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档案馆服务社会的新实践 |
范文 | 雨 飞 本刊讯去年年底,由北京市档案馆研究室、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办事处和崇内社区联合主办的《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正式展出后,引来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社会反响热烈。 1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到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崇内社区看望贫困居民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 1月25日上午,著名儿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已故著名作家冰心之女吴青、原中国足球队总教练年维泗,著名诗人、作家邵燕祥,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之子孙全来等社会名人应北京市档案馆之邀,十分有兴趣地参观了展览,并分别在有关自己的展板前充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场面祥和热闹,温馨感人。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任志到场与来宾见面并合影。 在此前的1月4日、12日和19日,北京市档案馆研究室还组织了三次“崇内变迁与中西文化”参观考察活动,前后邀请了国家档案局馆室司副司长王雁宾、民政部城市处处长王时浩、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贾凯林、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吴建雍、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北京市档案局老局长王国华等领导和专家参加。考察的主题是“崇内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胡同展与人文奥运和社区建设、胡同展与北京城市记忆工程”,考察内容主要是参观《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亚斯立堂、125中和丁香小学及其校史展。最后,来宾和组织者在丁香小学举行了座谈会。 《崇内社区今昔图片展》是北京市档案馆研究室继策划禄米仓胡同、总布胡同、外交部街胡同展览之后的第四个胡同展,是探索档案馆为公众服务之路的一个成功尝试。主要档案材料和老照片由市档案馆提供,社区今貌图片和文字由社区居委会收集提供,最后组合成一个展览,既展现了胡同的古老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歌颂了时代发展的主题。展览受到了社区老百姓的真诚欢迎,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众多媒体广为报道,掀起了一股胡同文化热。 崇内社区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是中西方文化融汇之地。如今社区内还留有几处历史遗迹,此次考察的三个地点就是其中颇具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所在。亚斯立堂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华北地区最早设立的教堂,现在还在使用,教堂建筑沉稳坚固;125中的前身是慕贞女校,这是由教会开办的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之一,胡亚美院士曾于1939至1941年在此读高中;而丁香小学的前身汇文小学则哺育了孙敬修、启功等大师,也是一代名校。这些机构的部分古老建筑现在仍然存在,而且其文化精神还存在。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旧胡同的改造,这些历史遗存的命运让人担忧。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丁香小学,目前北京站和地铁工程马上就将影响到这所名校的旧址。 北京市档案馆研究室牵头策划的这一系列胡同展和胡同考察活动,引起了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胡同文化,同时也提高了档案馆参与文化建设和社区建设的能力以及档案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 在丁香小学举行的座谈会上,王雁宾副司长说:“国家档案局一直提倡档案馆要为社会服务,几年来效果虽有但突破不大,北京市这种紧密结合社区的工作思路很好。现在北京变化很大,城市记忆工程十分必要,从影像和文字方面来保存、以档案的方式来记录城市历史显得非常紧迫。档案馆把展览办进社区和学校的这种方式也很好,同时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名人线索,征集、收集档案,使档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今后更广泛地宣传和了解做必要的资源储备。” 东城区建国门街道的领导认为,这样的活动效果非常好,它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建立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雨 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