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探析 |
范文 | 刘俊华 [摘 要]会计活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活动之一,需要以一定的制度为依据,而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行政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风险防范及控制是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建立规范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一系列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来实现的。文章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入手,阐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进而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会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3.147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属于非营利性的活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属于监督管理部门,也是一个单位能够正常运行的核心部门,是单位的重中之重。财政部有关文件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承担监督管理职责,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各项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制度相继出台,这要求会计部门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并且将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下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有:一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进行,避免违法违规的行为发生。二是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行政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被挪用、贪污、盗窃的风险。三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四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挥作用,从而舞弊和腐败得到有效防范。五是单位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提升其职责的履行。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第一,预算业务的风险。预算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目标落实提供了方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为行政事业单位目标落实提供了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不够,因为部分领导对预算的认识不够,预算编制的时间紧、过程短,从而导致财务部门疲于应付,预算编制质量低,对业务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增加了预算业务的风险。 第二,收入业务的主要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单位使用资金的自主性大大打了折扣,从而出现各种“小金库”的现象。如收入不入账,截留、挪用应缴财政的收入,从而增加了会计风险。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办事人员不按照内控制度办事,对各类票据、印章的管理不力,出现不相同岗位由一人负责,从而增加了票据管理的风险及相关办事人员徇私舞弊的情况。 第三,支出业务的主要风险。为防范贪污舞弊、挪用资金及非法占有国有资金的行为,国家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对各项支出管理的文件,如相关差旅费的管理的文件、相关接待费的管理的文件等三公经费的频繁上报。 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有效防范了贪污舞弊、挪用资金的行为,无形中增加了财务人员对政策把握的风险。财务部门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但因为每个人对文件制度理解存在偏差,容易出现部分检查部门评价某一事项做得很好,部分检查部门评价同一事项做得不合格,基层财务部门对政策的把握不够准确,或不知道该如何把握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部分经办人员素质低下,用虚假或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报销,从而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审核难度,也增加了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支出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重大支出应经过“三重一大”会议集体决策,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违反这一规定,由单位“一支笔”决定支出,从而增加了出现错误或是徇私舞弊的风险。部分领导或是办事人员存在只要是为单位办事,没有谋私利就不会出错的思想,对内控制度的程序不屑一顾,从而增加了对内控制度落在纸上,不能落在实处,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从而增加了会计风险。 第四,政府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单位业务部门及财务监管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学习不够,理解不透,从而出现采购活动不规范、采购方式选择不合理、不发布采购信息或采购信息发布不符合规定等,从而可能出现采购程序不规范,描述产品与实际到货产品有偏差,甚至可能会购到质次价高的产品,造成所购产品不符合要求和资金损失的风险。单位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协调沟通不力,从而增加了资金、资产浪费的风险。单位对采购业务档案保管不重视、不规范,无案可查,从而增加了采购业务责任不清、合同无效等风险。 第五,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主要风险。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不严,责任不清,缺乏严格登记审批制度、日常维护不当、长期闲置等,从而增加了资产毁损、资产流失、资产被盗、资源浪费、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资产使用年限减少、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等风险。 第六,合同管理的主要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对合同及相关资料的登记、管理不严谨,没有建立或者没有严格登记管理台账,对签订的合同没有总的把控,从而增加了单位经济利益受损,产生合同纠纷的风险。合同订立时未明确范围和条件,重大合同订立或合同重要条款没有通过单位“三重一大”会议集体决策,从而增加了经济活动违法违规的风险。合同订立后,单位对合同履行缺乏有效监控,从而增加了单位面临诉讼的风险。 3 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会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各业务部门配合不密的预算管理体系,使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不相适应,从而出现不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不合理,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同时造成会计工作的风险。 第二,单位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也应具有法制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单位会计人员的法制知识过少,约束力度不够,会导致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够,法制管理不强,对工作没有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态度,从而工作中出现挪用公款、开支审核不严甚至违法犯罪的情形,同时也造成会计工作的风险。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分管财务的领导缺乏专业性财务知识,对会计工作理解存在偏差,对财务人员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对业务处理了解不够的情况下对财务人员指手画脚,从而造成财务人员的怨愤,出现专业工作人员听从不专业领导的意见,对工作不坚持原则,从而造成会计工作的风险。 第四,单位工作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发生公款私用的行为,对单位的业务活动经费作为自己的私用经费,经费报销提供虚假的票据,从而造成会计工作的风险。 4 加强会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第一,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切实落实到实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2号)的要求,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使不相容的岗位真正实现分离,从而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并且要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落实在纸上。 第二,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预算管理,要加强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使预算管理工作为单位目标落实提供方向,起到指导作用。 第三,全员参与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还是全体单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账实相符。 第四,加強机构建设,重视素质提升。加强会计机构的建设,重视财务部门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规范,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5 结 论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深入剖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表现和成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健康运营。 参考文献: [1]虎明.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8(33):137-138. [2]陈春菊.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会计风险与防范对策[J].财会学习,2018(30):2. [3]谢运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研究[J].会计师,2018(16):46-47. [4]刘俐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探讨[J].中国市场,2019(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