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创业市场发展的大学生创业理想培养探究 |
范文 | 陈盈 [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到来,创业慢慢被人们熟知,创业市场前景越来越被人们看重,许多大学生都积极投入创业的洪流之中,但是仍然有许多大学生谈创业色变,这是因为这些大学生缺乏创业的正确认识,没有树立起创业理想。创业理想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培养基础厚实、学问精深、较强实践能力的创业型大学生,是当今高等院校实践探索的重心,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想方面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高校对创业理想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深化对创业理想的研究并提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理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众创业;大学生;创新理想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8.112 1背景 “创业”一词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起来,是因为上述国家经济不景气,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引发的失业和社会不稳定问题,政府鼓励企业家发展企业来缓解社会矛盾,而创业成功的人士如:亨利·福特、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乔布斯等人也成为研究的焦点。创业精神是创业理想培养的核心。 不同学者对“创业精神”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Miller指出如果个体表现出创新、承担风险和主动进取行为,那么他就具有创业精神。Shame和Siropolis认为创业精神关注的是是否创造新价值,Stevenson认为创业精神是一种追求机会的行为,Robert提出创业精神是促成新事业形成、发展和成长的动力。综上所述,创业本质是一种创新活动,是企业家通过创新利用已有资源,从而产生新的市场价值的一种活动,而创业精神是个体创业基本素质中的核心部分,是推动个体创业动力和调节作用的心理倾向和特征。日本三重大学山根荣次教授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能力;是当他人还在混沌、矛盾、混乱时发现绝好机会的直觉;是整合资源、管理、整理的能力;是面对风险通过调节人、财、物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熊本大学古田龙助教授认为,企业家精神不仅仅以创办公司为目的,它是为了追求机会,而采取革新的方法和行动,其结果是创造出新的价值。发挥企业家精神的过程,就是创造各种机会从而行动的过程。哈佛大学商学院对其的定义是:“创业精神就是一个人不以当前有限的资源为基础而追求商机的精神。” 2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想要以创业精神的培养为核心 2.1高校更新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主动创业意向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更新原有的就业观念,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情感和创业意志,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创业观念。 2.2高校帮助大学生锻炼意志,塑造健康创业心理品质 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创业意志的锻炼都是培养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情感、锻炼大学生创业意志。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业理想培养的关键,创新是创业的核心,创业的成功与否与创新有直接关系。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兴趣入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使人思维更敏锐,更容易激发创新想法,因此,可以从创业者的兴趣爱好入手,找准他的关注点,慢慢加以引导,这样可以讓创业者更全身心地投入,更自觉地学习,刻苦地钻研,在不经意间创新;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市场,了解群众的需求,更好找准市场定位,创新产品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创业课题,这样大学生可以在既有的范围内慢慢拓展,也有利于不同的大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和学习。要帮助大学生锻炼创业意志。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而不是无奈之举,破除传统“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树立“创业光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价值理念,要热爱创业,要敢为人先,敢于挑战自我,要敢于有梦想,并且树立信心通过创业来实现个人梦想。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有奉献社会的精神,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理想信念。 2.3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养成创业规范意识 创业规范意识包括法律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良好的市场秩序,都要靠法律制度做保障。创业企业也需要通过法律保障财产安全,需要法律制度规范经营范围,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出现;大学生也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了正常的实创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恃强凌弱等现象,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创业者也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在创业的过程中知法守法、诚信经营,面对违法事件敢于说不,对违法分子要大胆举报,对于侵权行为要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只有所有的经营者、创业者都认真遵守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企业。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贪图一时的暴利采取非法手段坑害消费者,最终的结果只会让企业走向毁灭,创业者本人也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百姓对国内产品逐渐失去信心,盲目追随国外的品牌,导致大量国货滞销,这给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诸多的不利,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形象。因此,我们每一名大学生都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诚信,学会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用户负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真正做出口碑,做出成绩,才能获得百姓的信赖,人民的认可。 3结论 创业理想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高校不断改革教育方式,从思想、意志、行动各个方面不断培养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3-84. [8]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9]汪子为.校园文化和创造力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