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1 指事物的诀窍或精义。如:得其三昧。2 佛教名词。译自梵语。指心专注一境集中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
三昧佛家语。谓屏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大智度论》七:“善心一处住一动,是名三昧。”《广弘明集》三九晋慧远《念佛三昧诗集序》:“夫称三昧者何? 专思寂想之谓也。” 《全唐诗》四四○白居易《庐上草堂夜雨独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员外》:“唯有无生三昧观,荣枯一照两成空。”宋李洪《芸庵类稿》五《同子永和贝元复春日韵》之四:“杏雨桃鬟一饷红,楞伽三昧旧家风。” 窍门
窍门门(门槛;门路;诀门) 骨窍 各种窍门:方方窍窍 关键性的方法:诀窍 诀奥 窍诀 机窍骨窍 关窍 手法诀窍:手诀 自然的诀窍:玄窍 真正的窍门:的窍 重要的决窍:要诀 指诀 诀要 要窍 要领,要诀:都领 事物的诀要:三昧(得其~) 灵妙的诀窍:妙诀 (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窍门) 三昧sān mèi佛教用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多借用指事物的奥妙: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是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你已得了。”(四八·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