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分析
范文

    英美 丁文倩

    [摘 要]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追求业务量而忽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导致许多风险的发生。文章主要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例分析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的原因为线,剖析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金融机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内部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0.059

    2018年1月19日,银监会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的违规行为做出处罚。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成都分行违规行为出现的原因。

    1 公司管理结构不完善

    此次成都分行造假造出零不良率,而总行居然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这事甚至被监管部门直接点名,这就说明了浦发银行的管理结构具有一定缺陷。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浦发银行已在境内设立了40家一级分行、1830余家分支机构,拥有超过5.2万名员工,架构起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格局。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无法进行银行的长足健康运转的。但是成都分行贷款不良率不仅与总行不良率表线相反,甚至为零。出现如此大的问题,总行却毫无反应,这是否能够说明浦发银行管理结构存在问题,对下属分支行缺乏监督?在A股全部26家上市银行中,浦发是唯一一家2018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银行。财报显示:一季度A股26家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总和为4065.25亿元,同比增长5.6%,这一增速较2017年一季度提升了2个百分点。所有银行在一季度都实现了利润同比净增长,除了浦发。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浦发银行在业务增长方面要奋起直追,而忽略了对合规操作的监管,银行内部的管理结构被架空。

    管理结构是否完善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对分支公司实行有效的控制及监管,随着业务的发展,管理结构的及时更新换代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内控文化尚未得到真正的建立

    本次成都分行被查出不良贷款率造假为零,要成功在财报上做到这一数据并不容易,需要银行全员配合,也就意味着该银行从高层管理人员至基层操作人员共同作假才制造了无不良贷款率的繁荣假象。成都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无视银行法规,内控文化根本无从谈起。内部控制是一个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机构内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参与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建立银行内控文化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一项重要保障。

    3 控制不足、控制分散与执行不力并存

    控制不足表现为有的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尚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充分甚至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还存在相互抵触的现象,部门上下级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在本案例中,控制不足主要是针对浦发银行总行对成都分行而言,总行财报显示利润呈现负增长,而成都分行造假出零不良率。2015年之前,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上市银行中处于较低的水平,长期低于1%,在一众股份行和国有行中处于低位。然而从2015年开始,浦发银行的不良率开始飙升,从2015年末的1.56%上升至2017年末的2.14%,2018年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至2.13%,目前为26家A股上市银行中第二高的不良率水平,高居股份行首位。在总体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情况下,总行却并未发现成都分行的零不良贷款率,可见浦发银行对于分行的监督控制形同虚设。成都分行在内部控制中,存在严重执行不力的问题,或者说根本是忽视内控制度的存在,以表面上的合规掩盖大量不合规的操作。

    4 银行业监管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还相对薄弱,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部分银行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在内控、合规、检查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合规意识淡薄,从而衍生出一系列风险,因此在监管方面的工作也十分具有难度,所以才导致一些银行的违规行为成了漏网之鱼。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这次的造假行为及惩罚可以说是重塑银行业内部监督管理机构的重要风向标。

    其实早在2017年3月2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刚刚履新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首次亮相就对外释放出强监管的信号。不久后,银监会的监管令一道紧接着一道,全年出台各种文件数十件,业内直呼“文件多得学习不过来”。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对“违法、违规、违章”“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等乱象的专项治理,以及十大乱象的整治,业内俗称“三三四十”。在这场大检查中,监管部门发现问题5.97万个,涉及金额17.65万亿元。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出台有针对性的监管举措打好了基础。

    3452张罚单,1877家机构、1547名责任人员被罚,罚没金额近30亿元!在银行业监管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银行机构在一年内吃了这么多罚单。与2016年相比,处罚机构数量增长近3倍,罚没金额超过10倍!监管部门“频频亮剑”,比如广发银行因为违规担保领到7.22亿元的巨额罚单;兴业银行郑州分行因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投资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3亿元,并对负有直接责任者处以警告并进行罚款;恒丰银行因存在17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1.6亿元,包括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5%以上的股东未报银监会批准、提供虚假统计报表、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余额超比例等违规行为。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造假行为反映了之前银行业内部监管的漏洞,也体现了银行业监管走向纵深的过程。加强监管,尤其是出台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对于改善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问题具有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规避监管的目的,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对监管部门提示的风险重视不够等问题。为避免此类案件再次出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银行内部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加强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与合作密度;第二,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增强内部控制的意识,逐步形成组织的内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个体的行为,从而降低违规行为出现的可能性;第三,银行业应当加强监管,此次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的行为并不是刚刚开始就被查出,而是在长期造假后才被发现,这也说明外界对银行的监管尚有不足之处。为维护我国中小金融业的良序健康发展,应当建立一套更严密的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杜雪莲.云南省中小金融机构现状与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学,2014.

    [2]程钰科.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2017(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