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基本认识、现状和对策建议
范文

    常兴华 魏义方 王明姬 王阳 范宪伟 赵玉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收入公平合理分配,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按要素分配的内涵与意义

    (一)内涵

    目前,理论界对按要素分配的内涵还有不同认识。笔者认为,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贡献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对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应的报酬的一种分配方式。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等。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按要素分配形式的多样性。

    (二)按要素分配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不是一种任意的制度安排,它是由所有制与其经济利益实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现阶段,按要素分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关键是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产要素平等地参与收入分配;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过来又影响生产。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及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分配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质是分配关系的市场化,即各种要素的贡献率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的。再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追求效益为目标,因此必然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高效率的热情,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按要素分配的现状

    (一)劳动者报酬占比止降回升,收入分配格局有所改善

    进入本世纪以来,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V字型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报酬份额长期偏低并持续下降的局面近年来出现了扭转,劳动者报酬份额止降回升,收入分配格局有所改善。本世纪初期几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总体上呈快速下降态势,从2000年52.7%减少至2008年47.9%;2009年以来,劳动者报酬增长滞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情况发生了转变,劳动报酬占比也在低位有所提升,2018年增加至51.73%。分部门来看,金融机构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要快于非金融企业。分行业来看,不同行业工资差距则呈“先扩大后收敛”的趋势。

    (二)资本报酬份额先升后降,利息和红利收入快速增加

    整体来看,2000年以来资本报酬占GDP比重变化情况与劳动报酬占比情况相反,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资本报酬份额先升后降。近年来,资本报酬占比略有回升,这一时期劳动报酬份额保持较为平稳主要得益于生产税净额的相对减少。分结构来看,2018年利息收入、红利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分别占资本报酬总额的34.9%、5.0%和1.6%,分别比2000年提高4.8、1.6和1.3个百分点。

    (三)地租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其他要素参与分配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快速增加,地租收入规模和在国民总收入中的份额都呈显著上升态势。地租收入由2000年的84.2亿元增加至2018年7691.4亿元,增长了90倍,年均增速达28.5%。在份额上,地租收入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08%增至2018年的0.84%。近年来,随着系列政策文件的制定出台,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等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在加快构建完善。

    三、我国按要素分配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一是劳动力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影响了劳动力要素的充分有效配置。虽然部分明显带有歧视性的政策已经逐渐被取缔,但导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体制机制性因素依然存在,不利于市场有效评价劳动力要素贡献。工资制度和工资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集体协商制度还没有覆盖到全行业、全区域,同时层次性较低,对劳动者集体合同的建立和合同履约的监督力度不足。在薪酬管理上,国有部门工资形成机制与市场化的工资机制存有偏离,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不规范,一些行业和一些经济领域资本回报率偏高。

    二是土地、資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面临障碍。市场机制对城乡土地配置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城乡土地二元分割特征依然突出,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同地不同权的情况还比较明显。金融市场功能尚不健全,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资本市场中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间接融资比重较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三是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产权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体制内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界定不清晰,缺乏全面设定技术市场各类主体在技术转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法律法规。职务科技成果的使用、收益、处置政策,以及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动力与活力等方面亟待制度创新。

    四是数据要素市场发育迟缓、运行仍不规范。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政府数据尚未完全打通和商业化应用。平台企业数据资源的产权、使用、责任义务等缺乏法律规范。数据要素交易监管水平较弱,涉数据违法成本较低,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发育缓慢,引导和扶持政策有待健全。

    四、“十四五”时期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加快形成,城乡间劳动力流动规模持续提升。我国农民工数量由2008年22542万人持续增加至2019年29077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在2019年达到17425万人,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24.1%。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按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快破除阻礙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工资制度和工资价格形成机制,将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工资市场化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职工工会集体协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二)促进土地、资本要素配置更加高效

    在促进土地要素资源更加高效配置方面,进一步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促进资本要素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方面,要更好发挥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社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办和国办在今年1月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大“信易贷”模式推广力度。以社会信用信息为基础的信易贷模式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以重庆两江新区信易贷平台为例,通过该平台,企业获得贷款的时间周期比传统信贷产品减少了一半以上。

    (三)完善知识、技术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自1984年我国首次开设常设技术市场以来,技术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技术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996年300亿元,到2019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和技术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要规范技术要素定价和产权保护,科学评估知识要素价值,改革评价考核制度,改进科研项目管理方式,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推动形成体现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

    (四)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探索数据价格和交易机制,明确数据要素产权和收益分配原则。加快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增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监管力度。兼顾政府数据信息开放共享与安全保护,随着公共信息内容和访问用户量的增加,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公共信息开放共享和安全管理办法,健全信息安全设备和技术,促进数据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率先开展探索,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如北京市启动的大数据行动计划,通过政府部门与移动通讯、互联网企业、研究机构等社会机构合作,推进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开发使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