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实习生带教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体会 |
范文 | 潘亚男 贾丽红 方英 【摘要】通过对临床实习生带教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针对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护生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意識较薄弱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实习生管理。对实习护士进行岗前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及职业防护意识的培训。规范护理临床带教等方面,提高护生法律意识及护生自我防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带教水平,既预防了护理安全隐患,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实习带教;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1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阶段,是帮助护理实习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结合的关键环节[1],但是由于大部分医院临床护士严重缺编,大量繁杂琐碎的工作需要护士完成。由于实习生经过多个科室的轮转后掌握了大部分护理操作,带教老师放松了对实习生的带教工作,让同学单独操作,造成了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 1 存在的问题 1.1 带教老师层面的问题 由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时间有限。个别带教老师只把实习生当帮手使用,让实习生单独换液体、单独发药,没有做到“放手不放眼”,从而加大了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率。 1.2 法律意识淡薄 实习生缺乏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尤其在实习半年以上,部分实习生高估自己的能力,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督,擅自对患者采取护理措施,结果导致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2]。 1.3 职业防护意识差 实习生对手卫生知识认知欠缺,操作后不洗手,同时也不掌握戴手套的原则。双手回套针帽现象普遍存在,拔液后针头处理不及时发生针刺伤事件等等。 1.4 护生实习的目的意识还不够明确 新的医学模式对护理专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护理观念、职责范围、作用与功能都发生了相应变化。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新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过程。由于大部分中职护生对临床实习目标的认识仍局限于打针、发药及一些基础护理操作,导致护生掌握了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后,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3]。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选拔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及爱心,同时基础理论知识、业务水平、操作技能要扎实娴熟。我院对带教老师选拔的条件是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人员,每年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对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发放带教资历章,方能带教。带教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特别针对关键操作与环节,不允许实习生单独操作,发现实习生操作不当时要及时给予纠正,防止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2.2 加强法律意识的培训 实习生在下科前护理部要组织实习生对法律法规、职业防护、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培训学习,进入科室后护士长、带教组长及带教老师再次进行对病区环境、科室制度、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专科操作加以说明,强调实习生在做各项操作时要由带教老师跟随指导,不允许单独操作。 2.3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首先必须要对实习生进行有关方面知识的培训,对手卫生要有一定认知在操作前后必须按流程洗手,同时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是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安全处置针头是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措施[4]。严禁回套针帽,正确使用利器盒处理针头,严禁将污染的针头挂在输液器上,防止刺伤他人。当实习生发生针刺伤后,要掌握应急处理流程,严格按照流程上报医院感控科、护理部进行登记和追踪及时预防用药,将危害降低确保实习生健康。 2.4 科室护士长加强病区实习生管理 要对带教老师和实习生的工作进行经常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护理安全是护士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实习生也是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加强实习生及带教老师的管理、法律意识、职业防护意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是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吴 洪.加强护理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带教质量[J].大家健康2009.2(6):106-107. [2] 袁 岗,陈 红.护理临床教学中护理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1):39-40. [3] 周小平,法文霞,吴 繁.临床护理带教中加强中职生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教育,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24期. [4] 易敏春,白树美.实习生护士针刺伤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60-26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