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
范文 | 李付俊+孟续铎 摘要:目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崛起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调整对低素质劳动力产生排挤,这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发现目前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的研究缺乏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进行分析,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亟待理论阐释。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6-0091-11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6.009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I Fujun1, MENG Xuduo2 (1.School of Labor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70,China; 2.China Academy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eijing 100029,China ) Abstract:China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as intensified, on the one hand, the rise of new industries caus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highly qualified labor for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djustment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cause a large number of lowquality labor exclusion, which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on our labor market, especially for the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domestic research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on aspects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n employ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employment of the college graduates. We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has been analyzed from a lack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erspecti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produced urgen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Keywords: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llege graduates;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从全球视野来看,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正处于世界第四次产业大转移的轴心,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下行压力将持续存在,经济增长已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今后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的核心,而这又必将给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新的、更复杂的影响。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自身的供给是否能够合理对接。高校毕业生作为目前最主要的高素质人才群体之一,其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多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对此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在产业转型升级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仍然较为缺乏。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多角度的梳理和分析,力求揭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推动后续研究的开展。 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青年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目前国际就业形势中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我国来说,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扩张期,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由1999年的90万人增至2014年的727万人http://edu.163.com/14/0402/09/9OQLAAKM00294MBA_all.html。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关于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文献有23万余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难及其成因研究的文献有上万篇。笔者选取了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献,分别从供给、需求、供需匹配以及大学生创业四个角度对现有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进行梳理。 1.基于供给视角的研究 从供给视角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研究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因素、高等教育培养因素以及大学生个人因素三个维度。 (1)高校扩招政策的是与非。 对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影响的分析是从供给角度讨论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成因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对这一问题的是非判断,不同学者的研究存在一定分歧,焦点则集中在扩招政策是不是高校毕业生失业的主要成因。赖德胜、姚裕群、吴要武等都认为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必然会直接导致大学生数量的骤增,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他们都指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与此相伴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1~3]。 相反,郑功成、谭永生等学者却认为我国高校扩招政策与大学毕业生失业并无直接关系,他们虽然也承认现阶段已经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但认为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来看,并不等于说我国出现了大学生过剩的问题,相反未来需要培养更多的大学生[4~5]。 (2)高等教育培养偏差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在从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和专业匹配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方面,多数学者都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由于其并没有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进程”而发展,因此,造成了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严重现象。莫荣、刘颖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过度重复建设并缺少特色,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6~7]。 (3)大学生个人就业观念不合理。 从大学生个人因素角度来看,麦可思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26.1%)、泛渤海湾区域(23.1%)、泛珠江三角洲区域(21.1%);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所占比例依次是23.1%、25.3%和20.8%[8]。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的就业期望仍然很高,东部和发达沿海地区的工作环境、工资福利、职业声望等工作特征标准比较符合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因此,其就业选择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性结构矛盾。 2.基于需求视角的研究 从需求角度来看,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业需求总量不足;二是就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1)高校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企业相对需求量不足。 从需求总量上看,部分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与高校学生的增加形成反差,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增量与存量的规模远超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可吸纳能力,就业环境变紧成为必然[9]。从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据统计,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4160万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10]。尽管我国中小企业总量不少,但相对比重仍然较低,目前我国每千人中中小企业仅有8.9家,城镇人口每千人中也不过只有19家中小企业[11]。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和发展规模的不足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 (2)当前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从需求结构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方面,考察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将其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分析。首先,我国产业结构目前正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主要是以低端岗位和技术高端岗位需求为主,而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正好与这样的岗位需求错位[12]。其次,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相协调,结构偏离度比较大。耿献辉等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第三产业在2007年总共吸纳了83.13%的高校毕业生,而同期第三产业的总产出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出的23.49%,对国民经济总产出贡献高达55.19%的制造业却只吸纳了9.78%的高校毕业就业人员[13]。 在实证研究方面,杨河清等的调查显示并不是所有企业每年都对高校毕业生有需求,每年都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比率仅为44%,并且对高校毕业生有需求的企业所招聘的人数大部分都在10人以下[14]。 3.基于市场供求匹配视角的研究 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视角主要关注市场中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匹配过程中的中介环节,其将直接影响劳动力供需的对接。笔者主要从劳动力市场信息、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业匹配质量三个角度进行梳理。 (1)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低效和分割性劳动力市场问题。 赖德胜、杨伟国、刘铸等学者从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单一、闭塞,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差距过大,加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就业萎缩,而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出现相对过剩[15~17]。 (2)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莫荣、曾湘泉、严秋菊等学者从就业指导及其服务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他们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无论从机构设置、师资力量水平、工作场地与经费,还是从职能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建设,乃至于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等任何一个方面来看,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我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仍然主要由学校、人才市场通过举办招聘会等比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将毕业生与市场需求方对接。此类方式的信息渠道比较窄,成交率比较低,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18~20]。 (3)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差。 在就业匹配质量方面,学者们主要从过度教育视角和匹配质量实证研究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探讨。张晓蓓、亓朋的研究得出,中国劳动力中教育过度的比例占39%[21]。 刘扬研究发现,我国近三成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专业与工作匹配除受专业本身的影响外,还受到性别、学校特征和实习经历等因素的影响[22]。代懋等通过建立教育、专业、能力匹配的理论模型,对中国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匹配质量调查,结果发现1/3的大学毕业生存在专业不匹配问题,专业本身、学校就业指导课、学校招聘信息渠道均可显著地提高专业匹配程度;同时,46%的大学毕业生存在“高能低配”问题,性别、学历、社会实践、找工作渠道均会对能力匹配产生显著影响[23]。 4.关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研究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凸显,“毕业即创业”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重要选择方向。目前学术界研究大学生创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定性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一般理论研究。 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包括组织协调机制的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差异性的政策扶持体系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培训机制[24]。创业型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25]。大学生在年龄精力、专业知识、接受新事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业优势,应该成为国家以创业促就业政策的当然先行者[26]。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模式研究方面,马君根据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维度,把创业模式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积累演化型、连锁复制型、技术驱动型和概念创新型;并且认为大学生创业保持着一种动态的演化路径,因此,在创业教育方面应该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模式由生存创业向机会创业或概念创新的方向转变[27] 。 (2)从定量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实证调查研究。 黄敬宝、王静、侯慧君等多位学者从定量的角度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仍较低。由于缺乏创业意识,或者缺乏创业能力,或者觉得缺乏创业环境,很多大学生只是把创业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能不去创业就不去创业。同时,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单纯重视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大多局限于阶段性的创业计划竞赛;而对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以及对投资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市场开发、人际关系、商业法规和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28~30]。 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总体而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在理论层面上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在宏观层面上,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家整体产业体系不断演化的过程,其本质是通过持续培育、更新和替代产业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来实现的。在微观层面上,产业转型升级是相关产业环节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主要是以提高产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通过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来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实现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并最终完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动态过程。而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指产业结构本身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发展梯度不一,中西部地区还存在承接东部原有产业的作用。随着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变动及产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劳动力就业结构也随之变化,经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目前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讨论已经得到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 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研究 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较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不同的数量方法和计量模型可以对相关研究加以区分,这里通过运用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来具体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1)有关结构偏离度的研究。 王军礼、张志奇、何景熙等学者应用结构偏离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与就业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他们的研究发现:我国第一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一直为负,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严重过剩,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第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大于1,表明第二产业的就业不足,还有吸纳就业的能力,但不能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一直为正,且呈下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就业潜力还有待挖掘,并且其发展是未来吸纳就业的主要动力[31~33]。 (2)有关就业弹性的研究。 赵扬、赖德胜等学者通过测算我国每年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数值,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发现: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最小,不仅不能吸收劳动力而且还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的就业弹性值比较高,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较强,但1990年以后,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开始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相应的就业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值一直在增高,并且在吸纳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34~35]。 (3)有关灰色关联度的研究。 胡秀花、邓利平分别对河北省和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两省表现出相似的基本规律,即:在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就业总量的关联度比较中,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次之,最小的是第一产业。而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就业总量的关联度要大于建筑业;在第三产业内部,以“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最为密切,成为第三产业中对劳动力最具吸收力的行业,而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较弱[36~37]。 (4)有关斯托克夫指数的研究。 张抗私、盈帅用斯托克夫指数测度了1979~2009年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计算了整体及三次产业的斯托克夫指数。结果表明:1979~2009年间,我国整体斯托克夫指数介于0.01~4.69。第一产业斯托克夫指数介于0.02~6.00,变动最大,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流动性强,当经济景气时,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旺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反之劳动力回流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斯托克夫指数介于0.001~0.99,离散程度最小。第三产业斯托克夫指数介于0.04~1.40之间波动,离散程度介于第一、二产业之间[38]。 2.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正向效应 刘瀑、葛雨飞等学者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产生的积极作用,认为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劳动力的质量、数量与结构对于产业结构转换与能级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产业升级过程表现为劳动力人均资本量(K/L)不断增加的过程。产业升级从两个途径提高了有效需求,一是投资乘数效应,二是收入分配效应带动的消费倾向的提高。产业结构资本技术密集化的结果,是使有效需求得以扩大,而有效需求的大小又决定了就业量的多少。产业升级最终有利于扩大就业,这一结论也符合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他们认为,虽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影响了就业的增加,这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其吸纳就业的潜力没有彻底发挥出来;但从长期来看,劳动力转移对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潜力,将会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就业在总量和质量上得到提高[39~40]。 此外,国内不少学者还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就业的正效应。他们通过数据分析,运用相关计量方法,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角度,验证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段敏芳等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低就业效应应当归结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和产业内部结构水平不高,从而可以推出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41]。 李萍、谌新民通过对东莞企业的调查发现,产业逐步升级使得整个行业趋向稳定,对就业的波动影响较小,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都愿意积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又促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促进了产业升级[42]。 3.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负向效应 一般而言,产业的转型升级依赖于新技术的引进和采用,亦即产业的技术升级,但其对就业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的技术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既有正向,也有负向。 龚玉泉、袁志刚从理论的角度认为产业技术升级对就业的冲击分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短期影响来看,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产业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明显,使得企业减少对员工的需求。而从长期的影响来看,由于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量增加,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升级,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产品的销售价格也越来越低,使得社会对该产品的消费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生产的扩大化,在企业大量赚取利润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43]。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看,部分学者利用数量模型验证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李娟等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发现,我国产业在由低技术产业升级为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劳动者面临的就业风险和收入波动也会增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技术产品没有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相较于以低廉的不熟练劳动力为主要投入要素的低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的熟练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44]。 刘渝琳等通过GMM证实了在技能偏态的作用下,劳动力在资本广化和深化过程中其就业受到的影响。其研究指出,在不考虑人口红利变化的情况下,当资本深化系数为负时,我国转移劳动力获益较大;一旦资本深化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早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溢出效应明显,但随着产业升级和资本深化,农村转移劳动力比城镇人口将面临更严峻的就业问题[45]。 三、对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研究 目前,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高校就业需求错位、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非同步性,引发了高素质人才资源浪费和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的不良后果[46]。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相辅相成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能够及时吸纳高校毕业生这类高素质人才来推进产业转型;同时从长期来看,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将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如何对接高校人才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理清产业调整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国内近年来关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学者只是从结构性失业、专业匹配度等角度间接地对此类问题进行论述。 1.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就目前来看,结构性失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核心问题,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现实中较难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会长期影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47]。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过程将直接影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由于各个产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一致,大学生在择业上对各产业的偏好也各不相同,当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出现不协调时,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必然会增加[48]。 首先,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第二产业在我国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49]。同时,在行业发展方面,高新技术等新兴行业逐渐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主导趋势。但就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三产业因其高就业弹性理应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从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看,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渐向零趋近,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已经相对较小,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出现,第三产业进一步吸纳就业的能力将难以提高[50]。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远远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51]。从上述学者的论述可以看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但其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性——即吸纳主要就业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直接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变化。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部分企业逐步完成自身的新老更替成为现代新型企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冲击,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这些企业需要高技术、高素质、高能力、高层次人才的加盟来提高它们的核心竞争力,这导致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上更加挑剔、更加苛刻[52]。而高校毕业生虽然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力,但由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其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还达不到一些企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毕业生供给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直接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 最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需求不匹配。 从高校毕业生自身的专业教育角度来看,目前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包括:毕业生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用人单位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毕业生知识滞后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部分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小于该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而另一些新兴发展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又供不应求,同时也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不相适应[53]。按照产业就业互动理论,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带动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出现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就业产生新组合。这些新的经济社会变革又必将促使为其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结构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54]。李彬通过对各产业及其就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转换必然要通过科学、科技、产品、知识和管理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毕业生专业技能只有满足企业创新技术和管理体系的需要才能释放出就业需求[55]。从上述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是直接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直接反映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进而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也主要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而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相关专业设置相对不足。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模式快速转型和产业技术升级加速的背景下,这必将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与专业人才供给的契合度不高,进而产生大量毕业生失业[56]。 (2)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 虽然产业转型升级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产业转型升级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必须经历的经济发展过程。并且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能够使整个劳动力市场趋于合理调整,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产业转型升级对其就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国内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产业发展角度来加以分析的。工业产业的深化以及发展先进产业将为作为劳动力中高层次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王义、王海宾等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明确指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会带来特别是以知识资本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的崛起,如邮电通信业、金融业等。这些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它们的快速发展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平台。同时第三产业虽然目前对就业的影响力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但其对高素质人才的吸纳能力非常强,特别是非国有制经济单位的迅速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而从实证角度来看,相关性分析显示出第三产业给高校毕业生未来就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尤其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将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57~58]。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来看,产业转型升级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双赢互补的,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有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作为保障,而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占就业总量的比例仍然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此,随着产业升级的进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产业升级将为大学生拓展新的就业空间[59]。 2.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正是国内许多学者在研究产业转型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所忽略的重要问题。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需要人才基础保障,而高校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中最具开发潜力的劳动力群体之一,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高校毕业生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条件。 高校毕业生从大学毕业,是作为高素质人群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其人力资本价值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高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60]。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包括新兴产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中西部地区开发及承接产业转移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经济全球化对各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等。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满足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至关重要[61]。 (2)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规模庞大,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产业增加值较低,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工资水平有限,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不强。同时,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吸纳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但发展相对滞后[62]。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产业转型过程中,要突出产业发展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功能,发展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淘汰落后产业,深化附加值高的工业产业,充分发挥大学生人才的生产能力,使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衔接。 四、结论与讨论 1.对国内现有研究的评价 (1)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观点不一。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般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重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且比较重视运用实证研究进行检验;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从总量上来看普遍认为在长期有利于就业,但在短期和结构上是如何具体影响就业的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 (2)以经济学范式分析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研究较少。 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不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研究都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基本观点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失业问题。而结构性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密切的联系,但有关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互关系的直接研究不多;且大部分研究都将视角放在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范畴中,主要观点都是提倡进行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高等教育改革。此外,从文献数量和角度来看,教育领域和产业经济领域文献较多,以经济学特别是劳动经济学视角研究的文献较少。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对各变量因素的数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大多数学者并没有直接关注到大学生就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从高校毕业生角度来研究产业转型升级更是空白,但这对于研究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现有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1)缺乏具体行业和产业转移对就业影响的研究,未来需特别关注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 从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影响的一般理论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影响方面,缺乏对具体产业行业和产业转移影响就业的研究。对于前者,未来的研究应不仅仅从宏观上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还需要对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行业变动甚至新岗位的出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这将产生更多的实际应用价值。而对于后者,由于产业转移是国内目前不可忽视的一大产业发展趋势,也必将对劳动力市场发展和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对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给高校毕业生流动和就业产生的影响问题给予解答。 (2)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的具体影响研究不足,需从理论机制和实证量化两个角度全面把握此问题。 从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现有研究来看,其具体影响效应和程度尚缺乏权威的结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发展乃至岗位兴废对大学生需求的具体变动情况仍缺少成熟的解释。而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来看,如何通过调整高等教育模式和专业设置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从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这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更为薄弱。如何协调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中间变量和影响因素都有哪些,互相影响的机制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理论上的进一步解答。在影响程度方面,目前仍然缺乏准确的量化研究,特别是基于大数据的市场匹配程度的研究,造成无法全面准确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效应的具体大小。 (3)研究方法单一,应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采用多类数据来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现有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仍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仍比较薄弱。首先,数据来源大部分以国家统计数据为主,无论是变量数还是样本数都不够丰富,难以对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出深入研究。而少量的运用实证调查获取的数据,其样本的代表性和覆盖率有限,从全国范围来说较难做出全面和准确的判断,造成相关政策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不大。其次,在定量分析技术上,现有研究往往运用某种单一的数据分析方法或计量方法,缺少从整体上综合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产业转型升级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未来的研究应考虑从多角度(包括市场需求方、供给方、高校等)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和不同计量模型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数据来源上应采取大数据的方法,用更具代表性的大样本来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 赖德胜.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2] 姚裕群,伍晓燕. 大学生扩招与就业难的讨论[J]. 首都经济杂志,2003,(10). [3] 吴要武,赵泉. 高校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 经济研究,2010,(9). [4] 郑功成. 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 中国劳动,2006,(4). [5] 谭永生. 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6] 莫荣,刘军.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 发展,2003,(7). [7] 刘颖,兰亚明. 大学生就业“量”与“质”的关系问题讨论[J]. 中国青年研究,2013,(12). [8]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9] 黄艳,田辉玉,王建农.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与趋势研究——基于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13,(9). [10] 刘泉红. 清除繁荣背后的隐忧——当前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及下一步政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2010,(24). [11] 同[5]. [12] 陈英,徐自成. 大学生教育管理社区化浅谈[J]. 现代企业教育,2009,(6). [13] 耿献辉,刘志民. 产业关联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效应分析[J]. 教育与经济,2011,(4). [14] 杨河清,李佳.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J]. 中国劳动,2007,(12). [15] 同[1]. [16] 杨伟国,王飞. 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 中国人口科学,2004,(4). [17] 刘铸.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3). [18] 同[6]. [19] 曾湘泉.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 经济研究,2004,(6). [20] 严秋菊.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21] 张晓蓓,亓朋. 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研究——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0,(17). [22] 刘扬. 教育与工作匹配性研究:本专科生的差异[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分会. 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23] 代懋,王子成,杨伟国. 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3,(6). [24] 赖德胜,李长安. 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J]. 经济学动态,2009,(2). [25] 边文霞.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路径依赖模型研究——基于创业意愿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7). [26] 翟纯纯,杨雨超.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博弈分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9). [27] 马君. 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其动态演化路径[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 [28] 黄敬宝. 我国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北京市12所高校为样本[J]. 经济纵横, 2010,(6). [29] 王静.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调查[J]. 人口与经济,2011,(1). [30] 侯慧君,林光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9). [31] 王军礼,徐德举. 我国都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测度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2,(1). [32] 张志奇. 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问题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2012,(2). [33] 何景熙,何懿. 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6). [34] 赵杨,刘延平.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10,(12). [35] 赖德胜,包宁. 中国不同区域动态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1,(6). [36] 胡秀花,田宝瑞. 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劳动力就业的灰色相关度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 [37] 邓利平.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1). [38] 张抗私,盈帅. 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有何影响?——基于斯托克夫指数的视角[C]//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2011年产业组织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议文集,2011. [39] 刘瀑.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的耦合机理分析[J]. 经济问题,2010,(4). [40] 葛雨飞.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 浙江理工大学,2010. [41] 段敏芳,徐凤辉,田恩舜. 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1,(14). [42] 李萍,谌新民. 人力资本投资、就业稳定性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东莞市的经验数据[J]. 学术研究,2012,(9). [43] 龚玉泉,袁志刚.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 经济学动态,2002,(10). [44] 李娟,万璐,唐珮菡. 产业转型升级、贸易开放与中国劳动市场波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1). [45] 刘渝琳,熊婕,李嘉明. 劳动力异质性、资本深化与就业-技能偏态下对“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审视[J]. 财经研究,2014,(6). [46] 郑彩莲.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度研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47] 王霆,曾湘泉.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经济,2009,(1). [48] 田永坡. 产业结构、工资刚性与大学生就业研究[C]//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 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07. [49] 王义,周红,胡晓霞. 浅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50] 同[47]. [51] 马廷奇. 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5). [52] 同[49]. [53] 鲁宇红. 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4] 詹虎,罗秀.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 中国人才,2010,(10). [55] 李彬. 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9,(2). [56] 同[51]. [57] 同[49]. [58] 王海宾,陈晓文. 产业结构升级下青岛市大学生就业趋向分析[J]. 北方经济,2012,(3). [59] 陈艳. 从产业升级的角度透析大学生就业问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60] 程宏如. 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的协同性与就业实现分析[J]. 前沿,2013,(13). [61] 苗天慧,包惠珍,俞智慧.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62] 余东华,范思远.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 财经科学,2011,(2). [责任编辑武玉,方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