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我国巨灾保险制度
范文

    周畅

    摘要:汶川地震以后,我国巨灾保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有许多不足,为了改善这些不足此篇文章分析了我国巨灾保险遭遇瓶颈的原因,最后介绍了日本的巨灾保险制度,我国在发展巨灾保险的过程中可以有所借鉴。

    关键词:巨灾保险;汶川地震;风险管理;日本模式

    2008年0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8.0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地震已确认6927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地震重灾区面积达到6.5万平方公里,涉及到阿坝、绵阳、德阳、成都、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严重受灾的县区达到44个,受灾乡镇1061个,人口大约2000万人,直接受灾人数1000多万。汶川地震,对于四川省乃至全国范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震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是8451亿元人民币。

    然而,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4年两会记者新闻会上指出,针对汶川地震的经济损失,保险理赔额度仅为20多亿元,占比是0.2%,还不到1%。这与国际上的巨灾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30%-40%的水平相差甚远。面对巨灾带来的教训,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在巨灾后最大程度的弥补经济上的损失?

    截止2016年底,我国巨灾保险试点作用初步显现,合计支付巨灾赔款约3.66亿元,惠及近23万户受灾群众,其中,赔付尼泊尔8.1级地震造成的西藏农房损失2.43亿元,覆盖全区18个县40302户农房;支付宁波“灿鸿”“杜鹃”台风灾害赔款7790万元,惠及13.61万户居民;大理农房地震保险试点一年内,累计赔付两笔、合计3553.76万元。

    同时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和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5月,保监会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提出选择地震巨灾保险为突破口,先行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2016年7月1日,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产品正式全面销售,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正式落地。截至2016年底,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出单数量合计18万笔,提供风险保障177.6亿元。

    尽管在汶川地震以后我国的巨灾保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许多短板需要完善。

    当前中国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一是政府干预过多,市场行为过少;二是灾后补偿多,灾前预防少,政府在高度关注巨灾灾后救助的同时忽略了对商业化的巨灾保险的引导和扶持。;三是风险控制手段多,风险转移手段少。通过对中国巨灾保险市场现状的实证分析出目前我国巨灾保险发展遇到瓶颈的原因有,第一,几禁几放的行政指令让巨灾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几次中断,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更是无从谈起;第二,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底子较薄,极度缺乏专业的巨灾保险技术人才,也没有国际再保人的直接支持,风险无法转移,高度集中,令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充足情况不容乐观;此外,巨灾保险市场还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天然属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搞清楚问题发生的根源。首要原因,国民的保险意识差,尤其是对巨灾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 据有关资料显示,财产保险赔款中,大多数都是车险方面的赔款,企业获得的保险赔款也以财产损失为主。其次,政府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与其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严重缺位,突出表现在支持巨灾保险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第三,市场失灵”造成巨灾保险补偿机制在商业运营模式下失灵正是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我国巨灾保险采取了完全商业运营的模式。如前所述,由于巨灾保险业务风险较高,巨灾保险业务完全商业化运作,使得经冒巨灾风险保险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到巨大挑战,最终造成巨灾保险业务难以为继。第四、传统巨灾(再)保险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国际保险市场上,传统巨灾再保险业务通常也可以超到巨灾损失的补偿责任。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对灾害保障能力十分有限。以现有的承保能力以及常规的发展预测来看,要想独义承担此重任显然力不从心。

    搞清楚根源以后,适当地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巨灾保险制度也对我国自身发展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有很大的帮助。和中国类似,日本也是在一次损失严重的大地震(神户大地震)以后,摸爬滚打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至今日本已经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

    日本巨灾保险制度设計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火灾、雷击、台风、雪灾、洪水等都在火灾保险范围内,但地震、火山喷发以及由此引起的海啸、火灾等导致的损害不属于火险赔付对象。加入地震保险必须与加入火灾保险或综合保险配套,不能单独加入。日本地震保险费率是在标准费率基础上,根据区域等级、建筑年限、建筑类型和抗震等级等条件进行调整。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JER)和相关研究机构对日本的地震发生规律及受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地震危险度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危险度大小将日本区域单位划分为四个等级和八个费率档次,基本费率从0.05%到0.313%不等。由于日本的建筑规范标准进行过多次修改,建筑物的新旧程度和抗震性能不同,即使同一年代的建筑也具有不同的抗震等级。所以,地震保险费率在标准费率基础上,再根据建筑物的建筑年代、抗震水平以及地区差异进行一定比率的折扣。

    由日本的巨灾保险我们可以借鉴的是,政府主导并深度参与,直接承担风险,较好地解决了制度建设中偿付能力的瓶颈问题。将地震保险纳入地震风险管理范畴,通过差异化的地震保险费率体系,推动住宅建筑标准的提升,继而提升全社会的抗震意识。关注民生,住宅和生活保障。地震保险制度仅针对居民住宅和生活用品,(企业的地震风险则通过纯商业模式解决),确保集中政府有限的财力用以解决民生问题。同时,为了鼓励居民投保,对投保的纳税人予以最高五万日元的个人所得税和2.5万日元个人居民税的免除。再通过立法保障确保地震保险制度顺利运行,《保险法》和《保险业法》同时出台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政府可根据相关法律对灾害保险公司进行业务指导、训示和给予行政处分。

    以上,中国的巨灾保险还有很多的路要走,通过从自身的实际吸取经验教训和向他国学习先进的巨灾保险制度,来不断完善自己。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2:39:53