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中国农业科技政策的演进 |
范文 | 邓丽群 石学彬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业科技政策经过起步、曲折发展、调整和完善、快速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指引方向,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政策;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科技政策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不断完善,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国家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进步速度不断加快。 1 新中国农业科技政策的起步阶段(1949—1957年) 1.1 重视农业科研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农业科技政策主要是营造科研事业发展氛围,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指导。1950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民科学工作》提出“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1951年,农业部教育司编制了《1951—1955年农业科研计划》,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农业科技计划,指出重点任务是培育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1955年国务院成立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农业科研工作。1957年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1956年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定了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其中农业涉及机械化、电气化、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年产量等5项重点任务。为能够尽快赶上国际科技水平,中央十分重视吸收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向苏联学习,并于1954年签订《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1.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科学技术为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是中国科技政策的指导思想。[1]在“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指导下,农业科研院所强调科学研究要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纠正科研人员脱离现实的研究方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2]建国初期科学家政治热情高涨,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总结群众生产经验,发展农业生产,围绕农业的“八字宪法”进行研究试验,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取得了不少成就。[3]如在土壤研究、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农业气象学、农业小气候与环境工程、良种繁育和大面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 农业科技政策的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6年) 1958年开始有人提出科技革命和技术革新要通过大规模群众运动进行,号召科技工作要紧密联系实际,注意与群众相结合。农业科技工作也出现了浮夸现象,广泛吸收有农业生产实际经验的农民到科研队伍中,研究农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受中苏关系突变的影响,制订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其中农业是加强研究试验,多快好省地实现农业技术改革。这样注重实际在当时确实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但由于过于强调紧密联系实际,科研工作偏离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客观规律,从而延误了科技创新工作及时开展。一些农业科技管理部门过于强调要追求速度,追求时间,尤其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口号的提出,导致了农业领域的大胆浮夸与冒进风潮。 之后农业科研政策强调阶级斗争、政治挂帅,认为农业科学研究要吸收更多的工农群众参加,走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实行“开门办所”,放弃了以前的研究课题,导致基础研究弱化,科技事业发展停滞。[4]为数不多的农业科学家仍坚守在科技事业发展的阵地,产生一些重大成果。1972年召开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编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等22个重大科技项目协作研究计划。1973年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 3 农业科技政策的调整和完善阶段(1977—1999年) 3.1 肯定科学研究和科技人员的重要地位,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1977年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1978年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充分调动了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17项农业科技重点研究项目。1983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6条意见,宣布必须全面完成和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中央以“三农”问题为主题,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也制定了一系列农业重大科技规划。这些政策规划的出台,高度肯定了科研人员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作用,里面的农业科技规划注重技术配套和技术集成,科教兴农,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列入发展的目标,大力开发、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大面积推广科技成果。[3] 3.2 注重科学研究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结合起来,成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未来演进与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1983年成立了“科技长期规划办公室”,编制了《1986—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强调农业科技要与农村经济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因此1986年出臺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这是中国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专项科技计划。1986年实行“科技扶贫”、1987年实施“丰收计划”、1988年启动“燎原计划”等,动员科技骨干到农村,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关注改善农村民生,培养农技人才。 随着经济发展对科技支撑依赖程度的增加,1991年实施“攀登计划”。1996年实施948计划,它是我国唯一的以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为内容的专项计划。1997年实施973计划、1999年启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在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精神的指引下,农业经济与科技更紧密结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速。 4 农业科技政策的快速发展和创新阶段(2000—至今) 迈进新世纪,农业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大会。自2004年起,中国连续17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每年“一号文件”部署的农业科技政策,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指引了方向。一系列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政策、规划相继出台,指导着新时期的农业科技发展。 4.1 坚持面向农村经济建设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农业科技政策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利用科技进步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经济。[6]2003年国家启动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工作,2005年财政部、科技部启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4.2 关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 进入21世纪,农业科技政策更加关注创新研究。2002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为原始创新营造氛围。2002年下发《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推进技术创新研究。2006年颁布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十六”字方针。[7]2007年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8]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015年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摆在首位,推进各方面创新。 4.3 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年来,尽管农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但也面临水土资源短缺、农业污染加重等巨大挑战,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科技发展规划里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要求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农用资源,开发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等重大项目,走科技兴农之路。 2015年,多部门共同编制《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規划》分三大区域,重点推进和完成五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政策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指引了方向。通过对中国农业科技政策演变历史轨迹的分析,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发展必须坚持与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卢良恕,王东阳.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2(4):14-21. [3]黄敬前,郑庆昌.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及其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124-128. [4]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金娟霞,洪叶.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发展与展望[J].农技服务,2017(6):181+180. [6]王汉林.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93-97. [7]王宏杰.中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8]刘冬梅,郭强.我国农村科技政策:回顾、评价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13(1):43-48. [9]朱英.《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发布[EB/OL].(2015-05-28)[2019-5-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5/28/content_2869902.htm__. 作者简介:邓丽群(1977— ),女,山东威海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