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对黑龙江省乡村振兴的启示
范文

    路玮孝

    [摘 要]文章通过对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含义的分析以及与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异同点的比较,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并结合实际现状,对黑龙江省乡村振兴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六次产业化;乡村振兴;日本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8.029

    为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黑龙江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亦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日本自2009年实施农业六次产业化战略以来,农业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5%,成功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了乡村经济活力。可借鉴日本农业发展经验实现乡村振兴。

    1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概况

    20世纪90年代,日本农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1]日本著名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认为这种困境的出现,是因为日本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与国民消费的农产品之间有着巨大的价值差,但这些增值利润留在乡村部分的比例过小。因此,他倡导农业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让农产品价值增值回归农村,实现农业六次产业化。起初今村奈良成认为,第一产业(农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第二产业(农畜水产品加工制造等)+第三产业(农畜水产品销售、物流、金融、服务等)=六次产业化,即1+2+3=6。后今村将其修订为3种产业之积,即1×2×3=6,这次修订主要是为突出农业的主体性地位,如果没有农业的存在,那么0×2×3=0,一切都将不存在。

    2 农业六次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联系

    首先在发展背景上,两者实施初期都面临着城乡发展失衡、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困境。传统农业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弱,致使农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农田弃耕撂荒,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其次在发展路径上,两者都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以绿色有机、健康安全为导向,将农业种植由粗放式转为精细化,通过农业科技升级和三产融合互补推动农村产业兴旺。最后在发展目的上,两者都是希望发挥农业多功能性,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使之与第二、三产业融合互补,共同繁荣。同时培育乡村经济新动能,用新型农业来为农民创收添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借鉴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发展经验

    (1)完善政策制度。日本政府为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形成农村政策“洼地”。以《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为代表的扶持政策每隔五年便重新修订一次,确保连贯有序、与时俱进。《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实施纲要》等多部配套法规细致翔实,具体到位。在机构设置方面,从中央六次产业计划制定中心到都道府县农政局再到市盯村六次产业化推进委员会,由上而下设立了多个机构部门,同时扶持农村渔协、市盯村农业公社等团体协会的发展。在农业技术方面,研发新品种,兴建试验田,设立农业技术普及指导专员,形成覆盖全国的农业科研试验网。资金扶持方面,农机补贴、低息借贷、价格支持、税收减免、自然灾害保险等投入巨大、覆盖面广。

    (2)延伸产业链条。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过程中,注重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和《六次化产业白皮书》中,都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以土特产品加工业、农村观光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二、三产业,构建新型农业产销模式。让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中小农户,参与到加工、流通、销售、休闲等产业链中下游去,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通过三产融合互补来打造农工商命运共同体,让农业价值增值适度留存农村。

    (3)多元经营主体。①农民主导型。对农民个体户进行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并鼓励妇女、高龄老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到农业六次产业化中。②农协主导型。日本农协除对其会员在农业耕种、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指导教育外,還提供农机设施购买共享、农产品代理加工销售等服务,并且吸纳储蓄资金进行信用借贷,为会员购买保险。③株式会社主导型。对于农地闲置土地,很多市町村将其托管给公司企业,合作经营。充分利用株式会社强大的资金后盾、发达的销售网络、先进的科技水平进行大规模综合开发。

    (4)创新经营模式。为应对消费升级,日本政府发起“一村一品”运动,推行“地产地销”计划。所谓“一村一品”,就是每个市町村都充分立足本地优势,打造自主自营的特色品牌。而对于利用本地原产材料加工制成的果酱、乡土酒等特色产品,地域内居民往往更加放心认可,具有很强的消费偏好,这样便实现了农产品的“地产地销”。依托自主品牌发展“地产地销”模式,不仅能提升当地居民的消费效用,提高地域内食品自给率,增强地域内部经济循环,更能打造特色农村品牌,有效带动出口,形成地区支柱产业。

    4 对黑龙江省乡村振兴的启示

    (1)加大资金技术支持,释放政策制度红利。黑龙江省应优化传统种植补贴、价格支持等农业扶持方式,针对新兴的信息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加大扶持力度。适当放宽对农业金融、粮食期货的限制,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创办农业发展基金,同时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业补贴模式创新,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联动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农业供给侧发力,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同时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立高质量农业实验田,设立新技术推广指导专员。对于涉农部门,应厘清职责、加强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2)全面拓展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对于传统优势农业,以绿色有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创办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同时依托原材料优势设立农产品加工厂,发展食品加工、秸秆燃料、生物能源等轻重工业,并完善物流网络配合直销店、网络电商直接销售,做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开发东北特色食品和乡土文化,打造多功能农家乐园,应推进乡村文化遗迹、历史文物,与文化、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繁荣,构建美丽乡村。

    (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黑龙江省在农村空心化加剧、人口红利不再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应调动农村现有留守妇女老人的生产热情,使其投身农村建设,同时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吸引人才回流;[2]其次对于现有垦区农场,应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土地确权发证,做到集团化企业化发展。最后尽快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深化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制度改革,放开经营权以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出现农田弃耕撂荒的地区,鼓励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亦可引入农业公司进行规模化经营,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参与股份分红。

    (4)积极对接“互联网+”,发展现代经营模式。黑龙江省应积极对接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农业与其他产业生态链融合改造,“跨链”重组,让“互联网+农业六次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发展“数字农业”,通过物联网下的虚拟工厂采集汇总农田阳光、温度、水分等生产参数,经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分析后实时精准调控。同时推广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民电商意识,借力电子商务减少信息不对称,缩短中间环节,做到生产需求导向、产销精准对接。同时对本省五常大米、北大荒等特色品牌进行网络营销,提高知名度。在融资方面,引导互联网金融公司、p2p网络借贷、众筹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向农业倾斜,解决农业资金不足。

    参考文献:

    [1]崔振东.日本农业的六次产业化及启示[J].农业经济,2010(12):6-8.

    [2] 乔金亮.农业转方式:往哪转怎么转[N].经济日报,2015-07-31(011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