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TAM模型的无人超市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
范文 | 于艳超 宋杰 余剑 [摘 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无人超市在国内掀起购物体验的新潮。文章进行消费者对无人超市使用意向的调查,并采用技术接受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删减整理,然后采用ISM模型,将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找到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再利用AHP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关键词]无人超市;技术接受模型(TAM);解释结构模型(ISM);层次分析法(AHP)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8.115 科技在不断地进步,继无人生产车间之后,无人超市也渐渐兴起。针对消费者的态度,文章将尝试建立无人超市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模型[1],采用TAM找到影响无人超市运营的因素,利用ISM建立无人超市使用意向的层次结构模型,探讨无人超市使用意向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并运用AHP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期为无人超市的研究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 基于TAM的无人超市使用意向概念模型 根据文献资料、头脑风暴和调查分析,总结了无人超市使用意向的10个影响因素。结合TAM模型理论[2]构建无人超市使用意向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 无人超市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ISM模型构建 2.1 建立ISM邻接矩阵 依据二元关系建立ISM邻接矩阵A。 邻接矩阵A描述了经过长度1的通过后的可达程度,表明了导致使用意向形成的不同因素两两之间关系。 2.2 生成ISM可达矩阵 运用MATLAB计算出可达矩阵M如下。 2.3 划分形成原因层级 根据可达矩阵M,最终的层次化结果见表1。 2.4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根据层次化结果并结合可达矩阵得出无人超市使用意向的ISM模型(见图2)。 3 无人超市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ISM模型解释 3.1 表象层影响因素 S7传统零售的竞争和S9运营成本。 3.2 潜在层影响因素 S1权益保障、S2支付方式、S4购物环境、S5购物帮助、S6商品本身。 3.3 根本层影响因素 S3选址、S5购物帮助、S8科学技术和S10顾客素质。 4 无人超市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AHP评价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综合权重并排序。[3]将各因素进行综合权重排序[4]见表2。 5 结 论 (1)针对无人超市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构建无人超市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体系。 (2)认清无人超市使用意向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及相互關系,对无人超市的成功建立与运营方面有直接的协助作用。 (3)运营成本、购物环境、商品本身、选址、顾客素质等为无人超市使用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表明企业在建立无人超市和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应在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上有所偏重,采取有力且有针对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顾鸿铭.从“Amazon Go”看人工智能时代无人超市实现方案[J].数字通信世界,2017,3(1):151-154. [2] 郑志励.基于TAM的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模式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4:1-74. [3] 秦媛媛,周铁军.基于ISM和AHP的城市公共空间安全设计因素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5):674-680. [4]黄志明.无人超市体验之旅[J].小学时代,2017,10(1):8-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