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彩超定位下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临床价值研讨 |
范文 | 白淑 史建国 白鸿 【摘要】目的 评估彩超定位下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03月诊疗的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50例,以1:1比例纳入甲组(n=25)、乙组(n=25)。即甲组使用常规外科手术,乙组使用彩超定位下微创旋切手术,对比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甲组治疗效果明显差于乙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甲组为36.00%,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治疗中,彩超定位下微创旋切手术不仅可增强患者治疗效果,还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彩超定位;微创旋切手术;触诊阴性乳腺结节;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6..01 乳腺结节作为女性群体多发性、常见性病症,好发于青中年群体,和雌孕激素比重大、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存在相关性。随着居民健康意识、体检普及率的全方位提高,乳腺结节筛查率和检出率明显增高。特别是在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中,早期手术切除能够预防恶性病变,保证机体外观美观度。鉴于此,随机抽取我院诊疗的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50例,评估彩超定位下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03月诊疗的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50例,以1:1比例纳入甲组(n=25)、乙组(n=25)。即50例患者中,年龄18~72岁,平均(53.30±11.38)岁;乳腺结节直径0.42~1.40 cm,平均(0.88±0.25)cm。数据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使用常规外科手术,即在患者肩部垫入软枕,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借助超声诊断明确结节数量及位置;执行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取尖刀在皮肤组织处行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腺体,待手触结节时完成相关组织切除,随后施行皮下组织修复操作,依次缝合皮肤组织,加压包扎。 乙组使用彩超定位下微创旋切手术,即手术体位、麻醉方式和结节探查方式与甲组相同;经B超引导对患者施行麻醉,穿刺点预先用尖刀行小范围切口,长度为3~5 mm,借助乳腺活检及旋切系统的使用,置入活旋切刀,直至病灶处,以“十字法”完成定位,调节刀槽位置,彻底切除结节组织,直至切除正常腺体组织;真空抽吸腔内积血,局部按压10 min,未见渗血后盖上敷料,加压包扎[1]。 1.3 ?观察指标 對比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即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并发症包括乳房皮肤瘀斑、局部血肿、局部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取统计软件SPSS 20.0,对本文数据加以汇总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数据用卡方(x2)检验。P<0.05时表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患者治疗效果 甲组治疗效果明显差于乙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乙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3/25),甲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00%(9/25),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74,P=0.0469)。 3 讨 论 触诊阴性乳腺结节作为早期乳腺癌表现,尽早手术切除,能够有效预防乳腺癌。但传统手术模式下,虽可有效切除结节组织,但因创伤大,对乳房外观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引起术后并发症。乳腺微创旋切术是现代微创技术的代表,以乳腺活检系统、旋切系统为前提,对病灶组织予以切除,还可完成不明性质乳腺组织活检,有效维护机体美观度[2]。调查可知,甲组治疗效果明显差于乙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甲组为36.00%,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于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治疗中,彩超定位下微创旋切手术不仅可增强患者治疗效果,还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许南敢.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结节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9,45(02):198-199. [2] 韩继攀.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小切口传统手术在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华夏医学,2019,32(01):27-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