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反思中成长 |
范文 | 张倩 【摘要】怎样处理好篇幅较长的文本,怎样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组织教学,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创新。教学需要创新机制,失败了并不可怕,在摸索中可以让我们自身获益,在反思中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 【关键词】教学反思;《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这篇课文属于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中的一个板块,由于课文比较长,加上作者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所以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然而越是有难度的文章越是能挑战自己,加上我来学校应聘的时候就是上的这篇课文,虽然当时只有十分钟的模拟讲课时间,但是这篇课文却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面临真正的学生,上完这篇课文成了我的心愿。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准备这堂课之前,我了解了一下学生对于这篇小说的阅读感受,学生都说“难”“读不懂”。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初步把教学目标设定为先是读懂小说。那么如何体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的地位,那就要让学生自己提问,把阅读这篇课文中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所以在讲课前,让学生写一两个不懂的问题在一张纸上交上来,然后我进行整理,大概罗列出学生都不懂的问题,这样在备课时主要针对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二个目标是在读懂小说的基础上体验小说。学生虽然感觉读不懂这篇课文,但是能感觉到小说的主人公是悲剧性人物,那么主人公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这又是一个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三个目标是积累一些鉴赏评价现代小说的术语、方法和经验。知识内容不能仅局限在本篇课文,一定要从这篇课文中学会一些鉴赏小说的技巧,这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教学方法 本课由于课时比较紧,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又因为这是一篇难懂的课文,所以我采取问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与文本研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拿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试图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他讲了个什么故事?后来上完课也发现这种方法很好,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畅所欲言,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课堂是他们自己主动参与的课堂,而不是老师的一言堂,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他们在相互启发中解决课前的疑惑。 三、课堂结构 上课之前我把学生罗列的许多有共同疑问的问题做成课件,然后用超链接的方法把问题和答案链接起来,大概有如下几个问题:1.题目是什么意思?与小说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文中几次提到消防队员?3.“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4.为什么总不相信自己回到母校?5.“我”为什么觉得炮声优雅?6.为什么反复出现画上的人的名字?7.老师为什么要他们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8.为什么那么多笔墨写学校的环境?9.主人公“我”对战争什么看法?10.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由于事前准备充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在这范围之内。我并不解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而是挑出一些问题在我的启发下让学生之间互相答疑。最后实在超出他们能力之外的问题,我再进一步启发进一步总结给予解答。学生对于其他同学提出来的问题热情都很高,都跃跃欲试想给予解答。 提问和解答疑问大概用了二十五分钟时间。第二个目标的进行比较有难度,是在第一个目标达成基础上的提升。所以相对前一项进程有些冷场,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结合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针对某些学生有共鸣的语段一遍遍地细读,让学生再细读中找到答案。由于时间比较紧迫,加上自己没有足够地引导学生的耐心,所以有些答案是我自己说出来了,这也反映了我在驾驭课堂方面的不成熟和浮躁。 最后一个技能性的目标,我引进一个概念“受限制的视点”,让学生明白现在的我们是站在全知全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主人公的,而生活在那时那地的主人公“我”的视野就被限制的。所有当代中国青年具有的想法,包括反对战争、需要和平等等都是小说中的“我”不知道的。其实现代人一直处在这样的“受限制”的无奈和悲剧中,无论战争与否。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小说的最大悲剧就是主人是悲剧性人物而他不知道他的悲剧所在,这个问题让学生确实受到了震撼,若有所思,在下课时还议论纷纷,这说明这篇课文真正引起了他们的共鸣,真正深入到他们内心了。 四、语言表达、板书设计 这两个方面一直是我的弱项,也是我今后要重点努力的两方面。这堂课组内老师都去听课,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有老师就提出我上课时的口头禅很多,比如“对不对”“是不是”经常出现,虽然这是与学生交流的语言,但是相当频繁就觉得很累赘。另外我也明显地感觉到我上课爱重复,一个问题和答案我会重复很多遍,而且课件使用得很频繁,课件使用的频繁是因为我对课文不能做到深入吃透的地步,需要借助课件来提醒,如果真正做到课文的一切知识都在心中,那么课件就可以少用,而多用些板书。 对于板书的设计,我向来研究的比较少,因为我自认为所有的答案都在课件上,很详细不需要板书。后来我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陈宁清老师说课件是课前预设的内容,板书是课堂生成的内容,需要把课件与板书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才完美。本篇课文的板书我确实用的比较少,主要板书了主人公前后三个月的变化,从三个月前八年级的学生(不满生活)到现在的从战场上回来的伤员(不能生活)的反差,让学生体会到主人公的悲剧性所在。 我想语言表达和板书设计是一朝一夕的积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是最容易让学生看出破绽的地方,这两方面都属于教师的基本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苦练这两项基本功。 总之,我认为这堂课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怎样处理好篇幅较长的文本,怎样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组织教学,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创新。教学需要创新机制,失败了并不可怕,在摸索中可以让我们自身获益,在反思中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