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探究
范文

    王颖

    “互联网+”这一概念自2015年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同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我国“互联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大幕。由此,“互联网+”开始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互联网服务模式。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一种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形式,如果能将“互联网+”的理论和模式纳入进来,则有望从技术、理论与应用层面解决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瓶颈,使档案编研工作更加科学化、多元化、时效化。

    1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概述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部门以档案馆(室)所藏档案为主要工作对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编辑、研究、输出档案信息,从而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的档案信息服务。同样,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通过对学校档案资源的分析、加工、整合,主动为学校和社会提供科学、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档案编研工作可以充分挖掘档案的文化价值。档案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载体,具有自然天成的文化特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通过档案编研工作,把档案自身所特有的这些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展现出来,将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重要作用。其次,档案编研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档案的教化功能。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一方面是对以前的校园文化的积累和见证,适应着高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术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档案编研活动又为学校今天乃至将来的校园文化结构积累新的文化养料。[2]通过档案编研,使学校优秀的精神文化代代相传,从而充分发挥档案的教育、转化功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最后,档案编研工作还可以有效拓展档案的服务功能。当前,档案部门等待查档咨询,提供档案服务的模式已成为常态,处于一种被动服务。如何将这种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档案信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档案编研不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档案编研,我们可以将浩如烟海的档案信息进行梳理,将杂乱的档案信息变得清晰、条理、有序,直接服务于学校和社会的各项事业,同时也提升了档案的社会认知度。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现状

    2.1 档案编研的手段还较为落后。当前,各高校从事档案编研工作的人员多为从事多年工作的老档案工作者。这部分人虽然有着丰富的档案工作经验和深厚的档案理论基础,但年龄相对偏大,对互联网应用的掌握程度有限,且接纳、利用互联网等新生事物的意愿不强烈。所以,在现阶段开展的档案编研工作中,基本是通过原始档案材料的积累和汇聚等手段,形成一定的编研成果。

    2.2 档案编研成果的形式还较为单一。目前,许多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都还处于较低级的初级阶段。大多以学校保管的各类档案为原始材料,进行数据的统计、摘录、汇总,或按专题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再完成一定的排列组合。同时,又因受制于档案编研手段相对落后的现状,所以目前高校档案编研成果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多呈现为传统纸质媒体的形式,包括书籍、画册、资料汇编,等等。

    2.3 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还较为局限。现阶段,高校在档案编研成果传播上采用的途径也比较局限,主要是举办展览、借助专业期刊等进行一定宣传,这些都受制于时间、地点和受众范围。即使有些单位已经建立了档案信息网站,但并未把展示档案编研成果的栏目放在醒目位置,使得受众群体在浏览网页时并不能及时了解相关内容,极大影响了编研成果的传播、利用和价值实现。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新特点

    3.1 档案编研的手段得到增强。近年来,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了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开展一些对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工作。这些档案工作效率和手段的提升,为档案编研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首先,档案检索为档案编研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運用档案检索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根据关键词查询到馆藏的所有相关档案资料。相对于原有的手动检索,档案资料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大幅提升。其次,数字档案资源是进行档案编研的好素材。原有的档案编研对象主要是纸质档案材料,要开展编研就要手工翻阅大量资料,费时且效率低。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扫描形成数字化资源,既便于检索又便于加工利用,大大提高了编研效率。

    3.2 档案编研成果的形式得以丰富。传统的档案编研成果形式多为纸质媒体形式,其内容也多为文字、图片或者二者结合的形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高校档案编研成果的形式带来了更多新的尝试。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编研的载体转向虚拟网络。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网络技术,档案编研可以成为集文字档案、图片档案、声像档案等于一体的动态组合方式的编研,档案编研成果的形式也必将以更丰富、更多元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新的表现形式会大大增强编研成果的可读性与可视性,增加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受众群体得到更深刻的感官体验。

    3.3 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更加广泛。在传统纸媒为主体的时代,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多为出版编研成果,举办编研成果展览等形式,而这些都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媒介也变为虚拟网络。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快速传播编研成果,还可以利用互动性——这一网络的显著特点,与目标受众进行互动沟通,做到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信息的双向流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网站平台如校园网、档案网等,以及微信、QQ工作群等工具宣传我们的档案编研成果,将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编研成果进行广泛传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具体举措

    4.1 培养信息化编研人才。要想做好档案文献编研,人是主要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既需要档案编研人员有扎实的档案理论基础,又要求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这就要求编研人员在加强学习文献编纂学、目录学等档案工作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主动进行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操作学习。将自己打造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学校档案编研工作水平的提升,也为学校档案管理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我们的档案编研工作就可以有效避免档案编研工作起点低、档案编研题材相对狭窄和档案编研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窘境。

    4.2 拓展档案编研选题视野。选题,是进行档案编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选题的方向往往决定着编研成果的质量和效果。在 “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选题提供了一个更高效、更准确、更贴近受众群体的调查研究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我们能及时把握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更能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建立档案编研选题。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档案编研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学校自身发展,因此也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超前设计的档案编研,预测学校需求的档案服务趋势,主动、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编研工作,用有预见性的、有价值的编研成果服务学校发展。

    4.3 扩大数字档案资源容量。在“互联网+”环境下,要想借助互联网更好地开展档案编研,就必须有一个庞大的数字档案资源库作支撑。近年来,各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都在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为我们今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档案编研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以“存量数字化”为例,这将是档案管理部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包括,对馆藏纸质档案、照片档案进行的扫描,对实物档案进行的数码拍照等,转化为数字档案资源。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增量电子化”的工作,对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举办的重大活动,要注意收集纸质、照片、声像等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并及时转化为有利于后期编研工作利用的数字资源。

    4.4 形成多样化的档案编研成果。传统的档案编研成果主要以文字、图片记录为主,用纸张作为存储的介质。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以纸张为主要介质的成果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因此,高校档案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打破以往编研成果形式相对单一的现象,在成果形式上有所创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载体,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文字、图片、影像等档案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形成集文、图、声、像于一体的立体化的编研成果,使编研成果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感官冲击力。我们还要利用好社会公众普遍使用的手机,充分发挥手机的媒介作用。通过编研一些微信、手机报、手机期刊等手机出版物,在人们时间呈现碎片化、兴趣呈现个性化的新环境下,仍能阅读到有可读性、有吸引力的档案信息。这些新的编研成果形式的出现,不仅会大大提高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还可以扩大档案事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我们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更科学、更多元、更便捷,编研出有深度、有热度、有价值、形式多样的档案编研成果。通过档案编研,我们要让 “沉睡”的档案变为“活着”的历史,要让“静止”的档案变为“流动”的信息,让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肖志方.关于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7(3):35-36.

    [2]王钰.档案文献编纂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意义[J].新西部,2009(2):141-142.

    (作者單位:山东艺术学院办公室 来稿日期:2018-08-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