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瞻仰大师风采?立志读书备课
范文

    宋姗姗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于2012年12月8日参加的成武二中于葆青老师关于如何备课的精彩发言有感,深知备课不是简单地看参考书,备课也不是画书本上的知识点。备课是老师与文本的一次交流、与作者的一场对话,是老师对文字的品读、感受过程,是发现美、感悟美、甚至创造美的一个过程。遂将笔者个人心得总结如下。

    【关键词】读书;备课;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观罢感慨多多,只觉自己视野狭窄,思想浅薄。一直以来确实知道读书重要,但这次发现读书那么重要,备课也那么重要!

    感觉自己整天在学校也不少忙碌,整天脚不沾地,似乎都在“不务正业”:忙着开大小会,忙着班级事务,忙着应付种种检查,忙着和学生谈话,忙着指导学生活动,总之没有备课和读书的时间。教了三轮了,我的进步呢?我的成就感呢?

    于老师思想的深度决定了备课的厚度和广度,思维的深邃也决定了备课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以《老王》为例,曾经我还得意这是我讲得较为成功的一课,因为全身心的投入产生了良好效果。但是和于老师相比,我读《老王》读出了什么?最多算个吃透教材,又有多少个性化的东西呢?于老师每一处精辟、深奥的分析都让我心服口服、叹为观止。

    一、朗读教材

    除了研读教材,还有诵读方面。最初,甚至包括现在,我都不敢在学生面前朗读,因为这不是我的强项。现在深受于老师的影响之后,我觉得我得敢读,学什么东西都是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课文必须得读,只有读才能走进作者、走入课文,才能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对接,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制定学习目标

    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有此项意识,殊不知于老师的方法更加具体,具有指向性。也让我明白了再抽象的目标也可以外化为具体行为。此外,学习目标不贪多,不一定非得达到那三个。你可以让每篇课文的目标各有侧重,那么等每一篇文章都学完了自然而然就会达到那三项目标。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老师依据文本设计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本、体验语文,在亲身体验中生成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离开了活动,离开了学生在活动中对语文的亲身体验,就没有语文教学实施。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老师设计好了课堂却不能如愿以偿,那是因为活动设计不成功。这里面有教师的驾驭能力,也有对学生水平的估计,还有活动是不是合理有效。

    四、坐下来沉思,关于上课的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教材要诵读

    老师诵读,学生诵读,反复诵读,读出感受和理解,读出感情和道理。在不同的诵读方式中比较,交谈心得,甚至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诵读中感受到老师对文本的把握、理解、感情和感悟。

    (二)文本要品读

    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不管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都需要细细品读,甚至有时候需要考究文本背后的故事,比如《荷塘月色》,“颇不宁静”的原因仅仅是历史背景吗?细细考究,家庭、事业、心境等等也许均在其中。看来,一篇课文就是一本书。老师备课的时候要由薄变厚,讲课的时候要由厚变薄。

    (三)解读要深刻,最好富有个性

    老师把握文本首先不能出错,再者追求深刻,最好能有创新、有个性化解读。因为一遍一遍地上同样的东西,可能我们自己也觉得枯燥;就因为一遍一遍地上同样的东西,我们才要追求进步。当你足够投入的时候,你会深刻;当你完全把握的时候,你会创新;当你修炼到位的时候,你一定能在文本中游走自如、内外皆通。不必求多,一篇课文中哪怕只有一个点让你惊喜发现,牵一发而动全篇。

    (四)灵活的驾驭能力

    课堂生成有时能预料,有时不能预料。能预料的则可显示出老师精心备课的态度,而当你遇到不能预料的生成时就是检验你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的功力。这一点,我比较匮乏。回首《听听那冷雨》,有好几个细节我没有处理好,比如一个男生发言的声音特低,但有一个词语(“温暖人心”的画面不复存在)比较精彩,我却不能重复强调一次,将这耀眼的光芒发亮一会儿。我坚信:这个需要磨练、积累、反思、提高。

    (五)课堂情感很重要

    课堂如何有生命力?老师首先要有感情。老师要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老师要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老师要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老师要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感染学生,让自己的情感影响学生,才能创设有生命的课堂。

    (六)老师要读书,只有书籍才能成为你上课的底气、备课的活水

    于老师为什么能够引经据典,为什么能够深度、个性解读?因为腹有诗书、满腹经纶。虽然学校也要求读书,虽然我也确实读过几本,但比较起来,我思想干涩、知识单薄、视野狭窄、不够灵活。没有书籍做底气,就不能在课堂有大气!

    听这一次报告,好似醍醐灌顶,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这条备课道路上,我仅是刚刚开始,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要让书籍填满思想,我要用勤奋写下希望,我要用备课厚重博大,我要让反思与我成长。

    对!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编辑:马梦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