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城市居民“单独”两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探究
范文

    吴亦嘉++王梦炫++余婧++陆易

    

    

    

    [摘要]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普及,人们意识到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结构正在遭受严峻的冲击。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放开“单独两孩”政策以来,我国的人口变动形势引起普遍关注。文章进行了城市居民两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通过实地调研、数据采集及筛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了长辈支持、夫妻情感因素、给女方的工作压力、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两个孩子做伴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生育观念对两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单独两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1124

    1引言

    中国将迎来一个生育率继续走低、人口严重老化、城市化加速和人群广泛流动的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据国家卫计委预测,政策实施后,全国每年新增人口约200万。然而,2014年新增人口47万,远低于预期,因此,提倡全面放开两孩。政府今后的人口政策走向需要充分认识到居民的两孩生育意愿。基于以上目的,本研究以杭州市实地调研获得样本数据来探究主观和客观上影响符合单独两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的因素,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2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内外不少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生育意愿的理论研究主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出发。而国内学者对于生育意愿的研究基本可以归为经济水平、国家政策、生活经历、生育观念等因素。

    经济学家莱宾斯坦提到“成本—效用理论”和“收入效应”理论。他认为家庭生育意愿取决于生育一个新生孩子的效用与成本的对比关系。法国社会学家阿森杜蒙特提出“社会毛细管理论”,认为生育意愿与社会地位相关,社会地位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学者瓦特肯斯特的研究表明,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模仿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

    我国学者梅志强、史雅萍在对山西省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后发现,职业会影响生育意愿,但这一因素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多元化影响力逐渐降低。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政策微调不会引起生育率大的反弹,国家应积极鼓励放开生育政策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王玮、李林发现教育程度高低与意愿生育数量成反比。包蕾萍指出,当前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一种负面印象,较多人赞同二胎有益于成长。此外前人研究提到,如婚姻状况、夫妻双方的初婚年龄、家庭规模、夫妻已生育孩子的数量、质量和性别、女性面临的工作成本等因素也会影响生育意愿。

    3实证分析

    本课题小组对杭州市6个主城区和7个周边县市中,22~45岁的育龄男女进行了生育意愿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有效样本927个。在有效样本中7%表示意愿不明确,413%明确意愿想要二孩。初步数据整理后,笔者认为长辈意见、女方工作压力、抚养成本高、促进夫妻感情、政策不断开放、两个孩子做伴有利于健康成长和家庭可支配收入为7个基本影响因素,而抚养成本高和政策不断开放对于大部分受访者来说都是明显的阻力因素和助力因素,因此本文不再进行进一步探究。

    本文拟采用的模型为logistic模型,因变量y(生育意愿)为0~1分布的二分变量,线性表示如下:

    logit(p)=ln(p1-p)=β0+β1x1+β2x2+…+β7x7

    其中β0表示常数;β1,β2,…,β7表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x1,x2,…,x7表示各影响因素。

    首先笔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对于数据的分析效果不佳。因此,笔者通过对数据的筛选和组合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家庭可支配收入看,抚养成本和给女方的工作压力与其相关性较弱,选取其三者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给女方的工作压力的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3。即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女方的工作压力对城市居民两孩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包括家庭的收入、职业因素均对生育意愿有影响,与以往文献讨论结果类似。另外,本文还验证长辈意见,夫妻感情的提升以及两个孩子做伴更有利于健康成长的三个假设。但是国家政策方面的政策不断开放和抚养成本高两个因素对于两孩生育决定的显著影响的假设被否定。从本文的因素选取看,抚养成本高是社会客观的固有因素,政策不断开放是国家为了人口增长推出的助力因素。

    4建议

    根据前述文献导读和数据调研,本文拟针对鼓励生育的政策导向给出阶段性的意见。环境因素方面,完善养老制度;改善医疗环境。父母给予的经济和时间的支持是年轻家庭愿意生育两孩的强大推力,而改善目前的医疗环境对于推动人口增长会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因素方面,完善职工福利;改善教育资源。政府应完善女性的生育福利来捍卫女性职工权益以减轻女方压力,而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帮助幼儿园、学校等的建设,可以缓解目前的想生“不敢生”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张亮城市居民两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

    [2]王玮,李林对当前我国家庭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8(7)

    [3]风笑天,张青松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11)

    [4]周福林我国城乡居民分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生育意愿研究[J].西北人口,2005(9)

    [5]姚从容,吴帆,李建民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10(11)

    [6]沈费伟,陈晓玲杭州市80后生育意愿调查与思考[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13(10)

    [7]包自宁基于改进的Lee-Carter模型的中国生育率变化趋势分析[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1(4)

    [8]风笑天生育两孩,双独夫妇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