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河南省校地结对帮扶战略下 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
范文 | 崔玉丽 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省还有221.4万贫困人口、47个贫困县有待脱贫,如期实现到2020年总体脱贫目标,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在举全省之力决胜脱贫攻坚总攻阶段的当下,需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攻坚。作为集人才资源、科研成果、教育优势于一体的高校,具有独特优势,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基于此,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8年6月底开展了“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在此背景下,研究高校如何充分发挥其人才、科技、智力、管理等优势从而精准有效地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助力全省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升高校育人科研工作的社会实效性以及增强让中原更出彩的凝聚力和合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和必要性 高校参与精准扶贫不仅是政治任务,也是历史使命,更是服务地方经济、奉献社会的一种形式。首先,高校具有参与精准扶贫的先天独特优势。高校是人才培育的基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其师生是直接开展精准扶贫的实践主体,而且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精准扶贫主体;高校专业学科多样,其优势及相应的科研成果能够为精准扶贫在产业发展、开辟脱贫新模式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高校拥有先进的文化资源和理念,能够在激励扶贫士气、鼓舞脱贫志气等方面发挥思想动员、推进精神扶贫的作用;高校还具有先进科技、远程教育等资源,能够为帮扶对象输送新知识、提供现代化信息技术。因此,高校在回应河南发展战略、发挥作用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其次,从自身发展来讲,高校也有必要参与精准扶贫。高校凭借其人才、智力、科技、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优势,与经济、科技、文化、理念等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结对帮扶,不仅能够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切实助力全省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而且能够提升高校自身育人和科研工作的社会实效性,校地合作也能够增強让中原更出彩的凝聚力和合力。 二、河南省校地结对帮扶战略及其推进 2018年6月28日,河南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开展“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的通知》,动员高校积极参与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由郑州大学等53所高校结对帮扶卢氏县等53个贫困县。标志着河南省校地结对帮扶、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正式启动。行动开展几个月以来,53所高校与帮扶对象进行对接沟通,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优势特点与帮扶对象沟通合作帮扶意向、签署合作协议,取得了首批校地合作成果,比如卢氏一高成为郑州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河南理工大学在淅川县福森集团公司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基地、兰考县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能力培训班首期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结业、河南省警察学院对镇平县进行捐赠等,各高校与帮扶对象形成了不同的帮扶模式,推动了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发展。 三、校地结对帮扶框架下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尊重理念,为脱贫出谋划策 高校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本身就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而贫困县相对来讲在人才、知识、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洼地现象”,二者结对合作过程中高校极易产生心理优势。因此,在帮扶过程中应尊重地方客观实际情况,和当地帮扶主体协商,因地制宜寻求帮扶途径、选择帮扶方式;尊重帮扶对象的诉求,认真听取帮扶对象关于帮扶意向、急于获取帮扶的领域等意见;尊重贫困县各区各贫困主体的差异性,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结合自身优势,精准有效地扶贫。 (二)聚焦五大着力点,为扶贫造血通脉 高校在人才、科技、智力、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围绕自身优势,聚焦扶贫着力点,才能真正为扶贫造血通脉。而教育扶贫、人才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思想文化扶贫五个方面是最能发挥高校优势、同时也是最有成效的帮扶手段。 第一,教育扶贫是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最基础的方式。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不仅要注重致富智慧、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更应注重对贫困家庭孩子、贫困主体和扶贫主体的教育。教育扶贫虽然见效慢,但效果最持久。第二,人才扶贫就是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为贫困县输送人才资源,鼓励师生到贫困县就业创业或者领办企业。人才扶贫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对贫困县经济的发展具有引领与辐射作用。第三,产业扶贫主要是结合高校科技资源要素聚集、研发能力强、消费能力集中、社会资源丰富等优势,针对帮扶对象的产业基础、开拓潜力进行产业扶持。产业扶贫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手段,可以让当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由“脱贫”向“致富”的转变。第四,科技扶贫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帮扶对象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高校可以选派科技扶贫团、科技指导员、科技顾问到帮扶县提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和技术服务,帮助被帮扶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第五,思想文化扶贫是个系统工程。贫困主体和扶贫主体的思想态度、文化素养在脱贫过程中意义重大。精神扶贫就是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信心、干劲,关心贫困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需求。还要鼓励扶贫主体关心民生,使其具备担当精神,在思想文化层面形成合力,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三)构建长效机制,为稳定脱贫护航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方向。因此,精准扶贫不仅要实现贫困户脱贫,还要保障其稳定脱贫,进而实现富起来。这就需要构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为稳定脱贫保驾护航。一是构建党员带动机制。实施精准扶贫,干部是重要决定因素。高校挂职党员干部是当地联系群众的服务者、转变观念的促进者、改革发展的参与者、脱贫攻坚的见证者。因此,应建立高校党员带动帮扶贫困县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机制,助力精准扶贫。二是构建载体创新机制。发挥脱贫帮扶平台、载体的不断创新和持续作用,高校应根据帮扶对象的动态发展情况和自身发展情况适时创新帮扶载体,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进而致富。三是构建多方联动机制。要确保帮扶的长效性,高校需要密切与社会力量联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庞大的校友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全力帮助贫困地区提升“造血”功能。 (四)着眼共赢共进,为贫困治理增效 共赢共进才能推动校地合作持续发展,推进贫困治理现代化。贫困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完善贫困治理体系,提升贫困治理能力。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实践,一方面,能够在校地合作互动中开辟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平台,使人才培养更接地气,能够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使科研有更具体指向。这样不仅可以帮扶贫困县实现快速脱贫,也促进了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各高校扶贫实践的经验模式为帮扶对象乃至地方贫困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增强了治理贫困的实效,推动了贫困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为河南省贫困治理工作提供了源动力和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