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达本位的记人类文本教学策略

    周利清

    [摘 要]对于一篇以名人为描写对象的记人类文本,我们不仅要从内容层面感知人物的伟大形象,更需要从细节出发,捕捉文本贮存的内在资源,更好地关注课文的内生价值,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服务。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提出要梳理事件,探寻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统整中心,探寻凸显主题的表达作用;依托资料,探寻人物语言的弦外之音;回归整体,探尋作者迥异的创作视角等记人类文本教学策略。

    [关键词]梳理联系;探寻语言;洞察作用;创作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4-0077-0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为鲁迅逝世之后,大量纪念鲁迅作品中较为独特的一篇,成了众多小学语文教材的座上宾。统编教材将其编选在六上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中,与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以及另外一篇臧克家的名诗《有的人》共同组建了一个鲁迅专题单元。因为这篇文章是鲁迅的亲侄女周晔所写,作者描写的切入点、选择的素材都与其他纪念鲁迅的文本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其包含的教学价值点以及作为“例子”的示范效应就有所不同。那如何紧扣这篇文章的特质,将其理应承担的价值最大化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谈一谈不成熟的思考和实践。

    一、梳理事件,探寻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

    描写名人的记人类文本在素材的选择上往往会呈现出两大特点:第一,所选择的事例往往不止一个,名人广受普通大众的关注,值得选择的资源本身就相对丰富,可供作者进行挑选和甄别的素材就相对较多;第二,素材需要作者进行精心的选择,以从中遴选出最能贴合表达的资源。这就决定了教学这一类文本,教师不仅要能够让学生在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要能够以理性视角探寻素材之间的内在关联。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教师鼓励学生快速阅读提炼相关事例,并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1.教我读书。2.笑谈“碰壁”。3.喜放爆竹。4.帮助车夫。5.关心女佣。在学生概括出相关的事例标题之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感知这些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这些素材所发生的地点都与家庭有关,教我读书,是对家族中后代成长的关心;笑谈“碰壁”,对侄女的一种幽默表现;喜放爆竹,是在家庭中喜迎佳节时的表现;帮助车夫,也是在家中发生的事情;关心女佣,更是将关心的对象扩展到家庭中的佣人身上。其次,这些资源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并没有罗列鲁迅先生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大事,呈现出小中见大的作用。

    二、统整中心,探寻凸显主题的表达作用

    在感知了事例、梳理了事例之间的内在关联之后,教师就可以尝试将教学引向素材与中心之间的关联上,以洞察作者选择典型素材的能力。

    从这篇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不难看出,作者所要着力刻画的不是鲁迅“短发直竖”的刚正形象,而是人们所不知道的温情一面。因此,作者在文末深情地提炼总结:“伯父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以此为表达的中心,我们就不难看出作者所选择事例,尤其是事例所涉及的不同对象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首先,从自己与伯父相处的亲身经历写起,通过教我读书和赠书给我,展现了鲁迅先生对亲人、对晚辈的关心;其次,作者将描写的触角伸向了陌生车夫身上,这就意味着鲁迅先生关注的对象绝不是自己认识的亲人,而是以博爱的态度将关爱撒向了每一个劳苦大众,以一段精妙的动词描写将鲁迅先生的心思细腻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作者通过女佣阿三的口述侧面展现了鲁迅先生不顾自己身体安危,而只关心他人,甚至是一名女佣,将自己意欲表达的中心展现了出来,体现了选择的精准性和典型性。

    三、依托资料,探寻人物语言的弦外之音

    编排这个独特的鲁迅单元时,作者所编选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材料,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多收集这个方面的资源,带着资料走进文本,才能更好、更准、更深地理解文本。

    就以这篇课文中“笑谈碰壁”这一事情为例,学生对伯父所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能不碰壁吗”这一句话并不理解,甚至直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幽默。很显然,这样的理解就完全窄化了课文所承载的丰富意蕴,是对文本的一种浅读,甚至是误读。为此,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出示并交流了自己收集的背景资料,并且认识到当时全中国被白色恐怖所笼罩,国民党反动派正大肆抓捕进步青年,迫害人民的言论自由,尤其很害怕鲁迅先生的文笔,经常迫害鲁迅先生,甚至禁止鲁迅先生的文章发表……而这些恐怖的生活环境,就是鲁迅先生口中所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而自己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便是所谓的“碰壁”了。了解到这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更丰富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回归整体,探寻作者迥异的创作视角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将学生的思维朝着更全面、更细致的部分推进,同时也需要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重新回归到课文当中来,以整体性回归的方式洞察作者的言语表达视角。

    为此,教师引导再次交流收集的材料——即鲁迅的生命经历。很多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到鲁迅儿时的生活背景,了解他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了解他想用文笔唤醒人民大众尊严觉醒的人生志向,更了解了他对中国文学界,乃至文化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教师对学生所交流的材料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收集来的材料都是鲁迅先生的大事件、大贡献,我们对鲁迅的了解都是官方的、都是正统的,是人物基于人民面前的公众化形象,这对于一个人物的了解是并不全面。那鲁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生活中主要会展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些资料是我们在网络中所无法收集的,这也是人们所关心的。因此,作者作为鲁迅先生的侄女,有着与伯父相处的丰富经历,而这些经历正是她创作这篇文章的绝好资源,所以这篇文章才会在众多专家学者描写纪念鲁迅文章中脱颖而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关键在于,作为统编教材编者将其选入到统编教材中来,这篇文章的创作视角究竟可以给学生的写作实践带来怎样的启发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交流,很多几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首先,作文素材的选择一定要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出发,要能够与众不同,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要善于转变表达的视角,能从别样的角度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让读者喜欢,否则人云亦云,总是简单地重复着别人的内容,这样的文章就味同嚼蜡,没有任何的价值。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完全站立在作者创作的视角,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和思考,让学生从作者的选材、作者创作的视角出发,感知作者进行表达的智慧,并积极为自身的实践表达奠定了坚实性的基础,为学生实践能力地生长服务。

    因此,作为一篇以名人为描写对象的记人类文本,我们不仅要从内容层面感知人物的伟大形象,更需要从细节出发,捕捉文本贮存的内在资源,更好地关注课文的内生价值,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服务。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