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突发事件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心理资本现状及提升策略
范文

    王微微 张春越 李岩

    

    摘要:本文以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系教师为研究对象,在2019-2020学年度春季学期,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突发事件背景下教师心理资本现状,从学院层面、系部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心理资本的策略。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应用型;高校教师;心理资本;课程思政

    一、引言

    高等学校教师的心理资本状况直接决定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1]。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导致高校教师在短期内非主动性地参加了各类线上教学平台使用等的培训,对于从未使用过线上教学平台资源的教师来说,紧迫感突升,出现了心理烦躁和被迫适应等心理状态,这种非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然而,疫情期间各高校为了保证线上教学顺利有序的开展,更多关注的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没有充分地关注、甚至忽视了心理资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所起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在疫情期间对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系教师进行心理资本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期间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状况,旨在提出疫情背景下有效提升教师心理资本的策略。

    二、心理资本概念界定

    心理资本在研究文献里被称为高阶的积极心理构念,管理学家Luthans把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心理资本是人的积极心理能力,是个人及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源泉,由四个一阶构念组成: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效能也称“自我效能”,人们在需要时相信自己有能力采取有效的行动并达成所期望的结果。Luthans(2019)认为希望是指人们始终坚持既定目标,必要时重新确定迈向目标的路径以便获得成功。乐观是对现实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的归因。这种心态是一种精神策略,能帮助人们调剂自己的心情,把失败和成功同样看作是人生常态,既乐于拥抱成功,也从容而有尊严地接受失败。Luthans(2002)将韧性定义为从逆境、矛盾、失败甚至积极事件、进步和更多的责任中恢复的能力[2]。心理资本不只是这四种心理要素的简单相加,它是一种整体的心理建构,能产生超出各成分的简单之和的额外效应。所以,心理资本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心理力量。

    三、疫情背景下教师心理资本现状分析

    哈尔滨金融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处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面向全国招生,计算机系在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共开设52门课,其中必修课34門,限选课13门,公共任选课5门,共计113个课堂。开学初教师面临着平台选择的困难,大量的平台培训,使得教师应接不暇,原有教学习惯被打破,焦虑、烦躁情绪上升。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境况不尽相同,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具备线上学习条件,存在硬件设施、网络环境和学校支持不到位的情况[3]。此时,教师需要为不能满足线上学习的学生设计教学预案,无形中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初显职业倦怠。

    通过深度访谈和初步的开放式调查问卷,根据Luthans 对心理资本评估的标准要求,研究者获取、评估并整理了与心理资本的主题相一致的陈述问题,初步编制了15个条目组成的调查问卷。其中,自我效能4项,希望3项,韧性5项,乐观3项,为了避免被试在作答过程中出现一致性、顺从等偏差,问卷还特意设置了2道反向记分项目,表1显示了韧性的部分条目。采用 Likert 评定尺度的五级计分法,要求被试从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完全同意 5个等级对项目与自身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估,问卷信度和效度均达到85%以上,研究数据信度较高。本次问卷共发放38份,收回有效问卷37份,有效问卷97.37%。本次调查男性占比23.68%,女生占比76.32%;年龄集中在35~45岁(含45岁),占比73.68%,45~55岁(含55岁)占比23.68%,55岁以上占比2.63%;研究生学历占比68.42%,博士研究生占比5.26%,大学本科占比31.58%;职称分布情况,教授占比13.16%,副教授占比34.21%,讲师占比50%,助教占比2.63%;教龄集中在10年及以上,占比92.11%;承担专业课教师占比86.84%,承担基础课教师占比47.37%;承担课程门数中,1 门占比36.84%,2门占比50%,3门及以上占比13.15%。

    以“韧性”因素测试为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交叉分析,我们发现男性的韧性能力要高于女性,男性教师中具有强韧性能力的教师占比77.78%,而女生教师占比则为60%;年龄在35~45岁的教师强韧性能力占比57.15%,年龄在45~55岁具有强韧性能力的教师占比53.33%,两个年龄段强韧性能力占比相差无几;在职称方面,教授的强韧性能力占比只有32%,而副教授和讲师的强韧性能力占比分别为58.46%和51.58%,相差原因初步分析在于计算机系从未开设过线上授课,对于副教授和讲师来讲,年龄集中在40岁左右,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精力较为旺盛,线上教学模式激起了教师强烈的求知的欲望,而教授年龄偏大,在精力和体力上对于线上教学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尽管也能够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但相比较于低职称的教师来讲,线上教学对教师韧性能力的提高影响要小;教龄在10年及以上的教师强韧性占比达到67.428%;从承担课程门数的方面分析,承担3门及以上的教师强韧性能力达到了86.67%,可以说明韧性能力与承担课程门数成正比,这个数据也符合教学经验,如果教师韧性能力不强也无法承受在一个学期讲授3门课程以上的授课压力。

    此外,通过交叉分析,我们还发现只承担基础课的教师乐观程度达到100%,只承担专业课的教师乐观程度达到90%,两类课均承担的教师乐观程度是69.23%,虽然基础课本学期是新课,但只承担一门课,上课班级一般为4个班左右,教师每一次课讲到4遍左右,所以对授课还是乐观的。只承担专业课的教师由于已经多轮授课,经验丰富,课程内容熟悉度较高,所以乐观程度较高。然而,同时承担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由于既有新课,又要承担专业课,课程门数必然大于2门,所以有一定的授课压力,乐观程度相比之下较低。

    四、提高教师心理资本的管理策略

    关于提高教师心理资本的策略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成果,如我国学者王林和李京(2016)提出了更新开发理念、增强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的韧性等对策来完善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4]。金军和潘莹(2015)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提出高校教师引进、培训、管理等方面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管理的一些优化策略[5]。高睿可(2019)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自身源动力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提升策略[6]。学者们的优化策略各有侧重,集中于年青教师居多,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略有差别,因此提出本地化的有效提升教师心理资本的策略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结果,并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以疫情为背景从学院层面、系部层面和教师自身层面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策略。

    (一)学院层面的教师心理资本提升策略

    学院作为组织最高层,应具有积极导向。因为时间、资金等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学院将注意力关注在消极导向上,如工作倦怠、工作—生活冲突、不道德行为等方面,那么学院将置于关键资源的消耗之中,忽略了对于教学、科研优秀、积极主动和持续学习的个体和群体的关注,缺少主动的赞赏和支持。因此,学院的积极导向有助于营造校园整体的“向上”氛围,采用可变换的视角,对于非积极的现象如“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填鸭式”的灌输,不愿意积极主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学院政策默不关心、教学竞赛不参与等,可以视为学习、发展和成长的机会,而非消极地认为是问题、麻烦、障碍。例如,在疫情期间,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学院建设、教学效果突出、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保持持续学习态度的教师应给予鼓励、赞扬和奖赏,学院将重点关注在优秀业绩的教师身上。对于消极导向的教师应研究开发心理资本教育培训项目,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干预教育培训可以使人事部门和教师发展中心等教师管理部门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改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提升教师业绩[7]。因此,在特定情景下,开发适合于本校的心理资本提升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系部层面的教师心理资本提升策略

    系部是最贴近一线教师的二级管理组织,系部领导的管理方法和领导特质对教师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积极导向的系部领导会开发和管理整体心理资本,促进教师积极地对待工作、自愿选择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以及为了达成目标而投入资源的动机和毅力,从积极的视角为教师创造环境和成功的机会。比如,疫情期间对于有积极选择和对比各个在线教学平台意愿的教师,系部应积极联系提供各类平台资源,并向教师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分享实践经验,为提高其自我效能和韧性能力提供实现路径,同时将教师的现实性乐观、希望传递给其他的教师,保持感觉一致性,产生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集体绩效。

    (三)自我层面的心理资本提升策略

    我们认为教师心理资本的提升需要在组织积极性的导向下,有效激励教师进行自身心理资本开发,否则,工作压力大、考核体系整齐划一、评聘不区分等消极因素会使教师变得功利、“现实”,自身源动力受到制约[6]。比如,疫情期间教师突然采用线上教学,极大地加重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对于心理资本较高的教师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并逐渐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这种突发情况,而对于心理资本较低的教师就需要外界干预来刺激其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心理资本。通过调查发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对教师心理资本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去开发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尤其在抗击疫情方面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事迹是最有力的思政教育素材,这些元素的积极性、正能量的能够有效驱动教师自主地达成目标,克服逆境,因而更具有韧性,促进教師心理资本的四个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积极协同的效用。

    除以上层面的心理资本提升策略外,我们认为家庭支持等社会资本在疫情期间对教师心理资本有较重要的影响。此外,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心理资本测量中有一些回答是不确定的,针对这部分教师应采取积极心理资本干预,提高个体心理资本水平。而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对比,我们发现有部分教师心理资本测量较高,但是却不愿意探索和实践有利于线上教学和考试的模式、方法,经初步分析主要归于教师对线上教学的判断,他们认为线上教学非常态,不愿为一次线上教学而做出改变,表现出来的只是把课堂由线下转为线上,其他方面并未做积极尝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心理资本的提升必须从组织层面到个体层面全面展开,形成联动效应。

    参考文献

    [1]宋薇.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测量与其工作绩效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3):119-120.

    [2]Luthans,F.(2002).The need for and meaning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oru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3,695-706

    [3]贾文军,郭玉婷等.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聚类分析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20,(04),23-27.

    [4]王林,李京.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6,37(21):172-174.

    [5]金军,潘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J].文山学院学报,2015(1).

    [6]高睿可.基于自身源动力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提升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9(08):75-76.

    [7]谭贡霞,张允蚌,唐宏,刘振优.地方院校教师心理资本教育培训效果评价[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72-74.

    作者简介:

    王微微(1980—),女,汉族,山东省莱州人,哈尔滨金融学院,讲师、教学秘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张春越(1985—),男,汉族,黑龙江省泰来县人,哈尔滨金融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实践。

    李岩(1966—),女,哈尔滨金融学院,教授,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教育教学。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应对策略与教育反思研究”专项课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