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文化自信视阈下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探析
范文

    白宁芳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是民族性与时代性并重的,基于其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维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表及里进行重新解读,在此基础上阐释源于“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所展现的时代价值,由此来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路径:强基础、新机制、重传播。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现代传承

    【中图分类号】 G1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11.010重新解读传统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并重

    当前,我国呈现出自由主义西化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新儒家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现代思潮对立互动的思想格局。在自由主义西化派看来,时代性是论衡文化的最基本维度,中国传统文化被限定在现代之前,不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之相对立的现代新儒家虽然肯定了中华文化的现代活力,但力图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从中剥离,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近现代文化之间存在着历史性的断裂。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存在着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对立。因此,想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转化,需要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更加完整而自觉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而持续地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他认为我们应当正视历史的传承性,中华民族有着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并贯穿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充分体现出了时代性与民族性。在时代性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用“历久弥新”来形容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饱含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管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还是大庆精神以及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在新形势下不断凝聚升华出的时代精神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时代基因。在民族性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成分,饱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的文化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则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深刻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总的来说,时代性和民族性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系统的两大基本属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并重的双重维度,为我们面向未来更为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最为深厚的基础。

    内容上,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演变中衍生出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等诸子百家,文化争鸣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构成了文化自信的有机整体。此外,中华文化虽然文脉绵延,但也历经磨难,各个民族间的征战、各个朝代的更迭以及近现代革命的汹潮浪起都给中华文明带来了断亡的危机,然而中华文化仍能够延绵5000多年,屹立不倒,充分展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也正是在一次次历险中滋生出新的文化内容和力量。这也构成了当前我们文化自信的母体文化。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厚的实践内容,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启示。当前,我们最为重要的实践之一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则从文化向度上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特定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容。可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有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强盛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不断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肌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容的丰厚性、历史传承的生命力以及其对当代主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赋予了当代中国人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路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我们不断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发展观,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首先,要夯实传统文化的现代资源基础。在传统文化的维系和重视上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又要有精钻细研的工匠精神。具体而言,我们要切实并及时地做好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此,一是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挖掘工作。建立健全文物登录制度,加强文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将文物历史资料进行充分的数字转化和管理。二是要搞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加强文化史迹的保护工作,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一方面要对文物本身进行修缮修复,另一方面还要有更多更准确全面的史料成果,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纳入法治轨道。

    此外,还应不断加强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建设,比如加快与文化相关的硬件网络建设,建设起更多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设施,让传统文化在民众中落地生根,内化为广大民众的日常习惯和精神气质。最后,还应努力督促、协同各国做好散失海外文物的回归工作,进一步完备中华文化系统。

    其次,要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融合机制。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融合机制,需要切实做好文化的产、学、研融合工作。

    在文化产业方面,要立足社会和市场需求变化,充分挖掘出文化资源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自觉,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加强传统文化的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完善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增加对文创企业孵化的扶持力度、设立文化经济特区等。开放思路,整合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文物文博創意产业,加强产业联盟。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养成,离不开中国文化教育的家庭熏陶,因此,一方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传统文化在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教学中都应占据相当的分量,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国学知识竞赛、经典作品朗读、传统文化体验营等。另一方面还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到家庭中去。家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点,良好的家风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美德教育,应积极倡导“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勤俭持家”等传统家庭美德。此外,还应将传统文化积极融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中,倡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

    在文化研究方面,在对中华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总结基础上,要不断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建设,筹办高质量的文化研究论坛,不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工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此外,还应培育起文化研究的全球视野,搭建国际交流和合作平台,加强国际性的合作研究,不断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层次。

    最后,完善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体系。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找寻到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氛围。一方面,要准确定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在内容上找到其话语皈依,并结合时代需要不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共性价值的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充分反映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正思维,也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自觉。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因此,当前我们要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打下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和途径,在形式上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快速发展,可以让文化和科技双轮驱动创新,艺术与技术融合,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特色元素。比如将传统文化中的特色元素提炼出来进行符号化、数字化管理,并通过电视、电影、音乐、电子出版等多种技术形式加以呈现,赋予传统文化内容以更多的现代化载体。比如,打造更多的优质传统文化节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实现口碑和收视的双赢,不断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此外,还可以依托重要节日,加强对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的纪念活动,并对其加以合理改造,打造出可移动、数字化、复合型文化艺术场景,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接受心理和习惯,增强传统纪念日的生命力。

    同时,应充分调动各个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同各个教育教学单位、中外文化交流机构以及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增强文化影响力。一方面要让传统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坚实阵地,另一方面要不断适应网络受众的文化需求,展开全方位、立体式、有条理的全媒体文化传播,尤其是要有效借力社交媒体,营造文化传播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支持,充分宣传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及其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

    此外,还应打破文化疆界,实现贯通民族和国际的互动。一方面,我们需要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明确肯定和认同;另一方面,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当前,全球化迅猛推进、各国间的相互交流日益增多、深入,如果刚愎自用只会带来文化的固步自封,因此,立足本体、博采众长,需要我们在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往中不断培养出中国的文化气度和气质。为此,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特征,探索实现文化认同的更多突破口。例如,积极筹办与各国间的文化年活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常态化。培育和扶持外向型文化企业与部门,积极支持中国的影视作品向境外输出,建立起作品外交。壮大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全球巡展活动,通过展览展陈等丰富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打造文化巡展品牌活动。继续推进开办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中心的良好实践,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接触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的渠道。充分鼓励海外民间力量,拓展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民间渠道,积极培育海外受众和海外媒体在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等。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实现了当代中国的“通古今之变”,畅通了中华文化的精神生命。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曾遭受整体性的否定。我们要警惕这种情况再出现,立足实际,逐步稳健地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以期早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本文系2015年度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15004)

    参考文献

    田克勤、郑自立,2016,《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思想理论教育》,第10期。

    李翔海,2015,《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论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时代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2期。

    张喜徳,2016,《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第9期。

    责 编/马冰莹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