶段建构完成。
2.2、高潮,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沦陷。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清政府受到前所未有损失,同时也加大了列强想要瓜分中国的决心。列强以这个条约为起点,对中国展开了一系列的要求,中国亡国的危机越发严重。
面对这样的局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有志之士发起了变法,但是却被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阻挠,最终以“戊戌六君子”的鲜血终结了这场变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不仅反映清王朝的腐败,也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终列强再次发起侵华战争,使得清王朝国都的大门再次被打开,使得危机进一步走向中国。
2.3、顶峰,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打压义和团运动之后,列强国再次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这是史上列强给中国强加的一个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使得列强对中国民众进行疯狂的侵略,清政府也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的“洋人的朝廷”,使得中国条约体系的建构达到了顶峰。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使得民众对清政府彻底失去了信任,想要振兴中华,必须要推翻清政府。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彻底推翻了满清王朝这座腐朽的大楼,而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条约体系也逐步被瓦解。
3、结语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一段时间里,清政府不断被列强压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华民族受尽屈辱,各种损失也不计其数。而条约体系的构建也经历了从初期到高潮再到顶峰最后覆灭的过程。在利益和矛盾当中,呈现出了中国近代史这幅历史巨作。
[参考文献]
[1]王培培.“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J].社科纵横,2011(08).
[2]郭辉.文明冲突视域下中国近代史开端动因探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3]梁景和.中国近代史分期与基本线索论战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