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疫情特殊环境中对高校思政课的思考 |
范文 | 罗舒贤 〔内容提要〕2020年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关于青春、勇敢、责任与担当等众多鲜活的感人事例给高校思政课的开展带来太多的思考与感悟。将这个特殊环境中体现出的精神与思政课紧密地结合,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特殊环境 高校思政课 道德修养 一、疫情特殊环境中回应青春之问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及之后的社会生活中,想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学习与工作、权利与义务等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大学生作出正确的判别和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观是对世界观更具体、更细微的阐释和表达。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要认真思考人生为了什么,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人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这是人生观应该回答的问题。在这次疫情的特殊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用他们的选择和行动在传递着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的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人生目的决定了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选择。一个个白衣天使“逆行”向前,一个个专家团队英勇前往,一个个工人赶赴现场,一个个海外华人华侨筹措物资,这所有的选择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严格的要求和准确的定位,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正是这样的人生目的,才决定了这些可爱的“逆行者”们选择冲锋在前、与逆境抗争、为胜利奋斗。通过这些逆境中的感人事例,更能够让大学生理解和认知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价值内在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在社会中生存和活动,必然与这个社会发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代表人生价值的实现,个体的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是這次疫情特殊环境中的突出表现。“逆行者”们的果断前行恰好阐明了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这样的矛盾下,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保障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使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而有意义。 二、在疫情特殊环境中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人很早就有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此次疫情特殊情况下,全国人民春节期间不走亲访友、居家隔离的自觉性,海外华人留学生筹集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以各种方式传达着对于祖国的关切。高龄的专家团队,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自发赶到武汉投入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工人,在基层岗位上自愿服务的志愿者,在逆境中牺牲的“无名”英雄,正是因为有这样满怀爱国情、报国志的中国人,才使得中华民族历经浩劫而从未被压垮。这样的家国情怀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印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基本保障。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纯理论性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将爱国主义讲透、讲活,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共情,使思政课入脑入心。另外,中国精神还包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的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与标志。疫情特殊环境下防控阻击战中,改革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G技术帮助我国首次实现了在这次逆境中的远程会诊,既避免了近距离接触病患,又能及时保障诊断治疗。除此之外,5G成像体温自动测量仪、京东无人配送车的出现也同样印证了5G在无人零售、无人驾驶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科技创新也将引领时代的变化。青年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改革创新生力军,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因此在“基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这次逆境中创新应用跟学生讲解大学生创新创造的重要性。 三、在疫情特殊环境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最持久、最深远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简单的24个字,在这24个字背后,反映的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人类优秀文化的高度融合,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契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三个层面的深刻内涵,此次疫情特殊环境下防控中均有体现。 1.国家层面。表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累计确诊病例8万多例,危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了100万元,这个数字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是这样的困难得到了解决。不管是轻症患者还是危重症患者,其治疗费用都是由国家承担。这样的国家担当一方面基于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切维护;另一方面是基于财力的支撑,这是国家富强的优势表现。我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比重的四分之一,是世界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在停工停产期间,很多国外产业、企业因供应链断裂而面临崩盘、破产的危机,也是我国富强的重要体现。 2.社会层面。表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直面疫情、顽强奋斗的时候,全社会实施封闭隔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鼓吹“自由”,将我国的封城隔离等措施污蔑成限制民众自由,将方舱医院说成“集中营”,这样的民主自由攻击论调如果不给学生讲解清楚,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正确认知。封闭隔离等措施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负责的态度,为了早日结束疫情的特殊环境下,使民众获得更高质量的自由,而西方的攻击论调是对民众的不负责任,完全站不住脚,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所在。在疫情特殊环境的考验下,基层行动发挥了“堡垒”作用,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部分擅闯隔离卡、对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威胁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很快这样的行为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因此,在疫情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不论是政府行为还是基层工作行为都是在法律的保障下进行的,整个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3.个人层面。表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疫情特殊时期,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都居家隔离,关注事态的发展。但是,有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们勇往直前,驰援武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自发奔赴武汉,仅用了十天就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海外留学生筹措防护物资,生产口罩防护服的企业加班加点,医护人员与患者“载歌载舞、共赏夕阳”无不说明了爱国、敬业、友善的可贵。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造谣传谣,有人瞒报自己的行程导致身边的人受到感染,使我们在与逆境抗争变得更加艰难。这恰恰说明了个人的诚信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意义。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案例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鼓励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在疫情特殊环境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明大德“。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同时滋养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而集体主义强调的是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我国,这三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全球化的深入,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个人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较大冲击。现在的95后、00后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要让这一代的大学生深刻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同集体主义原则,以整体利益为先,必须从社会现实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2020年伊始发生疫情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事例,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之下,有三分之一的90后、00后奔赴了抗“疫”一线与病毒殊死搏斗,又有多少医护人员、民警、基层干部牺牲在了抗“疫”的战争中,这是新时代的青年人在安逸与责任中选择了责任担当,这是英雄的人民在无为与奉献中选择了奉献,这是以国家、集体、整体利益为先的典型示范。通过这次疫情特殊的境遇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一个勇敢、奉献、担当的有为青年,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守公德。此次的公共卫生事件,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如在电梯按钮上故意吐口水,在电梯中偷拿纸巾,在网络上随意传播谣言等行为,这反映出人们对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轻视。因此,在“基础”课社会公德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中,应当将这些行为、现象、问题等与本部分内容紧密结合。社会公德调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大学生通过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规范等行为不断提高对自己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认识,增强对社会公德的践行力。 3.严私德。大学生应自觉践行爱国奉献、明礼守法、厚德仁爱、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等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境界。在这次疫情特殊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中暴露出的个人品行不端、道德素质不高等问题,如随意冲撞社区防护杆,不理解社区防护工作而与防护人员起争执,隐瞒或者谎报自己道德健康状况和行踪等,影响“抗击疫情”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因此,在严私德部分可以结合此次疫情特殊环境中的相关事例讲解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不论是社会的和谐有序还是个人的人格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个人品德的重要支撑。 五、在疫情特殊环境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一个国家的有序发展,离不开道德的约束,同样也绝不能缺失了法律的保障。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学生要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在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及道德素养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了解基础法律知识,树立规则和法治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 疫情蔓延过程中,有的人无知无畏,有的人心存侥幸,有的人无视规则,郑州毒王郭某某隐瞒自己的外出经历,导致河南连续十九日的无新增的努力付诸东流,海外归来不听劝阻坚持户外跑步的恶劣行为,在网络上随意散布不实的信息造成社会恐慌,不遵守社区防疫规定强行闯卡甚至对民警大打出手的种种行为,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已经不仅仅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碰触到了法律红线。这些行为的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缺乏对法律的正确认知或者说是缺乏法治思维,对于“法律至上”这四个字缺乏深刻地认识。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树立法制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就是在自己的期望、思想、行为、利益等与规则或者法律出现冲突时,能够说服自己服从规则和法律,作出合理、合法的正确抉择。在这样不断修正自身的过程中,能够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懂得法律要真正地起到作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推进,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全民守法。因此,结合此次疫情特殊环境中出现的实例,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等,向学生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道路的基本内涵,深刻分析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重要性及要求。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特殊情况给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思考方向与深刻感悟。危机并存,教师可以把特殊环境这一危难转化成为大学生进行深刻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结合高校思政“基础”课中的授课内容,做到把特殊环境与高校思政课紧密结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说服力,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