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态教育视角下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研究 |
范文 | 摘 要:旅游生态补偿需提高全民的生态素养,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应充分履行生态教育责任。剖析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教育价值,阐明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普及自然生态知识、培育生态保护意识、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等生态教育愿景,依据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现存问题,提出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应以提高民众生态素养为目标、改善旅游生态补偿动力机制、丰富旅游生态补偿方式、加大旅游生态补偿解说等策略。 关键词:旅游生态补偿;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2 ?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8.018 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生态保护成为社会共识,如何维护与创建更美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生态补偿研究成为近年专家学者的关注焦点之一。国外相关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体现“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缩写PES),学界专门研究旅游生态补偿的成果较少见。在生态补偿研究逐渐广泛深入的态势下,国内旅游生态补偿研究随之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张一群等探讨了旅游生态补偿内涵,刘遗志等研究了贵州民族地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改革、马勇与胡孝平研究了旅游生态补偿模式等,陈海鹰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理和实现路径,宋福强等以云南滇池为案例探讨了建设项目的补偿问题。现有文献有助于分析旅游生态补偿相关研究问题。 依据研究文献发现,当前旅游生态补偿研究主要是围绕经济补偿,还未有从生态教育视角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生态教育涉及全民教育,而城市自然公园能吸引社会各类人群,是典型的大众旅游区域,其生态教育能对社会各类人群起到一定教育启迪作用,与全民教育吻合。生态补偿能让普通民众感觉到生态正义,体现全民教育,更契合城市自然公园全民资产的公共产品属性。旅游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应是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仅靠经济补偿难以达到相关目标,如何在旅游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中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是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 1 旅游生态补偿目标 1.1 旅游生态补偿内涵 旅游生态补偿的涵义源于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生态补偿在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中被称为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有助于激励生态系统服务利用和管理的变革,是环境正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方式。生态补偿的核心内涵是激发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一种让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愿意提供那些具有外部性或者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激励机制。 当前学界对旅游生态补偿的定义还未统一,但根据张一群、刘敏、李淑娟等的文献综述对旅游生态补偿涵义的剖析,可以发现旅游生态补偿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补偿调节自然生态环境,补偿的依据是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影响,主要调节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不公正行为,包括对负外部性行为惩罚与对正外部性行为激励,实质是一种调节旅游发展中各利益相关者及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旅游地生态系统、调和旅游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旅游生态补偿概述为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利用旅游地生态系统,促进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制度安排。 1.2 旅游生态补偿主要目标 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是指“自然生态”。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背景与旅游经济的重要依托。旅游生态补偿需要弥补旅游带来的自然生态损耗,确保自然生态的相关服务功能得以恢复,其首要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使自然资源有增无减,将发展旅游造成破坏的自然生态恢复或重建至良好生态系统,维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功能的等同性,确保景区自然生态价值维持平衡或增值状态。 景区景点的自然生态系统属于旅游者生活的重要环境,旅游生态补偿的结果实质上是为旅游者与其他人们服务的,当生态补偿得以实施,旅游者、旅游开发和经营者、旅游资源管理者、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者及旅游地社区居民等多方相关主体都是获益之人,体现出自然为人类服务。同时,生态补偿的前提是人为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效果良好,使得自然生态功能得以良好回复也得益于相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敬与支持。因而旅游生态补偿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补偿的终极目标是自然自动为人类服务,人类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均衡,达到无需补偿的和谐状态。 旅游生态补偿表面上是“补救性”制度安排,实质上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生态补偿包括通过补偿使生态功能得到恢复,也蕴含着促进社会公平等目的。景区的旅游生态补偿需要保障该景区的旅游经济活动得以可持续,只有旅游经营管理者与旅游者相关交易行为得以實施才能实现景区资源的旅游价值与社会服务价值。旅游本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服务,旅游生态补偿的实施目标也应包含“旅游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质是确保人们更好的实施旅游经济活动,促进社会各群体更健康有序的和谐发展,推进社会的更健康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旅游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主要目标相互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维护”是首要目标,也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旅游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两目标实现的基础,但三大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景区经营管理者与旅游者等旅游利益相关者生态素养的提高(图1)。 2 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教育价值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指出“公园”是供民众休憩、游览、观赏、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设施和良好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自然公园指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等自然地区归属为“自然公园”。基于城市市域范围不断拓展与大众市民休闲旅游距离增加等现实,城市市区与近郊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公园统一称之为城市自然公园。城市自然公园具有较大的生态教育价值。 2.1 自然资源丰富 城市自然公园是城市的“天然氧吧”和“绿肺”,也是“绿色基因库、物种宝库”,公园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公园相对原始的森林环境内空气清新、植被茂密、负氧离子浓度高,其中湿地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公园的自然生态能展示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能向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原材料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生态教育的物质载体,有利于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生态意识。 2.2 利于全民教育 生态教育理应是一种全民教育,全民教育更有利于民众生态素养的提升。城市自然公园因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与区位优势,并且当前部分公园免费开放,公园资源吸引力强并能节约市民外出休闲旅游成本,成为大多数市民周末和假日短程休闲旅游首选目的地,能吸引城市各类人群。城市自然公园能在广大民众公园游憩时展示自然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平衡等生态价值,通过广大的旅游者向更广泛的民众传播生态价值,更有利于全民生态素养的提升。 2.3 适宜户外自然教育 生态教育强调变革人类世界观,注重改善人与自然关系。自然教育最需要适合稳定的教育基地。当今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环境繁杂,城市居民渴望亲近自然。城市自然公园为城市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利于培育民众的自然责任感,促使人们自发地关爱和保护自然,是户外自然教育的现实实践基地,也是城市各类学校生态教育理想的户外课堂,民众在零距离接触自然与感知自然的过程中能享受到自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革,利于人们在体验自然的过程中由被动的接受生态教育变为主动的自然教育体验。 3 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教育愿景 城市自然公园丰富的自然资源利于在实施旅游生态补偿的同时进行全民教育,提高自然教育的效果,因而城市自然公园实施旅游生态补偿应充分发挥公园的生态教育价值,切实履行生态教育责任,摒弃经济补偿的单一目标,遵循生态教育的基本路径。KAP(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是研究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研究方法,生态教育基本路径与KAP的逻辑吻合,生态教育是在传播生态知识的基础上促使民众对自然的态度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生态环保意识,在积累生态知识与提高生态意识的基础上塑造良好的生态行为,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态度—行为转化过程。因而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可遵循KAP路径树立“普及自然生态知识”(知识)—“培育生态保护意识”(态度)—“践行生态文明行为”(行为)生态教育愿景,把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作为旅游生态补偿的关键与最终目标如(图2)。 3.1 普及自然生态知识 掌握自然资源概况是民众提高生态素养的基础,民众只有对自然生态知识的熟悉才能更好得理解自然资源对日常生态的重要影响。旅游生态补偿实质不仅是提供一种供给生态服务的激励,也是建立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机制。城市自然公园实施旅游生态补偿较好诠释了城市自然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系。城市自然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很好地向民众解说公园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与生物景观,让民众了解公园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各种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也能让民众更好的理解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活相互关系、自然生态与城市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人类和谐美好的生活依托于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有自然环境作为基础,城市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运行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另外民众需了解保护自然的法律法规,更好的理解保护自然生态的种重要性,也为培育生态保护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3.2 培育生态保护意识 城市自然公园应在普及自然生态知识的基础上培育生态保护意识,传播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认识生态系统方面不再过多地为“人”考虑而忽略了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环境,让民众认识到人类应该遵循自然法则,人与自然应是平等的,自然的部分破坏可能导致其他部分也受到损伤,也会给人类带来损失,使民众形成生态均衡意识,感受到尊重自然的重要性,转變陈旧的自然观念,摒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形成敬畏自然的意识,也进一步认识到破坏自然必然带来整个生态链的破坏,意识到破坏自然必须补偿的重要性。 3.3 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而生态素养的高低体现在民众的行为中。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旅游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主要目标需要公园经营管理者与旅游者等群体生态素养的提高。由此可说明,公园旅游生态补偿与生态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有民众践行生态文明行为才能减少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因而城市自然公园可在实施旅游生态补偿时引导民众呵护自然生态,在日常与旅游行为当中保护自然资,倡导绿色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参加环保实践活动与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从而引领更多的群众主动保护周边的环境,维护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4 城市自然公园实施生态教育导向旅游生态补偿的现存问题 4.1 意识欠缺 当前我国生态补偿以各级政府作为制定和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主体,行政色彩比较浓厚,缺少市场及社会参与,难以唤醒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生态补偿方式也主要是简化单一的资金补偿。同时由于当前环保教育属于政府主导型,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型”特征。政府和环保部门被认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生态教育所开展的工作主要停留在校园环境教育领域。因而城市自然公园多数还未意识到公园也应是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是生态教育的重要场所,需要承担相关的生态教育责任,也未意识到旅游生态补偿实质上也是生态教育的体现。 4.2 动力不足 公园实施生态教育首先缺乏相关法规要求。目前涉及自然公园的法律法规均鲜有涉及生态教育的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全无“生态(或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的字眼。其次,当前公园经营管理以经济利益为主体。由于我国自然公园基本属于管理与经营集于一身的差额事业单位或企业化运行状态,公园以经济利益为主体,而生态教育难以获取经济利益,城市自然公园缺乏相关生态教育的经济动力。另外当前也缺乏资金保障机制,公园普遍缺乏用于生态教育人员专项经费,公园开展生态教育的动力不足。 4.3 解說滞后 生态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而生态素养的提高需遵循“普及自然生态知识”(知识)—“培育生态保护意识”(态度)—“践行生态文明行为”(行为)的基本路径,需要每一个个人主动了解自然生态知识的同时培养生态保护意识进而能够践行生态文明行为,但当前自然公园的生态知识解说与生态价值解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应高素质的解说人员队伍也较为缺乏,城市自然公园的旅游生态补偿相关补偿对象与补偿方式的解释说明也较为少见等,这些相关信息的滞后不利于民众生态素养的提高。 5 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导向的旅游生态补偿实施策略 5.1 以提高民众生态素养为目标 生态补偿本是人类对生态环境恶化反思后的弥补措施,是优化生态环境的路径之一,实质上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与保证生态安全的生态正义行为。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事实上也是对补偿主体的生态教育过程。但由于当前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是经济补偿,补偿管理方易在利益驱使下把生态补偿沦为“圈钱运动”,不利于对补偿主体的生态教育,达不到生态补偿的相关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生态补偿的初衷。城市自然公园因其自然资源丰富需承担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与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因而其旅游生态补偿需以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为导向,并把提高民众生态素养作为旅游生态补偿的关键与最终目标,弥补经济补偿为主体的补偿缺陷。生态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城市自然公园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者,也包括旅游开发商、公园工作人员、旅游者、旅游企业、城市居民等相关利益主体,确保全民生态素养的提高。 5.2 改善旅游生态补偿动力机制 以经济补偿作为补偿主体的旅游生态补偿难以激发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教育动力,因而需强调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需用法律的形式规定自然公园等自然景区进行旅游生态补偿的责任与义务,把“生态教育”列为旅游生态补偿的主要目标。设立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教育专用基金,用于传播城市自然公园的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培育相关生态教育专门人才、带领旅游者参加生态补偿实践教育所需费用等,确保旅游生态补偿为生态教育服务。同时构建旅游生态补偿生态教育的质量效益评价体系,在评价团队、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评价旅游生态补偿实施活动的普及自然生态知识、培育生态保护意识、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等生态教育愿景的实现情况,并把评估结果作为促进公园进行生态教育的动力要素。 5.3 丰富旅游生态补偿方式 城市自然公园本具有环保、教育、科研与游憩功能,其旅游生态补偿需根据公园资源情况与旅游业发展情况,对损害公园自然资源的负外部性行为惩罚,也需要针对有益于公园生态价值增益的正外部性行为适度激励,通过惩罚与激励措施教育旅游生态补偿主体。对公园资源造成较大破坏的负外部性行为可采取“输血式”的资金补偿,用以购买相关自然资源与弥补生态价值的服务付费,确保公园保持均衡的生态系统以满足广大居民公园休闲游憩需要,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旅游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两目标的实现。 对公园资源造成较小破坏的负外部性行为可采取“造血式”的更直接的教育补偿方式,可让资源破坏人者直接参与植被的修复工作,促进公园花草与树木等自然资源能在较短时间得到恢复。也可实践公园环卫工人的工作,体验维护休闲游憩环境的重要性。还可以让资源破坏者学习积累相关自然生态知识等,并通过宣讲生态知识与环保案例等环保实践活动向其他游客与城市居民等传播生态理念、生态伦理、环保法律法规等,使更多的人理解“征服自然”需要生态补偿,培养生态均衡、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等意识,促进更多的居民践行呵护自然生态、倡导绿色消费等生态文明行为,让更广大民众的生态素养得到提高。 5.4 加大旅游生态补偿解说 5.4.1 旅游生态补偿必要性解说 旅游生态补偿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在于当前民众对旅游生态补偿是否了解,因而需让城市自然公园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开发商、公园工作人员、旅游者、旅游企业、城市居民等相关利益主体熟知公园实施旅游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城市自然公园主要需向各利益相关主体解说公园的生态资源价值,维护好生态资源对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价值,以及破坏公园资源与环境对居民生活以及城市运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各群体了解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出能够有效推动公园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健康发展。 5.4.2 旅游生态补偿的制度法规解说 生态教育关切到国家的环保效果,同时也折射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城市自然公园在旅游生态补偿过程中需解说有关生态补偿的政策法规以及公园依据自身情况指定的管理制度,通过对利益相关主体的解说,让各群体明确“公民有接受环境教育”的义务。主要需通过相关的制度法规解说,让民众了解生态补偿的主体涉及开发商、公园工作人员、旅游者、旅游企业、城市居民等相关利益者,各利益者都有可能是教育方或受教育方。重点需向民众解说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管理平台等,使民众能身临其境的参与到生态补偿的项目中来,提高民众对旅游生态补偿的关注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5.4.3 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案例解说 案例解说能提高民众对城市自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关注度,也能让民众更好地理解“谁破坏,谁修复”生态补偿基本原则,从而激起民众对生态保护的意愿。旅游生态补偿的案例解说重点应展示公园资源的破坏程度以及修复程度,剖析案例中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方式与补偿标准以及补偿原因与法律依据,展现公园生态补偿对城市居民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并通过各类传播工具如公园网站、宣传手册、解说廊道、报刊杂志等解说手段触动民众对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提高民众的生态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1]A Bellverdomingo,Francesc Hernandezsancho,M Molinossenante.A review of 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for the economic inter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A water perspective[J].Geoforum,2016,70(3):115-118. [2]陈海鹰.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运作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8. [3]张一群,杨桂华.对旅游生态补偿内涵的思考[J].生态学杂志,2012,(2):477-482. [4]刘遗志,胡争艳,汤定娜,等.贵州民族地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改革与战略[J].改革与战略,2019,(3):50-56. [5]马勇,胡孝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补偿模式创新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10):73-76. [6]宋福强,李卓卿,肖俞,等.关于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17,(3):57-62. [7]袁伟彦,周小柯.生态补偿问题国外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77-82. [8]柳荻,胡振通,靳乐山,等.生态保护补偿的分析框架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18,38(2):380-392. [9]刘敏,刘春凤,胡中州,等.旅游生态补偿:内涵探讨与科学问题[J].旅游学刊,2013,(2):52-59. [10]李淑娟,高寧.旅游生态补偿研究现状及趋势[J].生态学杂,2018,37(8):2515-2523. [11]朱丹.“整体性治理”:国外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经验与启示[J].党政视野,2016,(12):31-31. [12]乌恩,成甲.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现状刍议[J].中国园林,2011,(2):17-20. [13]杨财根,郭剑英.生态文明建设导向的城市自然公园生态教育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12):1506-1512. [14]Pivnick,Janet Claudia.Against the current:Ecological education in a modern world[D].Dissertation for PhD,University of Calgary,Canada,2001,52. [15]林峰.开展自然教育,提高环境教育水平[J].环境教育,2019,(7):33-35. [16]闫淑君,曹辉.城市公园的自然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园林,2018,(5):49. [17]吴健,郭雅楠,余嘉玲,等.新时期中国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政策创新思考[J].环境保护,2018,(6):7-12. [18]李宏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困境与对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1):57-61. [19]吴惟予,肖萍.新《环境保护法》“环境教育”条款有效实施的思考——以环境教育立法为出路[J].生态经济,2015,(11):171-175. [20]陈萍.论生态旅游中的生态文明教育问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4):187-188. [21]张晏.国外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及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0):121-1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