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长沙市生态建设发展问题浅新
范文

    徐峻宇 谢 文

    摘要我国近年的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城市的绿化面积稀少,城市污染问题加重,而且随着城市的扩张,导致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建设中注意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学者孔繁德等认为:城市生态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促进和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长沙生态系统现状

    长沙市是我国第三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49.98%。2007年,全市共完成50-100米宽的环城林带、绿色通道、江河风光带建设70多公里。新建城郊森林公园和生态主题公园12个。计划到2012年。林业用地稳定在62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

    长沙地区地居长沙以南的江南丘陵山地,在中国自然地带的划分中,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东部亚地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一红壤与黄壤地带。典型的地带性顶极群落为常绿阔叶林(照叶林),群落外貌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而稍微闪烁反光。林冠整齐,上层树冠浑园,林冠呈微波起伏。群落中也常混入一些亚热带常绿暖性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种。它们大多散生在常绿阔叶林中,当海拔升高及长期人为破坏常绿阔叶林后,这些树种更有所增加。或成为建群种。

    阔叶林植被在长沙地区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本区的东、西两端,面积最大的是浏阳县大围山,其次分布于宁乡县黄材林场官山分场书院冲、长沙市的岳麓山爱晚亭一云麓宫一带;长沙县大山冲等地。望城县仅有残存零星分散在村落四周。

    

    群落树种组成,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为建群种的有:天竺桂、鹅掌楸、香果树与暖性针叶树种穗花杉等。珍稀植物为优势种的还有香榧、红豆杉等。地带性树种为建群种,常绿的有:苦槠、钩栗、青冈栎、小叶青冈、栲树、椤木石楠;落叶的有:锥粟、栓皮栎、檫木、南酸枣、化香、河柳、灰叶稠李:还有一些以枫香树为主的混交林;暖性针叶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水杉及其混交林。

    长沙地区土地广大,地形多样,位居中亚热带,气候适于多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长沙地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5种,另省级保护动物有53种。其中,国家一级兽类:云豹(猫科)、豹(金钱豹。猫科,华南亚种)、虎(猫科,华南亚种);国家一级鸟类:中华秋沙鸭(鸭科);国家一级鱼类:中华鲟。

    全市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10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3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9天,比上年增加27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89%,比上年提高7.1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100%。

    湘江从南至北穿过长沙市区。靳江河、浏阳河、捞刀河、沩水依次汇入。湘江干流在长沙市境内的河段长81km。长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7.2mm,地表水资源量96.19亿m3,地下水资源量21.04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1600m3。低于2200m3的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利用情况。长沙主要的供水来自地表水的湘江,因此湘江的水质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用水质量和工业生产。在长沙新港的湘江监测断面2008年51个有效周的数据中,没有Ⅰ级水质,Ⅱ级水质18周,Ⅲ级水质25周,Ⅳ级水质6周,Ⅴ级和劣V级水质各有1周。

    三、长沙城市发展的生态问题

    (一)城市中心的绿化率太低。

    虽然长沙为国家森林城市,但森林以及其他绿化带都处于城郊以及所隶属周边县市,市中心地带绿化率较低,除了岳麓山、烈士公园、省森林植物园等城市公园的绿化外,其余绿地占比很小。

    (二)以往的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原始植被。

    市区及郊区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的森林、山体由于城市的道路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活动从而大规模消失,在城市规划中未能对这些原有绿化有所足够的保留。从人口的收入情况来说,长沙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2008年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82元,而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7632元。收入较低的城郊结合部的居民随意滥用占用耕地林地搭建临时建筑,以在城市扩张中获得经济补偿。这种方式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的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

    (三)城市污染问题显著。

    湘江长沙段的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这不仅是长沙段的污水排放问题,也与上游废水排放有直接关系。湘潭与株洲两座工业为主的城市都位于长沙的湘江上游100公里以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株洲市清水塘地区,每年排放出大量的含重金属废水,在近年来虽然有所治理,但依然问题十分严峻。

    大气质量状况一般。2008年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分析的有效的366天的监测数据中,长沙的Ⅰ级天数为52天。占全年的14.21%,Ⅱ级天数为277天,占75,68%,Ⅲ级和以下为37天,占全年天数的10.11%。但从年份变化来看,长沙的大气质量状况正在逐年好转,见表1。

    (四)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由于森林资源稀少和野外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以及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使很多珍贵稀有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状态,生物量和物种都迅速减少,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扩张导致区域环境的绿地减少,分布不均,而且公路修建等造成连通程度变差。

    四、生态环境的建设方向

    (一)引用国际经验。

    2009年1月6日,美国盖尔国际集团董事会主席斯坦益尔在长沙接受张春贤书记的会见时表示,该集团欲在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投资建设一个国际生态创新城。借助韩国的松岛国际商务区的成功开发经验,盖尔在梅西湖建立一个国际性综合功能区,包括国际会展中心、顶级办公区、国际智力拓展中心、创新中心和生活区等设施,预计投资超过200亿。在生态与建设共存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新城,将山脉、湖泊、运河和公园结合在一起。是该规划的终极目标。梅溪湖将汇聚成一个40公顷的大湖,中央商务区等在湖畔依水而建。自湖边辐射出一系列运河,船舶可到达附近任意的社区。另外长沙将市区南部的暮云镇打造为长株潭三市的“绿心”,定位为绿色生态保护区,禁止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市区以南除了已有的湖南森林植物园作为各种植物的保护地之外。还正在建设长沙生态动物园,总规划占地3000亩,建成后,园内将饲养各类野生动物300多种,2万余头(只)。生态动物园计划在2009年年底前开放。

    (二)城市绿化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需要绿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且利用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从而调节了二氧化碳和氧气量之间的平衡。二氧化碳的产生来自于两个途径,一是人类呼吸所产生的

    二氧化碳,二是城市环境由煤和石油燃烧所排放的量。后者远比人的呼吸产生的量大得多。合理选择绿化用花草树木品种可大幅度提高室外空气品质。树木、草坪净化空气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0.75kg的氧气。而通过光合作用,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km道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因此可以供约1000人一天的需要。人均拥有10m3的树木或25m2的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3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如加上城市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城市人均有30~40m3的绿地面积。

    除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作用外。绿色植物的枝叶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吸附和过滤作用,特别是叶面粗糙或带有分泌物的叶片和枝条。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经过雨水冲刷又能恢复吸滞能力,乔、灌木枝繁叶茂,总叶面积大且粗糙。滞尘能力最强。草地也能吸附、固定尘埃。草木覆盖大地也大大减少了粉尘的污染,是天然的除尘器。绿色植被会散发出有较强杀菌能力的芳香性物质。它能杀灭空气中许多致病菌、微生物乃至蚊子。植被具有明显的隔声、消声作用。30m宽的林带可减噪声6-SdB,40m宽的林带可减噪声10-15dB,如果配置叶面松软的草灌木,效果更好。因此,配置适当的植被可作为“天然消声器”。

    城市绿化有多种方式,如常见的道路两边的草地、灌木和林木绿化,城市公园绿化,沿湘江建设的湘江风光带,还有小区绿化、屋顶绿化、建筑垂直绿化、山体绿化等等。长沙市自2007年开始规划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圈。计划在2010年开始建立城市林业生态圈。城市林业生态圈包括市辖的芙蓉区、雨花区、天心区、开福区、岳麓区、望城县全部和长沙县的暮云镇、黄兴镇、榔梨镇、黄花镇、星沙镇、跳马乡、干杉乡、安沙镇、北山镇,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

    (三)提高土地利用程度。

    城市土地的利用要讲究规划和合理性。如部分土地经济效益较差。部分土地处于闲置状态等,都是不利于土地的综合利用的。过快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容易不注重生态城市的建设。出现城市绿化率下降、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城市发展扩张的过程中,要避免长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构建合理发展的布局。城市布局讲究合理,传统的摊大饼式的扩张方式会加重城市中心的负荷。新的城市发展注意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将经济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等分散处理,形成城市多中心并存分散的局面。从土壤性质分析。部分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例如。农业用地可能导致土地中化肥农药的含量过高,工业用地导致土地中的重金属等含量过高,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的正常发展。

    (四)在生态建设中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

    从人口的收入情况来说,长沙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因此造成了之前分析的恶意占地补偿之类的种种的生态问题。这种方式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的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城市征地扩张的方式一定要注意人为的环境破坏问题。对当地居民进行环保普及教育。对滥用土地的行为不给补偿并予以法律制裁,同时加大原有房屋和农田的补偿力度,都可以引导城郊居民友好对待环境。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旧城区改造、新城区示范建设、乡村尽量保留的模式。在建设过程中保留部分乡村。发展农业休闲观光等生态型产业。这样也同时构成了新的城市景观生态的一部分。

    五、总结

    在新城扩张中,长沙以大河西的生态城市建设为典范。加速大河西城市化的进程。使周边乡镇能够迅速进入城市的角色。由于周边乡镇的原始绿化水平较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注重保护原有绿化地,并适当对植物种类进行城市布局。也让生态建设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一起享受成果。对于城市周边原有的林地,建设规划部门要做好前期调查。在新城规划建设中保留部分林地作为自然绿化或者城市公园。

    为了人类社会更好的明天,保护生态是势在必行的。

    注释:

    ①刘天齐,孔繁德,刘常海,城市环境规划规范及方法指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238~240,

    ②王晓晓,浅祈城市基础设施对园林的需求,工程建设与档案,2003(2):13~15。

    ③葛大兵,邹冬生,徐艳,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6):447-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