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程应用中的观察与护理效果评价 |
范文 | 于翠花
无痛分娩,指的是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其疼痛程度进行缓解,降低机体疲倦感,促进其顺利生产的一种分娩方式。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施的进步与完善,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证了孕妇及体内胎儿的生命安全。本文研究旨在分析孕妇生产过程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80例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收入的足月生产孕妇开展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孕妇的年龄最小值为22,年龄最大值为36,平均(29.05±1.46)岁,孕周38-42周,平均(40.03±0.55)周;观察组孕妇的年龄最小值为21,年龄最大值为37,平均(28.97±1.32)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5±0.74)周。2组年龄、孕周相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分娩联合护理;观察组:无痛分娩+综合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无痛分娩。在孕妇出现规律性宫缩且宫口开至3cm后,在其L2-L3椎间隙部位行硬膜外麻醉操作,后于患者头侧置管,并采取输液泵将生理盐水(1ml)+罗哌卡因(0.1g)+芬太尼(2mg)持续输入,在其宫口全开时停止用药[1]。(2)综合护理。①产前。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孕妇沟通,并将无痛分娩的相关知识为其讲解,指导孕妇做好外阴部的清洁工作,提高孕妇的认知程度,增强其自信心;②产程。在生产期间,护理人员需对孕妇的宫缩情况、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关注,并将其具体数据详细记录,避免意外事件的出现;与此同时,在宫口全开后,还需指导孕妇进行有规律的呼气、吸氣,避免产道撕裂的出现[2]。③产后。生产结束后,护理人员还可以在第一时间为产妇汇报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与心理压力。另外,在产后48h内,必须要加强对产妇所在病房的巡视,观察其生命体征与产后出血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3 评价指标 记录2组孕妇的镇痛有效率情况,并对比其阴道分娩率和总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 数据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用()代表,t检验;计数资料用(%)代表,卡方检验,P<0.05。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观察组孕妇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如表1. 2.2 分娩结局 常规分娩联合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为65%(26/40),总产程时间为(9.75±0.48)h,无痛分娩联合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对应指标分别为95%(38/40)、(6.02±0.29)h,相比较来说,观察组优势显著,X2=11.25,P=0.00;T=42.07,P=0.00。 3 讨论 临床调查显示,在孕妇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加之宫缩疼痛的影响,大部分孕妇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失常等反应,进而导致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现象的出现,更加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无痛分娩技术辅助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关于镇痛有效率、阴道分娩率指标,2组孕妇相比较,观察组(9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2.5%、65%),P<0.05;总产程时间相比较,(9.75±0.48)VS(6.02±0.29),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原因在于,无痛分娩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在足月生产孕妇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孕妇充分的掌握分娩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程度与配合度,以此来达到缩短产程时间的效果;同时,在分娩过程中,还能够较好的缓解孕妇的疼痛感,使其有规律的呼吸和用力,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3]。另外,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还需及时对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宫缩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预防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总而言之,在孕妇生产过程中,采取无痛分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不仅能够较好的改善孕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孕妇的阴道分娩率。 参考文献 董复丽, 陈榕.循证护理模式在无痛分娩产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饮食保健,2018, 005(009):200-201. 裴美娥, 谢小燕, 李丽芳,等.分娩镇痛结合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175-176. 王丽青.无痛分娩护理干预在产妇中的应用及对产程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 017(015):232-2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