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金融危机环境下各国贸易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新 |
范文 | 韩 帅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贸易政策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将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各国金融危机环境下的贸易政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贸易政策金融危机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识码:A 一、贸易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即各博弈方同时决策。且所有的博弈方对各方的收益都了解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属于非合作博弈中最基本的类型。各国间简单的贸易博弈可以用以下的矩阵表示: 为了方便起见。博弈矩阵中双方的收益都赋予了假设的具体数值。 上图博弈矩阵中的结果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的结果完全一致。两个国家最终的贸易决策都会选择贸易保护策略。这种保护决策最终导致的博弈均衡就是(保护,保护)。博弈双方的收益是(-5,-5),显然这不是两国受益最大的选择结果。若两国都不选择保护,那么双方的最终博弈均衡将是(自由,自由),博弈的收益是(10,10)。显然这种结果使得两国受益最大化。但是如同“囚徒困境”一样。两国的贸易博弈最终都会趋于双双选择贸易保护,(保护,保护)是两国贸易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解。从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两国自由选择贸易政策和不存在外部约束的环境下,博弈双方不可能达到最优的博弈结果。而只能达到对双方都不利的贸易保护结果。这种结果轻则损害各国的贸易利益重则可能引发贸易战。 二、贸易的动态博弈分析 从两国贸易政策博弈的形式来看,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重复博弈。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博弈者都会只关注本次博弈的利益得失而不会关注其他问题,所以为了使自身利益损失风险的最小,每个博弈者都不会采取合作的策略从而导致双方的利益损失。但是当博弈反复进行多次的时候。情况将会发生一定得改变,每个博弈者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认识到同样的博弈将在以后反复进行多次,博弈者都会在考虑本次博弈收益的同时关注之后多次博弈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便存在了合作的可能性。即为了长期利益而放弃部分短期利益。因此两国贸易政策的重复博弈中可以存在合作均衡解。 两国贸易政策的重复博弈又是一种无限的重复博弈。在无限的重复博弈中,博弈双方的政策选择需要受到外部力量的约束。而这种约束主要要看是否存在一个强有力的对不合作行为的惩罚。如果存在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对不合作的惩罚,而且这种惩罚带来的成本要足够的高,则博弈方由选择不合作政策所收到的利益将会小于这种强有力的惩罚带来的额外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博弈双方都将会采取合作的决策以避免支付高额的罚金。这样在博弈重复进行的时候才能保证双方的合作行为。 同样,无限重复博弈中博弈的参与者也可以采取所谓的“出发策略”。即博弈的参与者可以首先观察对方的决策行为。并制定自己的触发策略。当对方选择合作的决策时自己也选择合作的策略,这时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当对方采取一次不合作的决策时,自己则相应的采取惩罚性的不合作措施。如果博弈重复进行无限次且每个对弈者有足够的耐心。人们将进行长期合作并放弃既得利益。因为长期合作所带来的长期利益往往大于采取短视行为所得的短期利益。 三、当前金融危机下各国的贸易政策博弈 本次金融危机自2006年全面暴发以来。对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直接导致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倒闭,进而冲击到了实体经济,带来了失业率上升,GDP下滑等一系列经济衰退的现象。其中,对外贸易在西方国家经济中所占份额极大。各国的对外贸易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为了挽救本国经济,降低本国居民的失业率,近来西方各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带有贸易保护倾向的经济政策。 美国在1月28日通过的“众议院版”经济刺激计划中,“Buy America”(购买美国产品)被重提。该法案要求总规模约为9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所需要的钢铁。由美国企业在国内生产。而奥巴马政府在7870亿美元的经济救助方案中。引起广泛争议的被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购买美国国货”条款虽然在措词上做了修改,但并未删除,只是以委婉的方式加以表达。 法国政府日前在决定救助本国汽车业时特别要求汽车厂商不得关闭位于法国的工厂,法国总统萨科齐此前更是声称,接受救助的汽车厂商应当停止到捷克等其他国家增资设厂。 除了在扶持本国产业的过程中推行保护主义,部分欧盟国家还涌动着强烈的排外情绪。由于就业形势恶化、失业率上升,西班牙正急于遣返来自中东欧的外籍劳工。而一贯信奉自由经济的英国也发生了反对使用外籍劳工的罢工。 2008年10月以来,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17起贸易救济调查,并于近期对中国钢铁、化工、纺织等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2009年1月23日,印方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为期六个月。 前面讨论过两国贸易政策博弈是一个无限重复博弈,如果博弈重复进行无限次且每个对弈者有足够的耐心,人们将进行长期合作并放弃既得利益,因为长期合作中的利益可以克服谋取短期利益的动机,对弈者有为自己建立一个愿意合作的声誉的积极性。但是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博弈的参与国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评价发生了变化。由于此次金融危机来势极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蔓延到了全球,而且破坏力较大,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都收到了较严重的冲击,高失业,低增长以及国内各个利益集团的要求使得各国政府面临的各方面压力极大,所以各个国家政府考虑的最首要的目标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本国经济,遏制经济衰退的势头,恢复国民对经济的信心。所以在受危机影响较重的各国政府的效用评价中,短期利益高于了长期利益,尽管贸易保护对长期利益不利,但是其对本国经济起到的短期刺激作用是重要的。 另一方面。由于各国都出台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方案,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虽然金融危机破坏巨大,但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在三至五年的短时期内全球经济预计可以复苏。所以大部分国家都认为本次危机是一次短期的危机。这更加助长了各国贸易政策制定时采用贸易保护的短期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障自由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顺利进行,遏制贸易保护这一不良趋势。就必须在各种跨国贸易协议的的框架下对各国的行为进行约束。2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负责人在德国柏林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国政府采取措施,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呼吁国际社会协调行动共同对抗当前的金融危机。 在加入了跨国贸易协定后的贸易政策博弈将会产生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博弈的因素中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惩罚机制,这个强有力的惩罚机制将会对一切的违背贸易协定的不合作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使不合作行为的收益严格的小于惩罚带来的成本。只要这种强有力的惩罚具有可执行力,则对所有的博弈方都会形成一种威慑。任何博弈方都会在考虑到存在支付高额罚金的风险之后选择放弃原本可能采取的不合作决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采取不合作行为,博弈总会在最大化各方利益的均衡上,而这种惩罚可能并不会实际发生。 以一个两国重复博弈的例子说明:A国主动和B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自由贸易。这种签订协定的行为包含了在法律上的承诺,即在B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前提下,A国将永远实行相应的自由贸易政策。如果违反协定则可能收到严厉的惩罚。在B国充分了解A国的承诺并知道了在惩罚发生和不发生时双方的支付之后。B国也会相应的选择自由贸易政策。因为如果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体系是完善的,那么惩罚是可执行的,没有国家会采取不合作的措施,因为违背协定会遭受高额罚金。这样双赢的格局得以出现。这一博弈过程如下图所示: 综合上述的分析,结论是:只有在长期的贸易协定签订并切实实施,并且存在完善的有力的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国际间自由贸易才可能顺利的开展起来。这一结论与国际贸易政策演进史中的贸易自由化时常遇到各种阻碍的史实是相符合的。 而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如WTO,该体制把所有的成员国都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协约体系和行为规则中,并且建立了有效的惩罚机制。在这种规则中,缔约国维持和其他成员国的长期贸易关系所带来的利益将远远大于采取短视行为所带来的一次性利益。同时多边贸易体制的惩罚措施将更具执行力,当违反协定的国家面对其他所有缔约国的惩罚时。他的因惩罚而遭受的损失将会十分巨大。因此,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日益严重,任其发展将给世界经济甚至世界政治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为了有效的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不良势头,推动自由贸易的健康稳步发展,WTO等国际性贸易体制应该发挥其在影响博弈方贸易政策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维护自由贸易乃至世界的经济稳定。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