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杨质秀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范文

    王月 杨质秀 韩迪 许宏连 李燕 王立民 李节 杨建威 马成程

    【摘要】杨质秀教授认为慢性咳嗽与外感内伤有关。与慢性咳嗽有关的外感因素以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为主。内伤与余邪恋肺、肝火犯肺及肺胃不和等因素有关。对杨质秀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进行总结,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次研究旨在对杨质秀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杨质秀教授;慢性咳嗽;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2..01

    杨质秀教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现任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省政府中医肺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在中医治疗肺病内科病等方而成就卓绝,在省内和国内具有较大影响。擅长治疗感冒后咳嗽、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哮喘、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和肺心病等疑难杂症。本文现将杨质秀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

    1 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1.1 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

    中医内科学[2] 认为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病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肾为先天之本,在一身之气的作用是中主纳气,肺脏负责吸入自然之清气,而最终清气进入人体发挥作用需要肾脏的纳气作用,若肾气虚弱,肾主纳气功能失司,则气不敛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1.2 杨质秀教授的慢性咳嗽治疗经验

    杨质秀教授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总结性的提出了以下治则。总的治则是分清虚实寒热,首先应确定病因,分清外感与内伤。上文已述咳嗽的病变位置在肺,与肝脾相关,久则及肾。外感常以风邪为主,风邪善行而数变,最易袭击人体的上部与体表,而肺为华盖,位于五脏六腑最高位,肺又主皮毛,皮毛覆盖人身之表,故肺系疾病外感之邪以风邪为主,而最常常夹杂寒、热、燥之邪气,故以去风邪为要,寒邪偏胜可加麻黄、杏仁等散寒解表之品;热邪偏胜,可加连翘、金银花等辛凉宣表之品;燥邪为胜,可加沙参、牛蒡子、天花粉等疏风润燥之品。内伤咳嗽根据其病因,或为脏气衰弱,如肺阴亏耗、肺肾阴虚,多用沙参、麦冬等滋阴润燥、补益肺肾之品;或为邪气亢盛,可为火热邪气炼津为痰、寒湿偏盛寒痰凝肺、气滞致瘀或化火等,病理因素可有寒、痰、火等,可根据其病因病机选择方药,痰湿蕴肺主要可选半夏、莱菔子等化痰理气之品,若火热偏盛可选黄芩、桑白皮等清热肃肺之品;若气滞则可选陈皮、枳壳等理气之品,如若肝气郁滞化火,可选用栀子、丹皮等疏肝降火之品。中医强调辩证施治,现将临床常见证型表述如下。

    1.2.1 余邪恋肺

    此类咳嗽已无明显表证症状,臨床主要以咳嗽不止,白天重,咽痒则咳,遇冷空气或异味则咳嗽加重为特点,干咳或咳少量白痰,舌苔薄白或淡黄,脉浮。治法为疏风散邪,敛肺止咳。

    1.2.2 风寒犯肺

    风寒犯肺型咳嗽以咳嗽声重,气急或咽痒,痰白稀薄为主症。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遇冷风后咳嗽加剧,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1.2.3 肺胃不和

    此类咳嗽以晨起咳嗽,咳嗽剧者恶心欲呕,饱食后咳嗽加重,时有腹胀、反酸、呃逆,常有夜寐不安为特点。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治宜降逆止咳,敛酸和胃。

    1.2.4 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型咳嗽以气逆作咳阵作为主症,常伴咳时面红目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难以咳出,量少质黏,咳引胸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宜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2 病案举例

    患者郭某,58岁,2019年3月25日初诊。患者自述因风寒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自服止咳化痰药物以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一个月以来病情反复发作,自服药物所虽有助于疾病缓解,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刻下:咳嗽频发、干咳或咳少量白痰,遇冷风或异味咳嗽症状加重。发音正常,舌质淡,苔腻。听诊:双侧胸部呼吸音粗糙。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支原体及胸部CT均未见异常。证属风寒犯肺。治宜:疏风散寒,敛肺止咳。处方:蜜麻黄9 g,杏仁12 g,石膏15 g,百部12 g,紫苑12 g,白前12 g,桔梗12 g,荆芥穗10 g,陈皮6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海浮石12 g,紫苏叶6 g,蝉蜕12 g,浙贝母10 g,诃子10 g,白果6 g,甘草6 g,七副,水煎服,日一副,早晚分服。共七副,用药方式为水煎服,用药量为每日1副。

    2019年4月2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咳嗽、咳痰明显缓解,口稍干而渴,食欲佳但大便稍溏,舌红,苔薄白,脉细。方药:杏仁12 g,百部12 g,紫苑12 g,桔梗12 g,荆芥穗10 g,陈皮6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海浮石12 gg,蝉蜕12 g,浙贝母10 g,诃子10 g,白果6 g,太子参10 g,山药10 g,白术10 g,天花粉10 g,沙参10 g,麦冬10 g,甘草6 g。继服七副而愈。

    3 慢性咳嗽的预防调护措施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杨教授认为慢性咳嗽不止的患者,多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在治疗后期应该根据个人体质辩证的加入扶正固本之品。体质素虚的患者,腠理不固,自汗,易反复外感,在治疗后期可适当加入黄芪、防风、白术即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气火咳嗽最易耗伤肺津,素体肝旺的患者,在治疗后期可适当加入疏肝理气,养阴润肺之品;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易生痰湿,而痰湿咳嗽,又最易伤及脾肺之气,脾胃素虚的患者,在治疗后期可适当加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品。

    本文编辑:李 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